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艺术理论
在近几年的时间里,一个崭新的名词应时代的发展而运生于世人面前,这就是“微电影”,微电影是基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而产生的新媒体业态,具有短小、快捷、精悍的特点,而且互动性、参与性比较强。她同微博客、微小说、微访谈、微旅游等碎片化的信息占据了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微电影市场的火爆,源于现代人们对审美的无意义追求,即在“美化”生活的普遍欲望中,表现了一种泛审美意识。在泛审美意识下的微电影,一方面是在现代化运动中个体自由扩大的结果,另一方面包涵着自我意识的丧失和审美理想的落空,因此,微电影可视为一种伪审美精神,即沦为纯粹形象的物化追求。
其实,微电影并不是一个新鲜事物。以香港为例,在上世纪70年代便有年轻人开始接触。发展到今天,微电影可以说是势不可挡,席卷全球。一般来说,微电影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为微视频,即拍摄内容较短,往往只有几分钟,而在短暂的几分钟内拍摄者抓到了各种内容。微视频是微电影发展的基础;第二类为商品微电影,即投资商通过微电影的表现形式,吸引购买者购买商品的微电影;第三种则为独立微电影。这类微电影往往不依附于金钱等物质而存在,是个人或团队追求艺术理想的产物。
一、微电影的审美心理本质
微电影是一种文化商品,应兼具艺术价值和商业价值,如果只强调其中一面,将不利于微影视产业的健康发展。但是,目前微影视产业的商业模式仍不清晰,需要更多探索。
在笔者看来,微电影应该是电影,与正宗的电影大片不同的、应该是体现在“微”字上,可别小看一字之差,“微”字代表了制作成本投入小、故事编排小、时间缩短了,当然表演的关联人物也就少了,如果把好莱坞大片看成一只雄鹰,那微电影只能算是一只小麻雀,这也就说明了微电影和电影的本质是相同的,不能因为时间短了,成本投入小了就丢掉电影应有的元素和表现手法,拍摄技巧,其实,所有电影都是在讲故事,如何让故事讲的生动、富有感染力并与之共鸣,为之打抱不平,这就需要演员很强的表演能力了,也就是驾驭整个片子的能力,这种能力我们可以理解为肢体动作、语言动作的、心理动作等超越现实、超越自我的放大。
二、微电影的艺术表现力
(一)故事情节是微电影艺术表现力的集中体现。对于传统电影来说,故事情节的好坏一直被认为是一部电影成败与否的重中之重,也是最基本的功能,譬如起承转合的结构要丰满、故事结尾的交待不能草率了事。在许多观众眼里,且不说故事讲得如何,但是至少应能够为人所接受,能够塑造人物性格,同时能够看出主题思想,这个电影才称得上是值得一看。那么,微电影剧本最应先关注什么?答案自然是故事情节。
一位微电影导演曾说:“写剧本时,首先要明白你将要讲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微电影剧本只要把一件小事写明白就可以,千万不要去猎奇地搞自己不熟悉的东西,那样你自然会迷失自己找不到北。”然而现实是,每个人身边貌似都在发生着不同的故事,但真要拿一个出来写成剧本,却是难上加难――似乎总也找不到一个合适的方式来讲述这个故事,或者说又似乎根本没有哪个故事值得一说。在这样的困难之下,有些微电影编导只好决定用创作手法或风格上以“后天修饰”来弥补“先天不足”了。
(二)时空概念是微电影表现力的核心。微电影拍摄首先是一种时间的艺术,因为,在观看一部影片的全过程中,这一现象是能迅速被观众抓住的。这无疑是因为空间是感觉的对象,而时间却是本能的对象。空间是一固定的、严密的、客观的、不依赖我们意识的范畴,而我们处于影片再现的空间就像我们处在真实的空间中一样。
相反,如果时间也是一种固定、严密与客观的范畴,只有延续时间才会具有美学价值。那么,延续时间在我们身上就依然是流动的、有伸缩性的,也是主观的了。因为,即使微电影拍摄使我们能够具有一种正常生活中难以实现的特殊性,当在电影空间里却能让我们对电影中的情节感同身受。
总之,我们可以看到,微电影行业正欣欣向荣的蓬勃发展,各种新媒体行业也将微电影的制作和市场化推广放上了议程。但微电影行业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有各种新鲜的创意频繁出现,也会因为行业的一些不规范而显得混乱。可是,我们都相信微电影会带着我们所有人的祝福长远的发展下去,必然会在时代的发展下独树一帜,成就一个行业的奇迹。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wenxuelunwen/yishulilun/1697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