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12-01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艺术理论
摘要:在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文艺思想理论的推动下,高校教育者逐渐意识到艺术教育在加强学生素质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本文力图把握艺术理论教学的特殊性,探索如何通过更新艺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改革教育内容、教学方法,开辟艺术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互相渗透、融合的崭新空间。
关键词:艺术理论课程;思政元素;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J30[文献标识码]A
在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文艺思想理论的推动下,高校教育者逐渐意识到艺术教育在加强学生素质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且都在积极探索如何更新艺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改革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开辟艺术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互相渗透、融合的崭新空间。本文力图把握艺术理论教学的特殊性,探究如何在高校艺术理论教学中深挖思政元素,改善当前高校艺术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刻板性和局限性,充分发挥艺术理论教育的德育功能。
一、高校艺术理论课程融入思政元素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一)理论意义
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时代背景下、在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提出“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把立德树人作为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等一系列理念和精神的指引之下,“课程思政”已成为今后高校课程改革创新模式发展的基本趋向。这一全新理念既是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思政教育理论的具体体现,又是顺应高校教育体系课程改革与建设需求,提升高校思政教育实效性的积极探索。在高校所有学科门类中,艺术类课程相较于其它课程而言蕴含着独特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其在激发和提升大学生认识美、发现美、理解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同时,凭借艺术特有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兼具培养和塑造大学生正确政治意识、道德观念、人格品质的独特教化功能;即有助于大学生活跃思维创造力的建立,又易于其健全人格的塑造。科学认识和发掘高校艺术课程的思政教育价值,利用艺术教育的形式和内容,注重思想导向和价值取向的引领,助力高校新时代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格局的形成与发展亦具有特殊且深远的意义。
(二)现实意义
首先,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用好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助力高校“课程思政”体系建设。在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准确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趋势,顺应社会主义教育规律提出的教育新理念的导引之下,由于德育与美育的内在同一性,高校艺术理论课程也应主动承担新时代赋予高校的历史使命,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新形势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增强“课程思政”意识,积极进行课程改革,充分提炼、梳理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文化基因和价值范式,发挥艺术教育与思政教育的镜像和协同效应,有效推进“课程思政”,全面实现德艺双馨的育人目标。
其次,有利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创新。高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阵地,在保存、传播和创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高校艺术专业学生更应肩负起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创新、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时代重任。在艺术理论课程教学中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科学认识和发掘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利用艺术教育的独特形式,以“入脑入心”的方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其中,引导学生运用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和方法进行艺术作品的解读和艺术创作,全面提高艺术专业学生的整体素质,达成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教育目的,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培养更多高素质的栋梁之材,从而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最后,有利于提高艺术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艺术类大学生普遍重专业,轻理论学习,存在政治思想意识、文化素养偏低等问题。因此,需结合专业特点,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在‘润物无声’中将思政元素渗透在教学中,以提升其政治思想意识、文化素养及参与的热情,打破重艺轻德的现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等,理顺艺术与思想政治的辩证关系,在大力提高专业素养及基本技能的同时提升其政治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开发自身潜能,使其成长为德艺双馨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二、高校艺术理论课程融入思政元素的教学改革路径
(一)优化教学理念,深化课程观。
艺术理论课堂不仅注重学生专业知识技能的培养,同时做好学生思想引领和价值观塑造的工作。因此,高校艺术理论教师应树立课程思政理念,自觉挖掘艺术类课程与思政元素之间的共通共融之处,合理设计教学内容,编写教案。在课堂设计环节中,将“红色”理念赋予课程中,注重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引导。首先,通过修订现行教学大纲,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合理融入艺术理论课程的教学体系之中,使之有相对统一的规范性要求。其次,科学设置课程,充分体现全面人才培养目标。最后,精心设计教学环节,结合专业课程特点及艺术与思政教育相结合的具体要求,在课堂教学环节中注重导引功能和艺术手段的应用。
(二)调整师资结构,构建艺术专业与思政教师的合作机制,加强高素质师资队伍的建设。加强艺术专业教师对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的学习,搭建相应平台促进其与思政教师的相互交流与合作,如定期举行两学科教师集体备课、教学经验交流、教学改革探讨、共同组织实践教学活动等措施以促进两学科教师之间的通力合作。
(三)创建思想政治教育与艺术教育相结合的主题活动,推动艺术与思政教育实效。除课堂建设外应注重实践教学的“第二课堂”,通过创建主题鲜明、富有特色的系列活动,建立课堂内、外互动式的双向教学模式。如校园艺术文化节、专业技能设计大赛、工艺品设计大赛等专业设计作品的展示表演中凸显思想政治教育属性。
高校艺术理论课程融入思政元素是一项系统性较强的工程,希冀更多教师通过长期教学实践和积极探索,充分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融专业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达立德树人的宗旨。
参考文献:
[1]郑铭,郑晓芳.“课程思政”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与艺术教育的融合建构[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9(03)
[2]刘桂宇.“课程思政”视域下艺术类课程融入思政元素的教学改革研究——以广西艺术学院“‘话’校史,‘画情怀’”教学实践活动为例[J].科技文汇,2019(03)
作者简介:冷维娟(1973-)女,汉,山东,硕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艺术理论。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wenxuelunwen/yishulilun/18789.html下一篇:景观设计与环境艺术理论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