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12-01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艺术理论
分析民间美术造型拼布装饰画的艺术理论价值,介绍民间美术造型拼布装饰画的主要材料和配色技法,并提出民间美术造型拼布装饰画的制作工艺,以促进民间美术造型拼布装饰画的再设计,实现这一艺术的不断传承、发展、创意、创新。
拼布艺术是国际上流行的历史悠久的古典唯美手工艺术。它起源于13到14世纪之间,最初盛行于英国,当时的英国人为了保暖利用零碎的布料拼在一起,制作成各种各样御寒的被褥。拼布文化是人们热爱生活、勤俭节约的体现。
本文的拼布载体形式是装饰画,运用民间美术造型设计来表现劳动人民勤劳、善良、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它不仅可以作为环境美化的装饰品,也可以丰富民间的民俗活动。它不仅代表着民族团结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具有手工、手艺的传承性质。
本文试分析民间美术造型拼布装饰画的艺术价值,介绍民间美术造型拼布装饰画的主要材料和配色技法,并提出民间美术造型拼布装饰画的制作工艺,以促进民间美术造型拼布装饰画的再设计,实现这一艺术的不断传承、发展、创意、创新。
一、民间美术造型拼布装饰画的艺术价值
很多手工艺术作品作为商品进行销售时,往往价格偏低。这是因为人们的认知问题。很多人觉得布艺产品就是由几块布料制作出来,并且似乎难度并不高,因此,应按照他们的心理价格来进行销售。布艺手工作品标以较高的价格时,往往并不为大多数人们所接受,人们更愿意购买某些品牌的工业化产品。
所以手工艺术作品的价格往往被压得很低。设计师往往得不到应有的报酬。这其实是一个普遍的现象。这一现象说明,手工艺术的文化价值没有被体现出来,而且没有形成一定的品牌,被认可。如何提高手工艺术作品的认知价值,下面就从几个方面来探讨民间美术造型拼布装饰画的价值。
(一)精神文化的传承
民间美术造型拼布装饰画,是在民间美术造型的基础上进行设计与制作的,以民间美术图案为原型。民间美术图案来源于人们生活当中的劳动记录、生活记录,人们在劳动的时候,把劳动的过程记录下来,是对生活的美好向往。又或者是对幸福生活的祈祷与向往的记录,一代传一代,每一代生活习俗、风土人情、生活地域的不同,又孕育了不同风格的画案。这些图案其实是历史,也是风情。
我们通过对这些美术造型的收集与整理,不仅了解我们祖祖辈辈的优秀文化传统,了解他们的生活,而且继承他们的优良传统。就比如“中国梦”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明和谐、敬业诚信等一系列的图案,也是民间美术造型其中的一部分,它激励我们团结和谐,爱国,奋进努力,是我们精神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所以民间美术造型不但具有美好的传承性,也是非文化物质遗产中的一部分。
(二)手工艺术的独特性
民间美术造型拼布装饰画是通过手工制作出来的装饰画作品,它不同于机器大批量生产的纺织产品,具有整齐、一致性的特点。每款装饰画因为人工缝制与制作而成,都带有一种手工性的拙感,让人一看到成品就可以感觉到制作人的一针一线的质朴感。就是因为这种笨拙的感觉,才会让它这么吸引人。民间美术造型拼布装饰画图案及色彩的复杂性,决定了它只能用手工来制作。
拼布是一项复杂的过程,不像绘画,在纸上描绘就可成形。它的制作工序繁琐,复杂。拼布的大致流程是,首先在纸上绘制图案,再用拷贝纸拓印,再把图案通过得复写纸描绘到不同色彩布料上,配色、剪布、缝制等。这一系列耗时耗精力的过程,全部是通过人工手工完成,都是手工的原生态。而且每个人制作出来的因为手艺的原因、色彩搭配的原因,没有一个是相同的,具有独特性,独一无二。
(三)审美的艺术性
民间美术造型拼布装饰画,在民间美术图案的基础上进行设计与制作,不是对民间美术图形的复制,而是对其进行再设计,增加图形或者删减,又或是用不同的技法来表现,进行再设计的图案会比之前更精细、更丰富,并且使用现代材料进行制作。
现代拼布材料不再像以前,很多是使用穿过的旧衣服来进行设计与制作,存在怀旧感,但也存在不卫生的情况。现代拼布较之以前,有更多更好的选择,从布料的材质、色彩、手工缝纫线、配件等都有了很大的进步与选择,这为民间美术造型拼布装饰画的创作配备了更好的表现介质。在审美的艺术性方面多了更多的色彩表现、材料表现机会。再加上引入日本、美国、印度等的布料,拼布装饰画更具国际时尚性与民族特性。
二、民间美术造型拼布装饰画的主要材料
民间美术造型拼布装饰画作品主要以平面设计为主,有时也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立体制作。最后运用辅助画框来进行装饰作用,使得作品更加平整以及艺术感更强。
一幅拼布装饰画需要准备的工艺材料和工具主要有画框、“先染布”、“印染布”、铺锦、布用双面胶、针线、剪刀、拷贝纸、水消笔、熨斗、尺子等。以上材料都是我们平时常见的工具及材料。民间美术造型拼布装饰画的传承不会因为材料或工具的难找而失去学习者,学习起点较低,人人都可以学会,方便文化传播,这正是拼布画的魅力所在。
旧时以往的民间拼布,以节省为原则,以用过的旧衣或者旧布作为原始材料,讲究实用性,所以拼出来的被子或者手工作品,都带着一股纯朴的、怀旧的味道。到现代,随着工业化的发展,拼布原始材料花色及面料越来越多,不同的环境下可使用不同的材料来进行设计。但作为民间美术造型的材料使用,讲究纯朴感及怀旧感。在这样的条件下产生了一种叫做“先染布”的布料。
“先染布”也叫作“色织布”。这种布料因为织法的原因,所以比较适合用来做手工布料,其他的棉布织得比较紧,手工制作会比较费劲。“先染布”大多数是大地系色系,色彩低调,比较适合表现民间美术造型的质朴感,所以用它来做主要拼布布料再合适不过。
另外一种主要拼布布料,叫做“晕染布”。顾名思议,就是布料是通过“晕染”的方式来进行着色。这种布料的色彩就比较鲜艳。一般在纯白棉布上进行晕染,布料的密度比“先染布”较紧密。但色彩却比“先染布”要鲜艳得多,一般分为蓝色系、紫色系、绿色系、黄色系、红色系五种。没有一块“晕染布”是相同的,因为每一次在“晕染”的时候,色彩在布块上的表现都是随机的。这种随机性正好符合了拼布的独特性,也为拼布画带来各种各样的随机惊喜。
“先染布”与“晕染布”两种布料的搭配使用,是民间美术造型拼布装饰画的一种创新,把民间美术的纯朴与艳丽都充分地表现出来,是材料艺术上是一种新突破。
三、民间美术造型拼布装饰画的配色技法
“先染布”和“晕染布”都有自己的色彩体系。在拼布装饰画需要多种色彩搭配的情况下,遵循规范的色彩搭配可以使得拼布装饰画更加多彩多姿。民间美术造型拼布装饰画主要有以下几个配色技法,其他配色也可以参考以下配色方法。
我们从360度的12色相环的色相上,可以把色彩搭配分成以下七种配色:
第一种,互补色配色。在12色相环当中180度方向,即180度水平直线相对的两个颜色的配色,也叫作两色对比,例如:黄色与紫色、绿色与红色等都是在同一条直线上,两两相对,这样的色彩就叫做互补色配色。
第二种,三角色配色。在12色相环当中,呈120度角的三个点上的色彩,称之为三色对比配色。例如我们最常见的红黄蓝三色,正好处在120度的点上,还有黄橙色、蓝绿色、红紫色等,也是一组三色对比配色。
第三种,四色组配色。在12色相环当中,90度上的四个点可以构成一组配色。例如红色、蓝紫色、绿色、黄橙色这四个色为四色组,或者黄绿色、橙色、红紫色、蓝色这四个色为四色组。
第四种,相邻色配色。在12色相环当中,相邻的三个颜色可以进行色彩的搭配使用,例如蓝绿色、蓝色、蓝紫色三色为一组相邻色配色,或者紫色、红紫色、红色三色为一组相邻色配色。
第五种,相邻三色加上其中一种颜色的互补色配色。例如红橙色、橙色、黄橙色为一组三色相邻色,我们选择其中的一个色彩,如橙色,它的互补色是12色相环当中180度的蓝色,来进行配色。那么这一组配色就会有红橙色、橙色、黄橙色和蓝色四种色彩进行搭配。
第六种,分裂互补色配色,补色分割,12色环上互为补色的任何一侧颜色。例如红色和绿色互为补色,那么红紫色或者红橙色是红色的左侧和右侧颜色,红紫色、红色色和绿色色三色为一组配色。
最后还有冷色、暖色配色之分。
以上是使用“先染布”和“晕染布”进行色彩搭配的基本方法。色彩搭配方法的多样性,也决定了作品色彩的多样性。根据色相环进行的搭配,是根据色彩的自然规律来进行的,有一定的规律性,当然也有局限性,因为布料的色彩与色相环还是有一定的差别。因此在进行色彩搭配的时候,还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搭配。
四、民间美术造型拼布装饰画的制作工艺
民间美术造型拼布装饰画的制作工艺主要以拼布及暗缝为主。制作流程为:首先在白纸上绘制好民间美术造型图案,然后把图型轮廓描绘到先染布料上,接着进行布料的配色,并把布料剪成与图型大小一致的小布块,注意剪布料的时候,要注意留下0.5厘米的缝份,最后用暗缝的方法,把布块依次缝制到底布当中。缝制结束,在整个作品之后熨烫铺棉,使得作品更加厚实,装裱完成。
整个流程看似步骤简单,但每个步骤都需要设计制作者花费心思考虑民间美术的形态、色彩的搭配、缝制的手工艺等等。一整幅作品下来,凝聚着设计者的心血结晶,是劳动人民智慧的体现。
五、结语
现代优越的城市生活已经很早就远离古朴的乡村环境,民间美术造型拼布装饰画的再设计,让人能够在喧嚣的城市生活不中领略到深厚的民族底蕴与传统的民族艺术的韵味,优秀的传统工艺以及具有浓浓民俗风情的装饰拼布画所呈现的,是现代科技不能呈现的工艺美感。
民间美术造型拼布装饰画的再设计,是当代设计师需要传承与创作的一门手工艺术,它不仅是美的体现,更多的包含着民间劳动人民的生活习惯与生活色彩,是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民间生活美育及智慧。民间美术造型拼布装饰画不是一件简单的生活物件,它所散发出来的信息,传递着劳动人民之间的真情以及对生活的热爱,这是我们要坚守的生活态度以及一针一线的手作文化。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变化,科技的不断进步,材料不断更新,民间美术造型拼布装饰画的材料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好,设计师们必将通过新型材料与美术造型的结合,打破过去包括现在各种各样的纤维艺术的表现形式,重新塑造更多人与纤维之间、人与环境之间的艺术作品,不断地传承、发展、创意、创新。
作者:潘慧鸣 来源:广西教育·C版 2016年5期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wenxuelunwen/yishulilun/191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