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艺术理论
古筝是我们国家民族乐器中常见的一件乐器,它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富有民族特色的文化意义。在中国几千年历史发展中,产做了很多经典的古筝曲子,有独奏曲、合奏曲等多种形式的体裁。但众做周知的是古筝曲、大多是变现抒情、优美的,如《春江花月夜》《高山流水》等,但是古筝也可以像琵琶演奏《十面埋伏》那样,具有气势磅礴,汹涌澎湃的勇气的曲子。其中,《战台风》就是这样一首。
一、古筝曲《战台风》创作背景概况
古筝曲《战台风》创作于1965年,其作者是王昌元,学生时代的她就读于上海音乐学院,上学期间,应学校要求参加社会实践,在上海的码头参加社会实践时,目睹了上海码头上面的工人与台风搏斗的情场面,很受感触,有感于此而作的一首古筝独奏曲《战台风》。
二、古筝曲《战台风》的艺术特色
古筝曲《战台风》演奏时,给观众最明显的感受就是曲调气势磅礴,主题音乐形象鲜明,快速段落演奏时紧张激烈,人与台风的战斗好像就在眼前一样,很形象;慢速段落演奏时优美抒情,给人的感觉就是工人战胜台风之后的喜悦之情。整首曲子形象地塑造了上海码头工人与台风战斗的大无畏英雄形象,赞颂码头工人团结一致,万众一心战胜台风的精神。
古筝曲《战台风》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主要是包括呈示段、连接段、展开段、过渡段、再现段的单三部曲式。
单三部曲式
第一部分呈示段:曲子刚开始就是以中国喜闻乐见的方式引入的,主要的表达方式就是 热闹。欢快,给人的感觉就是人来人往,都很繁忙。前两个小节运用左右手同八度的技巧,将码头上工人们繁忙、热闹的劳动场面呈献给观众面前。这两小节基本山算是整首曲子的主导动机和素材。为了表现出工人繁忙、热闹的的劳动场面,创作者在古筝曲子中加进了中国传统的表现热闹的技巧,即把锣鼓的演奏形式灵活地融入到古筝的演奏技巧中。以八度的形式,弹跳的形式把锣鼓的动作很形象的在古筝上表现出来。并且一直保持到第二小节结束,不能弱化,而是越来越强。紧接着,由刚才的热闹场面逐渐平缓的形式先前发展,右手波浪的抹指演奏法,平缓的进行着产,与刚才的热闹场面相呼应。随后出现的演奏风格也发生变化了,不再是热闹的场面,而是以运动、行军的方式把音乐向前推进,用韵古筝和两只手的相互结合,把运动、行军的方式以和声的方式、跳动的演奏形式来演奏,观众面前出现的是具体的工人劳动的画面,有的在搬运东西,有的在卸货,有的在装货。
第二部分是连接段、展开段:这部分刚开始,码头工人依然像往常一样,各自做着各自的事情,但是,古筝演奏者运用巧妙地演奏技巧,特别是泛音和散音的演奏,预示着天气的变化和台风即将来临的征兆。给观众的场景就是,台风虽然来临,但是工人们已经习以为常,不放在心上。依然像往常一样,有的工人在卸货,有的工人在运货,有的工人的头目还在指挥着一些人做事情,古筝演奏繁忙而不杂乱,给我的感觉工人们一切都是那么井井有条,秩序井然。但这里的音乐效果出现了一点细微的变化,在第十一小节和第十二小节,要注意反复时的强弱变化,注意重音落在左手的小抓上,给人以不稳定的感觉,这也意味着台风的冲击力给工人们造成一种举步不稳定的感觉,这种暗示,为后面战胜演奏台风的乐曲的发展打下了基础。曲子的第十三小节到第十六小节,属于过渡性段落,也算是演奏者自由华彩的乐段,演奏者在尽情发挥自己的演奏技巧的过程中,淋漓精致的把工人们的乐观精神表现出来了。
第三部分过渡段、再现段:过渡段落是承上启下的,这是为后面的飞卫抛砖引玉;第38与第44小节是主题部分,左右手同八度的技巧,引导战台风主题不断地出现,通过逐渐加强的力度和速度、还有古筝的拖、抹、刮奏、摇指的综合运用,把码头工人和台风战斗的不同形式和手段表现的生动形象,摇指的频繁出现,不和谐的音程的表现,都表现了工人于台风搏斗的紧张气氛。从51小节的第二拍开始,是一个过渡段。这个时候,也许是台风是弱了一点,给工人们有了喘息之机会。
第四部分是尾声:醉着音符的跳动和音乐的进展,最终码头工人战胜了自然界的台风。在众人团结一心的气氛下,自然界的台风退却了,风平浪静的码头,像往常一样,有喧闹、有笑声、有劳动的脚步声、搬东西的机械声。演奏者以平缓的手段,推动者音符,优美的旋律是观众眼前又出现了工人们投入到繁忙的劳动之中的情景。
总之,古筝曲《战台风》是一首技术性和艺术性表笑要求较高的曲子,它需要演奏者较高的艺术修养、较扎实的基本功和较好的音乐处理能力,才能把这首具有杀伐气势的古筝曲子演奏好。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wenxuelunwen/yishulilun/169760.html上一篇:交响乐的艺术风格及审美分析
下一篇:刍议京剧花旦表演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