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文学论文 > 艺术理论 > 丰子恺的艺术理论和实践

丰子恺的艺术理论和实践

日期:2022-12-01 阅读量:0 所属栏目:艺术理论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丰子恺是一位精研中国传统文化以及佛家思想、具有很高艺术造诣和修养的散文家,这种艺术造诣和修养,以及对传统文化精神的深刻理解,极大地影响了丰子恺的人格心灵建构,影响了他看待艺术和生活的方式,进而影响了他的散文(漫画)创作风格,使他的散文(漫画)于平淡中见性灵和真趣,成为中国现代“散文园地别树一帜的存在”。因此,探讨丰子恺的艺术理论和艺术实践,有助于理解丰子恺创作的独特文化意蕴和艺术风格。

  

  在丰子恺心目中,“艺术”与“文学”、“散文”和“漫画”,其概念是没有什么本质区别的。因此,丰子恺少有专论“文学”或“散文”的篇什,他的艺术理论就是他的文学理论,他的漫画主张就是他的散文主张,都是他广泛艺术实践和综合文化修养的反映。丰子恺的艺术理论以艺术心为统领,涉及漫画、书法、随笔、传统戏曲(京剧)、建筑艺术等多种艺术门类,并集中形成了漫画与散文创作互相关涉、浑融互通的理论框架。

  

  首先,丰子恺强调“艺术心”在整个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中所具有的育性化情的重大作用。


    他认为“艺术心”即艺术美和同情心,能起到“生活美化,人世和平”的效果,这种效果不是直接的,而是间接的,也就是说,艺术的作用不是追求立竿见影,而是注重潜移默化。

  

  丰子恺认为,艺术给人一种美的精神,这种精神支配人的全部生活。他说:“我教艺术科,主张不求直接效果,而注重间接效果,不求学生能作直接有用之画,但求涵养其爱美之心。能用作画一般的心来处理生活,则生活美化,人世和平。此为艺术的最大效用”。基于此,丰子恺非常推崇清人项忆云“不为无益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的瞥句。认为“无益之事,就是不为利害打算之事,就是由感情、意气、趣味的要求而做的事”。他还列了一个图式:“艺术心”^T大同情心(万物一体);“艺术”——心为主,技为从(善巧兼备);“艺术教育”——艺术精神的应用(温柔敦厚,彬彬有礼)細。可见,丰子恺主张的艺术心(艺术美与同情心)不只局限在文学创作范围内,而是将它的作用推广提高到主宰整个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的地步。在他看来,有了艺术心,人们才会有一颗仁人爱物之心,才会充满爱和同情,并由一己之爱扩大到整个人类乃至宇宙自然,才能建立一个和谐美好的社会。在《劳者自歌•全人类都是他的家族》一文中,丰子恺又为他的“艺术心”理念找到了中国传统的儒释观根据:“我们的爱,始于家族,推及朋友,扩大而文学研究。

  

  至于一方,一邑,一国,一族,以及全人类。再进—步,可以恩及禽兽草木。因为我们同是天生之物。故宗教家有‘无我’之称。儒者也说‘圣人无己,靡所不已。’就是说圣人没有自己,但没有一物不是自己”。所以,丰子恺认为,艺术的作用,小到一个和谐的建筑缘缘堂“可以涵养孩子们的好真、乐善、爱美的天性”,大到“四万万五千万人大家重精神生活而轻物质生活,大家能克制私欲而保持天理,”能取得抗战的胜利。丰子恺的艺术理念自有李叔同的影响在,但也明显受了晚明“无情化有,私情化公”的“情教”观的启发。艺术上重情是晚明思想体系的重要一环,晚明人常用同情的眼光观察宇宙万物,提出了天地万物皆有生命和情感的宇宙观,认为人类与自然万物应建立一种亲和关系,而和谐的世界,是靠“情”来维系的,而艺术的审美功能和情感特征,即爱心、同情心,能使人情感纯真,人格高尚,心灵美好,世风趋于醇正。正如宗白华所说:“晚明拿社会同情的眼光,运用到全宇宙里,觉得全宇宙就是一个大同情的社会组织,什么星呀,云呀,水呀,禽兽呀,草木呀都是一个同情社会中的眷属。这时候,不发生极高的美感吗?这个大同情的自然,不就是一个纯洁的高尚的美术世界么?”M_对于艺术的推重,是丰子恺一以贯之的思想,这一思想甚至在战争年代也未改变。在《劳者自歌•粥饭与药石》一文中,他认为“一切救亡工作就好比是剧药”,而文艺工作好比“粥饭”,“病时须得用药石;但康复后不能仍用药石而不吃粥饭。即使在病中,除药石外最好也能进些粥饭。人体如此,文艺界也是如此。”出于这一考虑,丰子恺认为,艺术家自有其独特的职能,而将“艺术办学”“礼乐治校”的桂师“改组为游击队”是“可惜”的。如果真要这样,自己因为未学“军旅之事”,肯定不能奉陪,而要选择“明日遂行”这当然不能理解为丰子恺个人不愿为抗战出力,实在是他的“不求直接效果,而注重间接效果”的艺术理念的坚定反映。

  

  其次,丰子恺认为,艺术必须与时代和现实生活密切相关


   必须“含有意义——人生情味或社会问题同时,艺术也要与现实生活保持适当距离,这样才具有真正的艺术美。为此,他提出了“艺术的生活”的理念来协调艺术与生活的关系。

  

  从艺术心出发,丰子恺主张:“所谓艺术的生活,就是把创作艺术、鉴赏艺术的态度来应用在人生中,即教人在日常生活中看出艺术的情味来。”他明白日常生活枯燥无味,黑暗苦恼,人世间有许多“不调和相,不欢喜相,与不可爱相”。要从这些不调和、不欢喜、不可爱的现实人生中看到调和、欢喜、可爱之美,就必须把它摆在一定距离之外,才能感受得到。正如十九世纪黑格尔派美学家费歇尔在《美学》中所说:“我们只有隔着一段距离,才能看到美,距离本身能够美化一切”。我国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在《文艺心理学》中指出:“艺术家和诗人的长处就在能把事物摆在某种‘距离’以外去看”。丰子恺的说法没有那么学理化,但非常形象贴切:“风景只宜远看,不宜身入其中。现在回想,世事都同风景一样,世事之乐不在实行而在于希望,就似风景的美不在其中而在其外。身入其中,不但美即消失,还要生受苍蝇、毛虫的罗唣,与肉麻的不快,世间苦的根本就在于此”。所以,尽管丰子恺作品的人物“装饰都是现代的,没有模似古画仅得其形似的呆板气;可是他的境界与粗劣的现实始终维持着适当的距离”。

  

  与现实生活保持一定距离,不意味着艺术就和现实生活无关。相反,丰子恺一再强调艺术一定要同时代与生活相关:“文艺之事,无论绘画,无论文学,无论音乐,都要与生活相关联,都要是生活的反映,具有艺术的形式,表现的技巧,与最重要的思想感情。艺术缺乏了这一点,就都变成机械的、无聊的雕虫小技。”根据这一观点,他认为画家必须以现实生活为主要题材。当时的中国画都还停留在画古人古物上,丰子恺曾在好几篇文章中指出这一现象的不合理:“为什么现代的中国画专写古代社会的现象,而不写现代生活的现象呢?例如人物,所写的老是高人、隐者、渔翁”,美人,“为什么不写工人、职员、警察、学生、车夫、小贩呢?……为什么没有描写现代生活的中国画出现呢?为什么二十世纪的中国画家,只管描写十五世纪以前的现象呢?”他呼吁,中国画的画家们不妨走出深山,“到红尘间高歌人生的悲欢,使艺术与人生的关系愈加密切。”为了实践自己的主张,他的画总是用现代人的眼光表现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事物和人生。甚至在以古诗词为题作画时,也总是截取一二句古诗词,割断了前后的联系,直接套用到现代生活上来。如《无言独上西楼》的古装李后主成为穿大褂的现代人,《杨柳岸晓风残月》画一幅农民在晓风残月中下水田劳动的场景。另外,丰子恺的绘画以人物为主,即使是一些山水画也总要衬上人物。他说:“我不会又不喜欢作纯粹的风景画或花卉等静物画;我希望画中含有意义一一人生情味或社会问题。”从传统文人画的重寄情山水,到陈师曾笔下出现的底层平民形象,再到丰子恺绘画以表现现代人物现代生活为主,这是丰子恺对传统文人画表现内涵、描写对象的丰富和发展,继承和创新。

  

丰子恺的艺术理论


  第三,“曲高和众”的艺术大众化主张。

  

  与主张艺术不能脱离现实密切相关,丰子恺主张,艺术同样不能脱离大众。艺术不能是表现自我和一己私情的“小艺术”,而应该是合于天下人之情的“大艺术”。也就是说,艺术的对象必须是大众,而不应该使艺术变成只供少数人观赏的装饰品。他指出:“在杂志上发表大众美术的画,其实只给少数的知识阶级的人看的,大众是看不到的。大众看到的画,只有街头广告画和新年里的‘花纸’(即年画)。可惜这种‘花纸’的画,形式和内容都贫乏。这应该加以改良。提倡大众美术,应该走出杂志,到‘花纸’上去提倡”。他还认为“将来世界的绘画势必跟着文学走大众艺术之路,而出现一种‘大众绘画’。大众绘画的重要条件,第一是‘明显’,第二是‘易解’”。基于这一文艺大众化观点,丰子恺对来自民间的、非专家的东西非常推崇,称赞其勃勃的艺术创造力。他非常喜欢民间器乐的演出效果^1935年,有一次他与两个女儿出游,在山中避雨时,他用胡琴伴奏,由两个女儿与当地村民共同歌唱,给他留下了难忘印象。事后他作文盛赞胡琴这一乐器和当时所唱的《渔光曲》说:“这种乐器在我国民间很流行,剃头店里有之,裁缝店里有之,江北船上有之,三家村里有之。倘能多造几个简单而高尚的胡琴曲,使像《渔光曲》一般流行于民间,其艺术陶冶的效果,恐比学校的音乐课广大的多呢。”他认为自己“曾经吃过七八年音乐教师饭”,用钢琴伴奏过混声四部合唱,弹唱过贝多芬的奏鸣曲,拉过小提琴,“但是有生以来,没有偿过今日般的音乐的趣味。”他甚至认为,西湖上“到此一游”之类的题词,“有的似出于天真烂漫的儿童之手,有的似出于略识之无的工人之手”,而其艺术价值比勒石的御笔和金碧辉煌的名人手迹“高贵的多”W(P24°)。他有一个看法,就是“有生即有情,有情即有艺术。故艺术非专科,乃人人所本能;艺术无专家,人人皆知也。”意思是艺术走向民间、走向大众的出发点是艺术同情心。但丰子恺的大众化主张决不是片面的追求通俗易懂,过分迁就大众的审美趣味和欣赏习惯,他也十分注重艺术格调和品味的高雅脱俗。他追求的是“兼有《阳春白雪》与《流水高山》之高,与《孟姜女》《五更调》之易”的浅显中见优雅、简淡中有深趣的现代艺术。他主张的是“曲高和众”。“曲高”的出发点是艺术与现实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和众”的目的是为了真正实现艺术的育化功能。丰子恺的艺术创作无不符合他的这一主张。

  

  第四,推崇具有浓郁中国风的艺术。

  

  丰子恺博览群书,对中西方音乐和美术理论非常了解,也有很高造诣。然而,在他的艺术理论诸如书法、绘画、文学、音乐、建筑等的见解中,却常常可以见到他不遗余力地推崇中国传统艺术、轻视西洋艺术的论述。笔者认为,这固然是建立在对中西方艺术的高度理解、鉴别的基础上所作的艺术选择,也是丰氏个人综合的传统艺术修养和审美趣味决定的:他由衷偏好那些简洁率意、不事雕琢而富有诗趣和画意的具有中国风的艺术品类。只要合于此,不论是文人艺术还是民间艺术,他都给予很高评价。他对戏曲尤其是平(京)剧有特殊嗜好,固然受了晚明人士雅好戏文的影响,因为戏曲有娱性悦情、修身养性的作用。更重要的是,他认为京剧的夸张、象征、明快的形式——音乐与扮演,能给观者和听者以想象的余地。他说:“对于平剧的象征的表现,我很赞善,为的是与我的漫画的省略的笔法相似之故。我画人像,脸孔上大都只画一只嘴巴,而不画眉目。或竟连嘴巴都不画,相貌全让看者自己想象出来。这正与平剧的表现相似:开门骑马、摇船,都没有真的门、马与船,比实际的美丽得多。”就是自家缘缘堂,也是“构造用中国式,取其坚固坦白。形式用近世风,取其单纯明快。一切因袭,奢侈、烦琐,无谓的布置与装饰,一概不入。全体正直、高大、轩敞、明爽,具有深沉朴素之美。”“我给你赋形,非常注意你全体的调和,因为你处在石门湾这个古风的小市镇中,所^以我不给你穿洋装,而给你穿最合理的中国装,使你与环境调和,因为你不穿洋装,所以我不给你配置摩登家具,而亲绘图样,请木工特制最合理的中国式家具”在《中国美术之优胜》中,丰子恺认为西洋画受日本影响,而“日本画完全出于中国画”,重写意的中国画远远优胜于西洋画。依此类推,丰子恺在谈到马一浮的书法时,将这一观点推广到他所接触的一切艺术领域,形成了自己的“艺术欣赏论”。他说:“我以为造型美术中的个性、生气、灵感的表现,工笔不及速写的明显。工笔的艺术品中,个性生气灵感隐藏在里面,一时不易看出,速写的艺术品中,个性生气灵感赤裸裸地显出,一见就觉得生趣洋溢。所以我不喜欢油漆工作似的西洋画,而喜欢泼墨挥毫的中国画,不喜欢十年五年的大作,而喜欢茶余酒后的即兴,不喜欢精工,而喜欢急就。推而广之,不喜欢钢笔而喜欢毛笔;不喜欢盆景而喜欢野花,不喜欢洋房而喜欢中国式房子。”丰子恺的这种艺术趣味,导致他虽然熟谙西洋写生,精通东洋美术,但其具体创作却具有地道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

  

  第五,漫画散文一体的创作论。

  

  丰子恺的上述艺术主张体现在艺术实践上,集中形成了漫画与散文互训的创作论。他没有写过什么评论自己散文创作的专门文章,但在谈论漫画时常常会与随笔并提。他认为“一切漫画犹文章,不过表现工具不同(文章用语言,漫画用形象)”。他给漫画下的定义是:“漫画二字,望文生义:漫,随意也。凡随意写出的画,都不妨称为漫画,因为我作漫画,感觉同写随笔一样,不过或用线条,或用文字,表现工具不同而已”。“漫画在画体中也可说是一种随笔或小品文,也正是随意取材,画幅短小,而内容精粹的一种绘画。’’也就是说,在丰子恺看来,漫画和随笔的文体区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们有着共同的文学性。这种文学性决定了他论画作文,不重文体,而重实质,形成了漫画和散文创作一体两翼的特点:“实在,我的作画不是作画,而乃是作文,不过不用语言而用形象罢了。既然作画等于作文,那么漫画就等于随笔。”在一篇随笔中,他干脆以《作画好比写文章》为题,强调自己的绘画“的确与文学有很大关系。”以文学性了无挂碍地沟通了漫画和随笔的内在联系:“我以为漫画好比文学中的绝句,字数少而精,含义深而长”(棚)。

  

  深湛的文学艺术修养,散文与漫画互训的艺术理论,使丰子恺在艺术实践上能够打通诗文书画创作的各个环节,信腕直寄,得心应手,随心所欲地驾驭不同的艺术形式,表达共同的形象美和意义美。这样,散文化的漫画和漫画化的散文的浑融互通,就成了丰子恺艺术(漫画)或文学(随笔)创作实践的一个突出特点。

  

  在选材与立意方面,丰子恺常常以艺术家的眼睛和心灵观察生活、感受生活,从中选择那些“有诗意,有悲天悯人的意味”M(P6)的画材(题材)。他的漫画多取材古诗词、儿童相、社会相、自然相,散文也大体相同,“在得到一个主题以后,宜于用语言表达的就写随笔,宜于用形象表达的就作漫画,”在许多情况下,一个画材既可以文写,又可用画达,相互印证,异曲同工。文是画的内容的演绎,画是文的精义的浓缩,诸如《云霓》《邻人》《三娘娘》《陋巷》《都会之音》《白鹅》等,就都是文画互见、主题一致的作品。

  

  在艺术表现方面,丰子恺漫画多采用诗文书画三位一伴的形式,完全打通了文学和绘画之间的联系。他非常注重画题的作用,常用画上落款的形式,增强漫画的表现力。他的画题,或一句古文或诗句,或是一首诗,或两三个字。形式巧妙,意味深长。形式巧妙,不单指画题本身优美的书法与画面的和谐统一,还指其在画面中所占的位置恰到好处,相得益彰,妙笔生辉。意味深长,即画题内容具备画龙点睛功用,与画面烘托映衬,相映成趣,言简意深。如漫画《某父子》《锣鼓响》《三杯不论主人谁》等,都因画题巧妙而诗意毕现。他说:“画题用的巧妙,看了也胜如读一篇小品文” 。将“画题”看作“小品文”,充分反映了丰子惜艺术思维和艺术实践的突出特点。

  

  在构图或谋篇布局上,丰子恺追求简约、含蓄、意到笔不到的韵味。画面背景多为空白,以突出虚实相生、无中生有、空灵渺远的意境。所画人物,以极省俭的笔墨画出对象的大致轮廓,不画眼睛,甚至连耳朵鼻子也不画,却传达出对象的主要情态和内在精神,使读者超越线条的规定性而能发挥最大的主观想象余地。这种艺术表现上的“用略笔,重意义”;以有限,写永恒;删繁就简,领异标新,一如其散文的以简写繁、言简意赅和意在言外,具有浓郁的中国传统艺术的含蓄韵致和情趣。这样,他的漫画或随笔,构图(布局)随意而构思精巧,笔墨(语言)自由而超妙入神,追求漫不经心的“经心”,随心所欲的“所欲”,也就是不重文体形式与谋篇布局的“形似”,而求传情达意、惟妙惟肖的“神采”,立意、布局全有一个聚焦点,这是丰子恺漫画或散文创作耐咀嚼,经回味,不枯燥,给人以启悟和感染的重要原因。


     姬学友(安阳师范学院中文系,河南安阳455000)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wenxuelunwen/yishulilun/19160.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