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艺术理论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4)-30--01
一、淳朴自然的诗风
陶渊明以淡雅平和的笔触,描绘了一幅优美静谧的田园图景,颂扬了淳朴自然的农村生活。陶渊明诗的内容大部分都是他所见、所闻、所感,诗中的许多意象场景又多为人们了解的日常生活景象,他凭借自己经典的艺术再现,写出了许多不朽的诗篇。陶氏尝说:常恐大化尽,气力不及衰,拨置且莫念,一觞聊可挥”,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数斟已复醉,不觉知有我,安知物为贵”,他饮酒作诗,诗中的景物与他的生活息息相关,故而诗风亲切淳真,平淡自然,自得其乐。渊明就他本身来说,处在乱世之中,当时的社会动荡,他深受其苦,并且他认为宗教礼法过度的干涉了百姓的个人生活,因此他认为人生真正的乐趣在桑麻闲话,举杯消愁,所以他对桃花源这样的理想中的天堂无比向往。当今学者黄坤指出他的这种人格真与饮酒真的关系:“陶杜之所以成为伟大的诗人,全在他们身上所共有的纯真,在陶渊明诗中,展现一个“真”字,“傲然自足,抱朴含真”(《劝农》)、“羲农去我久,举世少复真”。(《饮酒》二十)。陶渊明的诗歌,象真、意真、情真,其诗的率真之气跃然纸上。可见,只有真性情的陶渊明,才能写出这样充满乐趣的饮酒诗。他从不掩饰自己酷爱饮酒,饮酒成为当时社会环境下的敏感话题,因此正统人士对饮酒讳莫如深,陶渊明对这样的伪善之风深恶痛绝,他在《饮酒》诗之三中对这种现象进行了讽刺,曰“道丧向千载,人人惜其情。有酒不肯饮,但顾世间名”。诗人渊明所做的是顺应真实的性情,享受生活的美好。”这正是陶氏率真性情的体现,从而成就了他淳朴自然的诗风!
二、“似质而绮,似癯而腴”的田家语
一般人认为陶渊明的诗平淡,如杜工部他赞赏陶诗“陶谢不枝语”,却又说,“观其着诗篇,颇亦恨枯槁”。大至喜欢推敲炼字者,在陶诗中找不着雕绘锻炼的痕迹。陶诗不尽平淡,这往往是阅历深厚的人对其诗其人仔细咀嚼感悟后的评价。刘后村曾说“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苏轼说渊明的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姜白石说它“散而庄,淡而腴”,这些都是对陶渊明的诗更深一层的看法。总结不同学者大家的评述来看,我们可以看到陶诗的特点在质、哭、淡、平之外;而又在奇、美、腴、绮之内蕴,二者浑融一体,乃陶诗之精髓所在。然而诗文是不应该有这样的分别的,但是这种分别是的确存在的,而所指的却都是偏弊,这些都不能作为衡量诗文胜境的标准。陶诗的特色正在不平不奇,不哭不腴、不质不绮,因为它的语言恰到好处,适得其中。如《和郭主簿》其一 “霭霭堂前林,仲夏贮清荫”句,虽然“贮”字仅仅是一个很普通的字眼,但“贮”用到这里却非常传神,本来是抽象的乘荫凉,变得鲜活生动,好像是能够贮存起来。“有风自南,翼彼新苗”,“翼”字看似简单,实则我们看到和暖的南风,荫蔽着蓬勃向上的禾苗的景象,给人一种生意盎然的感觉。陶诗经过高度的艺术提炼而成,他的语言风格虽是极其普通的田家语言,但质绮相间,平中富有韵理,可以说是艺术的最高境界,堪入化境!
三、诗情、诗美、诗理映衬
陶氏的诗有继承阮籍的诗风,多抒发心底深处的情感。另一方面,他也受到玄言诗的重大影响,诗中出现大量玄学词语,平淡的语言风格也和玄言诗不尽相同。渊明诗中如“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平易的日常生活片段,使全诗显得情理相互映衬,给人呈现了一幅优美自然的田园风景画。此外渊明诗句都含有心为物载的至理,如“即事如已高,何必升华嵩”,“贫富常交战,道胜无戚言”,“形迹凭化往,灵府长独闲”。儒家所提“浩然之正气”,在渊明这里灵心迸发,一语道破玄机,可以说我们在这里所体悟的是一种情趣,一种胸襟,一种陶氏的独特风格。我们看陶渊明的饮酒诗和东晋玄言诗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他不像玄言诗人那样在诗中铺陈说理,而是将躬耕、吟诗、田园、饮酒等日常生活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感悟融为一体,哲理已经消融在写景状物中。钱钟书先生对诗歌中说理的方式有一段说明,或许可以用来总论陶诗的艺术风格,他说:“乃不乏说理,而状物态以明理;不空言道,而写器用之载道。枯形而下者,一明形而上;失寥靡无象者,托物以起兴,恍忆无联者,着述而如见。譬之无极太极,结尔为两仪四象;鸟语花香,而浩荡之春寓焉;眉梢眼角,而芳菲之情传焉。举万殊于一殊,以见一贯之无不贯。所谓理趣者,此也。”我们看到陶渊明描绘田园生活,饮酒醇乐,实际上是在吟咏自己的理想。以景抒情,寓理于情,做到情、景、理的高度和谐共融。
陶氏淳朴自然的艺术风格、高远的艺术境界,丰富的田园诗歌成为人们丰富、发展文艺创作、学习和借鉴的源泉。他开创了山水田园诗一派,为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历“拟陶”“学陶”者佳篇不断,名家辈出,所以陶渊明不愧为我国的伟大诗人!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wenxuelunwen/yishulilun/169419.html上一篇:高克恭山水诗的艺术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