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文学论文 > 艺术理论 > 精选优秀的西方建筑艺术论文鉴赏(共3篇)

精选优秀的西方建筑艺术论文鉴赏(共3篇)

日期:2022-12-01 阅读量:0 所属栏目:艺术理论


  

第1篇:中西方古典建筑艺术的设计特征之比较


  1差异的中西建筑文化背景


  差异的中西方文化背景,形成了东西方截然不同的建筑创作思维,反映在建筑之上,形成各具特色的建筑文化。中国的建筑受到中国传统儒家思想、“阴阳论”等影响,强调“中庸之道”,注重事物的互补转化,情理的对立统一,建筑表现出临时概念。而西方建筑则更多地受宗教、神权和皇权的影响,是神权的反映,皇权的体现,其思维方式重理性、科学分析,在建筑上均表现出强调永久的概念。


  2中西方古典建筑特点对比


  2.1礼教和宗教对中西方古典建筑的影响


  中国古建筑首先是重礼,主张一切建筑制造都要遵循礼法。不管是城市规划、宫殿庙宇亦或百姓住宅,都要受礼制的制约,因此形式上就要讲究对称、庄严;其次,在崇孝的主张下,中国古建筑对讲究敬祀祖先,对陵墓建筑极为重视。王者贵族生前的威风和死后的尊严也要在此体现。宅居则多是遵循“五世同堂”,形成了中国大家庭制度下独特的民居特色。


  在西方,神权和皇权一直是至高无上的,因而任何建筑活动都要受其制约。但宗教实质上也是服务于皇权专制,于是皇帝的宫殿、陵墓以及庙宇的建造则成为建筑物建造中的重中之重,如古埃及的金字塔、古希腊的神庙等。作为建筑,墓地是为了庇护过世的权威与不朽灵魂的神圣场地(如古埃及的金字塔群),而神庙则是皇帝将自己扮演成统治一切的众神之神化身的纪念性建筑(如太阳神庙),建筑与宗教、技术与祭祀紧紧地结合在一起。纵观西方古典建筑的起源和发展,无不受到神权、皇权的影响。


  2.2中西古典建筑模式的差别


  中国古典建筑多群体化。几千年的中国古典建筑积淀,形成了程式化的工程法式。一般建筑组群的布局分为两种:一种是在纵轴线上先安置主要建筑,再在院子两侧按横轴安放两座形体较小的次要建筑,并呈对称结构,构成“门”形的三合院。另一种布局是在纵轴线上建主要建筑,而在院子的两侧不再建房,用回形廊将前后两屋联系起来,因而称为“廊院”。群体建筑便于更好发挥设计的多样性,也体现出个体组成的群体效果。


  而西方建筑则比较注重个体的发展,从柱式到古哥特教堂,从拜占庭建筑到东正教堂,都是个体的发展。但西方古典建筑精雕细琢,建筑时间远比中国古典木结构建筑要长久的多,西方建筑对个体的观众大于整体,有时为修好一个教堂甚至要花上几百年,如圣彼得堡大教堂,这在中国式没有的。这也可以看出,西方建筑对宗教的重视。


  2.3中西方古典建筑用材差异


  中国古典建筑体系加以大致划分,可分为4种:(1)以木材为主要材料的构架体系;(2)以砖石为主要材料的砌筑体系,如砖塔、城墙、城门以及砖砌的桥梁、陵墓等;(3)在崖壁上开挖成石窟、窑洞的洞窟体系;(4)用绳索牵引的绳索体系。在这4种体系中,以构架体系的木结构建筑最为独特,在世界古建筑中也别具一格,无论结构还是形式都有许多特点,研究其特性对现阶段的文化遗产保护与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当追求永恒不朽与精神超越的宗教建筑和纪念建筑成为西方建筑史书的主体时,坚固的石材成为永久性建筑的最佳选择。石材本身抵御时间流逝的特性,以及由此衍生的永恒不灭的象征意义,燃起了有着宗教传统的西方人的崇拜热忱与文化及审美认同,西方从史前的巨石遗迹,到古埃及的金字塔、古希腊的神庙建筑,以及自中世纪以来的教堂对石材的坚持,可以为证。


  2.4中西方古典建筑形态特征差异


  中国古典建筑讲究的是意境:雕梁画栋,反映大多是和谐柔美。如向上稍翘的“飞檐”;屋檐转角处四角微微翘起的“起翘”;屋顶平面四角向外延伸出曲线形的“出翘”,都既满足了实际需要,又产生了轻盈飞跃的艺术效果。中国传统的思维模式是直觉顿悟,整体把握的特点,这种思维模式也深深印记在城市规划和群体布局中,院里有院,园中有园,所有这些都显示出“围合”意象,封闭性在中国的建筑中表现得更强烈,中国建筑中有空间层次围合性的存在。


  而西方从雅典卫城到文艺复兴时期乃至法国古典主义时期,建筑都以严谨的理性分析、均衡、黄金比例控制构图,追求理性的几何图形的稳定感,追求统一与条理性,而缺少中间的曲。起源希腊文明的西方建筑,多体现为开敞性,从雅典卫城的自由向上的布局到哥特教堂的直冲青天及城市中散布的广场等都可以看到思维中的开敞。另外在建筑与环境的图底关系中,中国是建筑围成院落,而西方则是建筑独立处于环境之中,不会聚成封闭的空间。


  2.5中西方古典建筑与自然的关系上的差异性


  中国自古就有阴阳八卦论,自然观等都影响着建筑与自然的关系。由于受“天人合一”思想的支配,遵循自然代谢规律,建筑乃自然万物,可生可灭不求永久,其取材来于自然,其产生、发展到最后也归于自然,故选择了短时效的木作而非石作系统。


  西方受神权、皇权的支配,万事以求永久,具有强硬的行为,与柔和的自然对立,在人为的范围上重新规范自然。


  3总结


  不同的文化背景造就了不同的中西方建筑文化体系,两者都为人们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既有物质功能也有精神的要求。随着时代的发展,中西方文化的不断交流和融合,相互碰撞出火花,中西方建筑文化相互影响,形成丰富多彩的建筑流派,世界建筑文化得到积淀和升华。也正是因为中西方建筑文化的这些差异性,才形成了世界丰富多彩的建筑体系,并各自独特成体系,作为建筑史历史的车轮,推动着当代建筑不断向前发展和创新,使得世界建筑史更加绽放光彩。


  作者:范璇

  第2篇:康乾时代中国园林建筑艺术对西方的影响


  康乾盛世是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时期之一。与文字狱、民族歧视、闭关锁国等落后的封建统治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承载着中国灿烂文化的传统艺术大踏步地迈向万里之外的欧洲,展现出东方汉唐遗风的中华文明在欧洲引起了中国热潮,显示了那个时期中国文化在欧洲的传播进程。


  1来自神秘东方的园林建筑艺术


  1.118世纪是“中国风尚”在欧洲前所未有流行的时期。英国首任驻华使节在1793年游览了承德的避暑山庄,随员巴罗在《中国游记》中盛赞了山庄的园林建筑:“错落有致,间隔合宜,恰到好处,互相衬托”。坦普尔在具体介绍这种园林艺术之后,又专门指出中国园林有更高级的美——不规则的自然美,推动了英国“不规则园林”运动的兴起,他由此成为中国传统园林美学观念进入英国的先导和推广者,随后,整个欧洲掀起了仿建中国园林的热潮,英、法、德、荷兰、瑞典及俄罗斯等国都出现了中国风格的园林,并修建了许多包含中国基调的建筑,其中不乏代表性作品。


  1.2洛可可艺术风格和古代中国文化的契合,给18世纪的欧洲带来启发艺术新风格的灵感。17世纪,欧洲人仿佛对东方和整个中国入了迷。追逐各种与中国有关联的器物在欧洲社会形成了时尚。中国艺术所特有的自由曲线,华美、光泽和明快的色调与巴洛克的修饰手法并不矛盾。于是追逐这种“时尚”最典型的形式体现在仿造中国式园林与建筑方面。到18世纪的70~80年代“中国时尚”达到鼎盛。中国元素不仅是消费时尚,同时也是反映一种艺术风格。这种风格不是对中国古典艺术手法的简单模仿,而是对巴洛克艺术的反叛和否定。艺术史上称其为“洛可可”(Rococo)风格,这种风格具体表现在园林建筑设计中崇尚自然情趣,在建筑内外装修上追求曲线变化、色彩繁华的审美观,所描绘图案的主题多为盛开的花木、鸟虫、村庄、猎人及渔民等。中式房间常配以来自中国的绸布,家具、陶瓷等器物,还有中国年画等等。


  1.3欧洲诸国帝王仿造及社会追捧,导致“中国热”升温。中国园林艺术在欧洲成为时尚,法国路易十四国王是开山鼻祖。1670年他在凡尔塞建起了富有中国情调的特里亚农宫(Trianon),引来了欧洲各国的关注与效仿。一时间,欧洲出现了许多中国风格的代表性建筑。其中最著名的如普鲁士波茨坦“无忧宫”(SchlossSanssouci)中的中国茶亭。这是腓特列大帝1744年下令在无忧宫的一侧修建的一座虽不宏伟但金碧辉煌的亭楼,该建筑被称为“中国楼”(ChinesischesHaus)。在这座亭园式建筑四周设有数座亚洲服饰的人物镀金雕像,整个亭楼外壁也有不少部位用镀金装饰。顶部有根据传说而想象制作的猴王雕像。以突出建筑外形的中国风格,在室内布置上特别注意搜集、仿制各种来自东方的物品,如丝绸、瓷器和绘画等工艺品来营造“中国”氛围,力求体现繁华绚丽,以对应想象中东方神秘的古国印象。虽然茶屋内很少有真正的中国物品,屋顶结构和屋顶上的塑像也不是中国式的,但是它仍然被认为是欧洲现存最好的具有“中国风格”的建筑之一。欧洲时尚中心巴黎,出现许多被称为“中国咖啡厅”、“中国舞场”“中国秋千”、“中国浴室”、“中国戏剧院”的建筑。俄国也在彼得大帝和德裔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实施的全面欧化运动中建造了一系列诸如“中国村”、“中国宫”、“中国剧院”、“中国房间”、中式亭、桥等各种带有中国风味的建筑。室内装饰如叶卡契琳娜宫里的两间“中国房间”,“中国村”及夏宫内数间房屋,分别以中国丝绸及金漆屏风布置而成了“中国房间”。模仿中国建筑,修建佛塔、凉亭,在当时已成为整个欧洲上流社会的时尚。


  1.4透过亲临中国的西方人士对古代东方生活方式与美学思想见证的理解与介绍,推动了中国传统园林建筑艺术在欧洲传播。17世纪,英国人已经领略到中国园林模仿自然、以山水构筑主题的特点,开始仿制以牧场风光为主题的“风景园”(LandscapeGarden)。18世纪以后,出现图画式花园(PicturesqueGarden)。通过在中国的耶稣会传教士致罗马教廷的通讯,中国园林艺术被介绍到欧洲。这其中最为重要的代表人物是曾两度游历中国的为瑞典东印度公司服务的英国建筑园艺师、画家威廉姆·钱伯斯(WilliamChambers)。他设计建造了欧洲第一座中国式花园别墅——逑园(KewGarden),吸收中国园林的风格元素,仿自然栽种花草树木,叠设荒石假山,在丛林曲径或湖溪间建设桥亭阁塔。这种风格的园林被称为“英——中式园林”(English-ChineseGarden),并成为欧洲诸国模仿的对象。18世纪60年代初还在园中造了一座“宝塔”,塔楼高九层,成为逑园的象征,名扬欧洲,并在很长时间里成为了欧洲艺术家最喜欢模仿的中国景物。钱伯斯还撰文赞赏中国园林建筑造化自然的优点,在1757年和1772年先后出版了《东方园艺》和《中国建筑、家具、服饰、器物图案》两部著作,成为欧洲“中国风尚”的范本。与钱伯斯同时期的哈夫佩尼1750年出版了《中国庙宇、穹门、庭院设计图》一书,也在推动英国园林的“中国风格”建设方面起了很大作用。


  1773年德国温泽写出了《中国庭院论》。玛丽安娜·鲍榭蒂在她所著的《中国园林对欧洲的影响》一文中说:“中国有一句话最为时髦‘他不整理任何东西,但也没有什么被搞乱’……人们是想在一切都是有规律的几何形式之后,突然转向一种似乎是杂乱无章的形式。这杂乱无章是充满一个梦想的世界,是受‘中国’两个字的诱惑……”。基于这种设计观念的改变,德国的园林,如菠茨坦的无忧宫、慕尼黑的水仙宫、卡尔斯鲁的雉园以及其他许多皇家宫苑和庭园中,都出现了亭、榭、塔、桥等中国式的建筑以及假山。


  荷兰第一个“中—英式”园林出现在1760年,园中设置中国式小桥、吊桥、庙宇、凉亭建筑等。1790年,荷兰东印度公司商务官员斯赫伦堡(nbeng)在巴伦(Baarn)建立起“中国园林”,也有有假山、池塘,特别是两座分别命名为“北京阁”和“广州阁”的楼阁颇具中国风范。


  “中国风格”真正的瑰宝是位于德罗特宁霍尔摩皇宫(瑞典)18世纪的“中国亭”。这是一座不大的两层的亭子,是供家庭成员休息用的,在建造中采用了不同门派的“中国风格”大师的手法。


  以上园林建筑艺术中的“中国”元素,是最值得我们玩味的话题。欧洲人从17世纪起就被“中国形象”所感动,他们渴望把“中国主题”变为现实。从18世纪起,园林开始失去原有的对称特点,流行自由布局。喜欢有龙和铃铛的中国凉亭和小桥。欧洲所有大型园林,如贝德弗德希尔的列斯特花园、斯托乌花园、赫姆普东网球场、基尤花园、尚季花园等,无不显露“中国”基调。


  2品评与思考


  2.1中国园林建筑艺术在西方的传播繁荣,是中西方长期以来人员交往及贸易活动形成的必然结果。虽然早在公元7世纪以前,欧洲到中国的海路和陆路已经开通。但对西方商人来说,从公元7世纪起,这些通道已被阿拉伯人封锁。由于公元9世纪中国闭关锁国直到元朝,欧洲市场上量少质优的中国商品;来自少数去过中国的旅行者的口述笔记——这一切使欧洲人把中国想象成一个发达奢侈的国家,而充满非凡的吸引力。马可波罗首次为欧洲人提供了有关中国的系统信息。大批传教士纷纷前往中国带回的各种报告则直接引起了欧洲对中国的巨大兴趣,其中利玛窦具有特殊的地位。17~18世纪间,法国耶稣会士成为在华传教的主角,他们在致力于中国的考察和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进而引发了18世纪欧洲的“中国热”,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与此同时,西方对东方的贸易一直在顽强地发展着,在对东方国家的贸易中,葡萄牙、英国、荷兰、法国、德国等接踵而来。特别是在1600年伊丽莎白一世赐予东印度公司与印度和远东国家贸易的专营权,这也巩固了英国在“中国风格”发展中的地位。约翰·纽霍夫的速写对于中国建筑艺术元素在西方的表达起到了重大的作用。他画的中国皇家花园和南京的瓷塔。对于欧洲人来说,成了中国园林建筑的原型范本。他的100多幅表现中国的版画,确定了欧洲建筑和工艺装饰艺术中“中国风格”的基本特征,其影响延续了几个世纪。


  2.2两百年前中国传统园林建筑艺术的热潮更多是西方人对中国的一种自我神往的想象,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美学思想并未贯穿其中。中国的造园艺术,以追求自然精神境界为最终和最高目的,从而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审美旨趣。它浸淫着中国文化的内蕴,是中国五千年文化的结晶,是一个民族内在精神品格的生动写照。实事求是地说,中国园林建筑艺术在西方的流行,是欧洲人对中国的幻想和误读。正如伏尔泰、狄德罗等人对中国的清朝时期的赞美,就带着一些雾里看花的美幻。法国凡尔赛的特里亚农宫是18世纪著名建筑师勒沃(LouisLeVau)按欧洲巴洛克风格设计修建的,其造型装饰深受南京瓷塔的影响。有三角墙、壁柱、芒萨尔式屋顶。宫内的陈设是“中式”的——在柱形栏杆上摆着中国花瓶,屋顶上装贴着青花瓷砖,蓝白色家具等,室内物品按照中国产品的手法进行制作。然而,这座宫殿并不像中国建筑,而是欧洲建筑师和业主们向往的伟大古国的基调,借用了中国园林建筑艺术元素而已。其结果只是陆续在欧洲修建了许多与中国风格略为相似的建筑。即使这样也并未使业主们感到困惑,只有虚荣心的极大满足。值得一提的是:那时的欧洲人混淆与杂揉东方文化与中华文明。普遍把中国、日本、泰国等东方国家的建筑风格混为一谈,这些无疑也成为了美丽的错误。


  2.3模仿与融合:中欧建筑园林艺术交流中的得失功过。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遗产,它被举世公认为世界艺术奇观。在中国传统园林建筑艺术热中,西方人只解读了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某些形式特征,同时将西方自己的文化元素融入其中,从根本上说并不具备中国传统园林艺术内涵。但有充分理由认为,正是西方艺术家对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学习和模仿,促进了盛极一时的“洛可可”艺术风格发展。这种曲线形式不仅用在建筑物外部装饰,同时也用在室内空间设计及装饰方面。在洛可可风格的室内装饰设计中,除了反映自然形式之外,给人印象深刻的最主要特征则是其在装饰手法上大量地应用曲线。而在许多现存遗址中人们所能见到的以墙面装饰塑造来表现中国主题,优雅的小圆弧线形设计是其最大的亮点特色。这已成为体现“中国风尚”的主要表现手法;而另一方面,洛可可时期弯曲的转角,也采取了可以和中国装饰手法几乎联想在一起的表现方式。假如将洛可可式曲线与中国传统装饰纹样的线条来比较的话,可以看到并认为两者具有某种形式上的关联,可以相互印证,表现出两种不同文化艺术传达出的异曲同工之情趣。18世纪以后,随着君主集权的没落,自然主义思想扎根在洛可可式的建筑装饰与室内设计中,而中国装饰图案和造型,能给其相当丰富的联想。


  2.4虽然中国古代建筑园林艺术留在了中西方园林建筑史里,但它却很难反映中国古代园林建筑艺术的精髓。在欧洲旅行者的游记中,中国园林被描述成天生的自然风景和赏心悦目之所在。这些描述加上欧洲哲学理论和文化的提升,在欧洲园林艺术中形成了新的构成方式。乔治·路易·列鲁日在他的《新式园林详述》中写道:“众所周知,英国园林不是别的,正是中国园林的仿制品”。然而,中国园林所特有的哲理涵义、风水观、象征性、布局原则等,对于当时的欧洲人来说,无疑非常玄妙。一方面是由于他们对中国哲学“本源”认识模糊,另一方面由于东西方园林建筑的差异,如中国园林更适合观赏,而欧洲风景园林更适合游玩。英国人也强调了这些差异。例如,霍拉斯·沃尔波尔在1771年写道,由法国人提出并由英国人推荐,用于18世纪园林艺术的新方法,在欧洲被称为“英国——中国风格”,对此他根本不赞成。欧洲人在很多方面吸纳和模仿了中国的物质文明,在园林设计方面还出现了欧洲化理解的“中国趣味”。说明18世纪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在西方的传播只是他们间接地接受中国传统文化,最终结果与结论是只得其形、未得其神。其它国家的“中国风”情形大致相似,加之中式建筑用料与营造法式也不完全适合当地起居习惯和气候条件,因此当时多建造了一些小型庭院建筑,如塔、亭、廊桥、亭桥等园林小品建筑,因制作简单、造价相对低廉而受到业主们关注与资金投入。从今天的视角看,这类小品建筑不但本身是形式化模仿,而且缺乏中国风格的关键要素和工法程序。


  2.5历史的光荣与现时的距离,促使我们仍需与时俱进。康乾盛世中国园林建筑虽然对西方产生过重大的影响,而正在此时,中国社会其实已经朝着开始衰落的方向滑落,但中华文明几千年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展现出的整体风貌依然让世人仰慕:中国仍然是一个从物质到文化都让人不可轻视的国家。当时有见识的欧洲思想家们努力借鉴中国文化,侧面印证传统中国文化思想弥足珍贵之处。然而正是这个庞大的封建王朝日益僵化,对内拒斥改革,对外闭关锁国,固步自封却又妄自尊大,自我陶醉。此时的西方,正在经历着旷古未有的变革,英国的工业革命、法国大革命,标志着西方国家正在向当时最先进的生产力、最先进的文化前进。1840年以后,中国由一个洋洋自得的天朝大国,急剧坠入落后挨打的境地。历史的教训告诫我们:在今日建设中,我们既要珍爱中华传统文化遗产,更要跟上时代发展步伐。


  作者:段禹农

  第3篇:中西方不同自然观对建筑艺术的影响


  自然观是客观世界在人们头脑中的主观映像,也可以是人们对自然的态度与想法。中西方人们由于所处自然环境的不同,以及经济、政治、文化背景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自然观。这两种自然观对东西方建筑艺术的影响也是截然不同的。


  一、何谓“自然观”?


  自然观是对自然界的总的看法。它是人类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认识的基础。


  二、中西方的传统自然观


  1、中国传统的自然观中国几千年传统的自然经济和农业文明,造就了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的传统思想。对大自然的依赖,使人们更加关注自然界中各种事物和现象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以及具有现实意义的自然规律。由于物质资料和思想观念的限制,古人对于自然环境有着极度的依赖和深厚的情感。随着人们对各种自然关系与现实之间相互作用的认识不断加深,人类从最早期对原始自然的盲目崇拜和敬畏,逐步发展到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前提下观察和把握自然,并从不断的实践中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道家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归于道”。中国儒家文化讲求“天人合一”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东方把人与自然看作是和谐统一的整体,认为人应该遵循自然的法则,以达到最终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2、西方传统的自然观在古希腊,当时人们的自然观还主要建立在泛神论的基础之上。泛神论把神视为自然存在的本身,即自然就是神,神就是自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逐渐认识到西方较为恶劣的自然环境,因此这些国家的人们在这样的客观自然界中造就了与东方国家完全不同的自然观。一方面,他们有着对自然界的畏惧,而另一方面,较为恶劣的自然环境也使他们认为人与自然是对立的,人可以通过斗争与努力改造自然甚至是征服自然。这也正是西方国家园林、建筑等强调“以人为本”的原因。


  三、建筑艺术与自然观的联系


  人类的自然观影响着人们的许多行为方式,并作用于建筑,构成建筑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建筑艺术与自然观的联系主要体现在:


  1、不同的自然观体现了建筑艺术成就的主要建筑类型。不同国家和民族在一个时代中都有某一类型的建筑形式代表了其建筑艺术的最高成就,如中国历史上的皇家宫殿、园林,西方历史上的神庙和教堂等。人们最为重视哪一种类型的建筑艺术形式,一定程度上就说明人们面对自然的态度如何,与自然界的关系怎样,自然环境的现实对人类的影响又如何。


  2、不同的自然观决定了建筑艺术与主要建筑类型的使用目的。当人们确定了在某种使用目的下主要采用哪种建筑类型之后,人类所有的建筑活动和空间组织便都以此为核心而展开。与建筑艺术形式相对应的文化内涵往往反映出人们在造型时赋予建筑的灵魂,同时也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3、场所感反映了人们对于建筑艺术的感官认识。不同的建筑空间形式表达出人为场所与大自然之间的关系。不同建筑带给人们的不同场所感也能够使人们切身感受到与大自然的亲疏、远近关系。例如:西方中世纪大体量空间的神庙、教堂等建筑,往往给人一种与自然分离或征服自然的场所感;而中国近代的苏州古典园林,在设计上取材于自然,贴近自然,这种建筑形式使得建筑空间中渗透出人类与自然世界相关联的场所感。


  4、园林艺术是对自然观的直接体现。园林是特殊的建筑表现形式,它包括一般意义上的硬体建筑和与之相关的户外环境。人类的自然观影响了园林艺术,并由园林艺术直接体现出来。从园林艺术之中我们能够更清楚的了解人类对自然要素的提取和利用,对于自然界亲近的渴望,对园林造景中人类的艺术加工与自然本身相融合的把握,最终直接显示出人类在景观构成的审美中对于自然的感情。


  四、在不同自然观的影响下中西方建筑艺术的差异


  由于自然观的不同,中西方的建筑艺术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中西方建筑在形式上的差别,在本质上体现出文化的差别,同时也反映了物质与自然环境的差别,社会结构形态的差别,人们思维方式的差别。纵观历史进程的发展,中西方建筑艺术的差异主要表现在:


  1、建筑材料的不同在现代建筑未出现之前,人类的大部分建筑主要以砖石为主要的建筑材料。这其中包括当时已经较为成熟的建筑体系,如:古希腊神庙、古埃及金字塔等等。但我国的古典建筑却采用木材作为房屋的主要构架,属于木结构建筑体系。中西方建筑对于材料的选择,除了自然因素的差异之外,更重要的是由于人们的自然观和文化理念的不同。西方人对石材的选择和肯定,体现出他们观念中的理性主义和人本思想。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强调“人”的本体地位和主导性。而中国传统农业耕种的生产方式决定了人们对自然环境的选择和尊重。因此中国人取材于自然,选择木材作为建筑材料,正是体现了人与自然的亲近,以及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


  2、建筑形式和空间布局的不同中国的古典建筑,主要以封闭的群体式的空间布局为主,建筑的形制表现为横向。无论是中国的住宅还是皇家宫殿,几乎所有典型的建筑都采用类似于“四合院”的格局模式。中国建筑的美是一种群体式的美这样的布局方式体现了中国古代社会结构形态的内向性特征,以及严格的宗法思想和礼教制度。与中国截然相反的是,西方的建筑形式是开放的单体的空间格局。建筑设计中精密严谨的几何比例,富于张力的穹顶和拱券结构都显示出一种人与自然的对立和征服。西方古典建筑强调个性特征,体现了西方人重视主体意识,强调个体观念的本质。


  3、建筑的发展不同据文献资料的统计,中国的建筑形式和所使用的材料三千年都几乎没有改变。而与中国不同,西方建筑的结构和材料都经常求新求变。从古希腊古典柱式到古罗马的拱券、穹窿顶技术,从哥特建筑的尖券,十字拱和飞扶壁技术到欧洲文艺复兴时代的罗马圣彼得大教堂,无论从形象、比例、装饰和空间布局上,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4、建筑的价值不同从建筑的价值来看,中国的建筑注重对各种信息的感性认识,而西方的建筑则注重对实物的理性思考和分析研究。中国古代建筑的结构仅仅是凭借前人的经验和成功者的实践。中国古代历代帝王陵寝和民居都按照风水学说来进行建造,以求得天地、人神和自然界万物的和谐共生。而古代希腊理性主义的“和谐美论”,对整个西方建筑的结构带来了决定性的影响。一切建筑和艺术都被赋予了科学和理性的实质内涵。甚至于像园林绿化等自然物,经过人工的修剪所呈现出的整齐有序的几何图案,这种人为创造的人工美与中国园林那种源于自然的美大相径庭。


  五、总结


  就创造富于场所感的建筑艺术来看,中西方都有着优秀的传统建筑和文化内涵,并且对今天的建筑艺术思维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价值,从而引领着我们向“设计结合自然”的目标而努力。我们应该借鉴中国传统自然观中的精髓和西方建筑中的经验,把中国建筑结合自然生态的优秀手法同西方科学理性的空间构造相结合,通过建筑艺术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作者:沈博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wenxuelunwen/yishulilun/18997.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