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艺术理论
一、动画电影美术造型的形态特征
(一)以个体角色为本
个体角色的塑造是动画角色造型设计的一个主要特征,造型、性格、动作、服饰、道具等是个体角色的组成部分,通过美术设计来实现个体角色的最终造型。在中国动画电影的早期,动画角色的造型设计以二维平面风格为主,通过线条与色彩来设计角色的造型,完成角色的整体塑造,这一过程在动画美术造型艺术中称之为“单线平涂”。一般情况下,角色的线条以柔和性为主,不会出现明显的棱角凹凸,利用线条的不同组合勾勒出不同的形状以此来表现角色的造型特点,如区分胖、瘦角色的造型是利用线条勾勒出高矮、宽窄的形状来表现。此外,动画美术在色彩运用上以黑、白、红、黄、青这五种中国传统色彩元素为主,通过不同的颜色组合来对角色造型进行色彩的处理。如在《大闹天宫》中,设计者利用黑、白、红来构成孙悟空脸部的色彩搭配,而在服装上再添加了黄色来构成其色彩的组合。
而现今,中国的动画角色造型设计无论是在线条还是色彩上都比早期更为丰富多样,技术的发展使动画的二维平面设计更加形象,角色的造型特征通过不同的线条组合勾勒得更加明显,而三维立体技术的开发使动画角色造型设计更有空间感与立体感。在色彩运用上,拓宽了色彩的颜色分类,划分出赤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具有相近色、对比色、互补色的区分,并通过不同的明度与饱和度来实现色彩的变化,从而凸显出角色的造型特色。
(二)其他外在因素为辅
动画电影中许多外在因素同样是整部动画电影作品成功的关键,包括故事题材、故事情节、造型设计风格、二维动画角色的塑造等。在中国本土动画电影中已形成了多种故事题材,如神话、成语与寓言故事、民间传奇故事、改编文学作品、以现实生活为故事创作原型等。随着我国动画电影的不断进步,对故事题材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但这些中国本土动画电影的故事题材见证了中国动画电影的成长,而动画电影故事题材重心的转变是我国动画电影在创作理念与模式上的革新,是我国动画电影寻求发展的举动。
实质上,动画电影属于叙事艺术的范畴,一部动画电影作品是由主题与故事构成的,不同的事件与情节组成了故事的内容,进而展开故事叙述,表现故事主题。在我国本土动画电影中,故事内容由一条主要线索与两或三条次要线索组成,主、次角色的设置决定了主、次线索的展开。但伴随动画电影的推进,同时吸收国外动画电影的优秀部分,我国动画电影改变了传统的故事内容设置,以多条故事线索并行或交叉的方式进行故事情节与内容的设置,不再走主、次角色关系的模式化套路,使正、反角色的对立与冲突更为明显。
二、中国本土动画电影美术造型的启示
(一)角色造型应该贴近现实生活
动画角色造型设计的成功离不开对角色性格的塑造,并且在塑造时要贴近现实生活,使动画角色生命化,让观众感受到动画角色鲜明、立体的性格特征及优缺点,进而引起观众的观看兴趣。创作者在塑造动画角色时是以现实原型为基准,赋予动画角色具备语言、表情、动作、情感等人的基本特征,使动画角色表现出来的心理与行为具有极高的真实性,能够和观众产生交流,使观众产生情感共鸣,从而得到观众的认同与接受。如动画电影《怪物史莱克》(美国),其动画角色的性格是以真实人类的心理为基准,将史莱克塑造成一个虽然外貌丑陋但却心地善良的人,将火龙塑造成期盼爱情却性格腼腆的形象,使动画角色造型贴近现实生活。
动画角色要体现出真实性,需要根据故事的时代与社会背景来塑造角色与性格,使其贴近现实生活。由于动画电影的受众是青少年,他们还处在青春成长时期,性格还未定型,处于多变阶段,所以在塑造动画角色性格时应以动态的角度来设计,使动画角色的性格与青少年的实际性格相符。此外,性格是随着人的成长而形成,成长环境与经历都会使人的性格发生变化,因此在塑造动画角色性格时应充分考虑这一点,使动画角色的性格变化与青少年的思维习惯、审美标准、兴趣爱好、生活经历相匹配,这样所塑造的动画角色不仅能得到青少年观众的接受与喜爱,而且便于他们理解动画的故事内容与故事主题。 (二)角色造型应该结合时代特色和民族特色
我国动画电影在角色美术造型设计上有着充足的艺术资源,悠久的传统民间艺术在造型样式与造型语言上具有多样性,如剪纸、年画、皮影、木偶、绘画、雕塑、服饰、建筑,甚至从戏曲等民间艺术中都能够提取诸多美术造型元素。早期的中国传统动画电影作品中就吸收了中国传统民族民间艺术,如《小蝌蚪找妈妈》《骄傲的将军》等吸收了水墨画、年画、门画、京剧等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特色;在《猪八戒吃西瓜》中利用剪纸与皮影民间艺术制作成中国第一部剪纸动画,开创了中国动画电影创作的新渠道;在《阿凡提的故事》中借鉴了民间木偶艺术的特色,保留原型的前提下进行艺术创造,将其夸张化,使阿凡提的造型更加活泼富有乐趣。现代动画电影的角色造型中,将时代特色与民族特色相结合,如《桃花源记》(近期动画电影)中,采用了中国绘画中的山水、花鸟、水墨及工笔画元素,还借鉴了剪纸、皮影、戏曲等传统艺术元素。由此可见,中国动画电影应从本国传统民间艺术中获取创作灵感,从中提取独特的艺术元素,使动画造型形式更加个性、多样化,弘扬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内涵。
动画电影作品在创作中会留下时代的烙印,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与民族特色。当然,动画电影在角色美术造型设计中吸收时代的流行艺术形式,这样才能与时俱进呈现出时代特色。对于流行文化的研究与应用,我国动画电影应向美、日动画学习并汲取经验,尤其是日本动画其采用漫画先行的方式做市场调查,为动画电影的创作提供了有力的借鉴。如今,我国动画电影也开始深入研究流行文化,试图从消费、休闲、时装、流行品味与生活方式中探析流行趋势,从都市文化、奢侈文化、次文化、大众文化、群众文化中把握流行文化,并从中提取流行元素,将其融合到动画角色的美术造型设计中,使动画角色造型既有时尚潮流气息,又极具独特性与内涵性,进而满足大众的时尚心理与时尚追求,以此来促进我国动画电影的快速发展。
(三)角色造型应该坚持表现形式的创新
动画电影作品能否取得预期的效益,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故事内容与造型表现形式两方面,不同的故事内容有不同的造型风格,这样才能使动画电影作品呈现出多样性与个性化,进而满足不同观众对动画电影的审美需求。在现阶段,我国动画电影的角色造型设计风格仍沿袭着传统二维手绘风格,但在动画电影二维手绘风格上取得最大成效的应属日本动画,日本动画在角色造型视觉设计上、角色个性塑造上表现出别具一格之处,成为许多国家动画创作者争相模仿的对象,但在模仿过程中缺乏创新性,未能与本土文化相结合,使动画角色造型在塑造上没有个性化区分,甚至在表现形式上出现明显的雷同现象,让观众对本国动画电影缺失了兴趣。为此,在20世纪90年代,我国动画电影开始探索民族特色风格的发展道路,从中国传统民间艺术(如剪纸、皮影、水墨画、木偶、戏曲等)中提取动画角色造型的表现形式,这一期间动画电影无论是在艺术样式还是在表现形式上都有明显的突破,呈现出多样性、民族性。在现今,动画电影在角色造型设计上有了CG技术、数字技术等高级科学技术的支持,使动画角色造型的艺术表现形式更加丰富多彩,创作出更为真实的写实风格,动画角色造型在表现形式上的不断创新,使动画角色造型更有表现力与吸引力。
三、结 语
对动画电影的美术造型艺术进行探讨可知,不同国家由于社会环境、文化内涵不同,使其动画电影的美术造型呈现出不同的风格特征。西方国家由于在电脑三维虚拟仿真技术上的先进性,使其动画角色造型具有真实性、立体感,进而形成了仿真的动画电影风格。而我国,受写意文化思想的影响,在动画角色造型设计上也表现出非写实性的二维平面风格,注重平面化、写意化、装饰化。同时,我国动画电影创作者走民族特色的发展道路,从中国传统民间艺术中获取动画角色美术造型的设计灵感,进而使动画电影作品呈现出独特的中国民族特色,这对我国动画电影的今后发展具有重大的启示作用。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wenxuelunwen/yishulilun/170092.html下一篇:杜威经验说与抽象表现主义艺术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