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12-01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艺术理论
艺术理论的内容包括艺术基本现象与规律、艺术史和艺术批评。高校艺术理论课程是师生学习、研究艺术基本现象与规律、艺术史和艺术批评的课程,是现阶段所有本科艺术院系和艺术类研究生入学考试的专业基础科目。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艺术理论课程却屡遭挫折与打击——不但被严重边缘化,而且教学效果不佳。课程按照教学大纲进行完了,学生的平时作业和考试成绩也都不错,可一旦到了撰写毕业论文、进行毕业设计等需要全面体现理论素质的时候,大部分学生仍严重缺乏基本理论概念和常识以及理论思辨和文字组织能力。究其原因,一是学生未能真正理解并消化艺术基本原理;二是学生没有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能力并外显为素质;三是艺术理论课程的教学过程与效率颇值得质疑。因此艺术理论课程教学与当下教育教学的趋势——培养KAQ型艺术人才的艺术教育理想相去甚远。艺术理论课程教学陷入构建KAQ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困境,不能有效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和作用。
KAQ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为解决“专才教育”无法走出社会对人才需求转型的困境问题而展开的注重以培养知识、能力、素质三者协调发展,专博结合,力求优化吸纳世界各国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培养模式。目前,艺术专业学生的技法课与其他课程设置比例大致是13:1。技法训练是技能技巧训练,也是能力的训练。我们用90%的时间完成了教育教学三分之一强的教育目标,之所以说三分之一强,是因为专业技能课程也包含与技能相关的知识。那么其他知识与素质的形成依赖于什么?更确切地说,KAQ型艺术人才产出的健全的教育环境究竟在哪?
美国教育家贝斯特认为:“严格的智慧训练,有賴于优良的教学。”由此我们不难想到:学生智慧的形成与严格的训练有关;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形成与优良的教学分不开;优良的教学与严格的训练之间存在辩证关系;智慧与知识之间存在差别;优良的教学需要优良的师资和生源;合理的课程结构是优良教学的前提;不断优化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过程是优良教育的必要构成;培养学生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其智慧。显然,知识和能力是“智”的构成因素,素质是“慧”的近义词。这与KAQ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要义在某种程度上不谋而合。KAQ型模式为社会培养当下急需的应用型人才,其培养重点为在知识与能力基础上的综合素质的形成。素质是以一个人的思想、理想、道德、情操为基本框架的职业素质、人文素质、身心素质等非智力因素。KAQ型人才是德才兼备,会做事、会做人、有学问的人才,与传统意义上的专才教育以及由自由教育演变而来的通才教育所培养的人才均存在思想、人文情怀、心理和生理上的极大不同,也与智慧型人才存在生理和心理健康方面的差异。艺术院校的培养重点围绕艺术技能的严格训练展开,艺术理论课程往往从师和生两个角度被严重边缘化。然而,艺术理论不仅是学生习得专业基础知识、能力的途径,更重要的是,它也是培养艺术院校师生素质的手段。我们的困境在于,师生技法能力的提高和艺术理论素养培养之间不能建立必然的生成关系。
一些艺术院系师生把理论课程定位为在课堂上进行传授知识的形而上的、空洞的、乏味的、抽象的、难以理解和消化的、几乎无用的课业。由于这种消极的定位,艺术院系的师生难以实现产学研结合,难以实现合理的课程建设,难以实现必要的规范化管理,难以进行科研认定,也难以在艺术院系形成健康的培养KAQ型人才的教育环境。正是这种潜在的心理定势在作祟,艺术理论课程被封闭于狭小的课堂空间,艺术理论在培养KAQ型人才方面应有的绩效也被抹杀了。我们的困境是:如何让理论课程从课堂讲授教学的误区中走出来。
有研究者认为,要想让学习者习得理论知识,并且乐于习得,通过理论教学紧密联系技能训练是对空洞的理论课程进行教学改革的方法之一。事实上,艺术理论自产生之日起,就始终来源于技能实践,同时,艺术理论对技能的形成和实践具有指导作用。而所有的艺术理论论著也均以丰富的艺术实践过程和成果作为理论来源的依据与例证。但仅仅将理论课与技能课相联系的做法,无非是还原理论教学过程中教师基本功,并不能改变教学培养方向,也不能建立起有效的理论与智慧、理论与素质的转化关系,而我们要解决的是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作为一名艺术专业的学习者或从业者,其对技能和理论保持必要的兴趣是教学和学习的根本责任所在,失去了基本责任,还从事什么艺术活动?拒绝或回避理论习得等于截断了获取智慧的途径之一,等于用一条腿走路,用一只眼睛观察世界,这样便失去了自我建构完善人格的理论指导和机会,或许会陷入终身的自我完善困境。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的困境是:对学习理论不感兴趣的学习者、即便把理论教学和技能联系起来也依然回避理论的学习者,他们需要和那些主动学习理论的学习者一起,形成KAQ型应用人才必要的理论素养。
针对艺术理论课程在构建KAQ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中所面临的以上困境,笔者拟提出以下对策:
我们从贝斯特的观点中得出优良艺术教育的首要条件是优秀的教师实施优良的、严格的训练。优秀的艺术教师首要解决的是教育理念的问题。一个人若没有思想便形同行尸走肉,而一名教师若没有思想,便会想到哪教到哪。“对学科本体的无知,对审美与视觉经验的缺失,必然会使未来的教师流于平庸与浅薄。而对教育科学诸如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等知识领域的欠缺必将使教学丧失应有的深度与广度。”®专业知识素养(理论、技能)、人文素养和相关知识素养是一名KAQ型教师的必备素养。艺术专业的教师首先要树立KAQ型教师的自我建构意识;其次,要下定转变以教师教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决心。否则,无论多么完善的艺术理论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材和教育理想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KAQ型艺术人才培养产生的教育环境问题。
由此,KAQ型艺术人才的培养思路,就被定格在教学过程改革与教师角色转变两个方面:阅读、做笔记、讨论、辩论、释疑、写小论文、答辩、互评与点评。把艺术理论课程中教师讲、学生听讲转变为课前自学并做读书笔记(存疑、提出问题并解答)、进行质疑(同中求异、异中求同)、辩论,课堂消化难点、理解疑点与提升认知(释疑),撰写论文(能力检测与能力形成)、答辩(外化为素质)、评价等一系列学生自主学习和提高学习能力的过程。美国学者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郭沫若说:“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教师要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性还给学生,把学习兴趣还给学生,把探究与创新的乐趣还给学生;教师则转变为学生学习知识、形成能力、涵养素质的引导者、答疑者、协助者和指引方向的朋友。教师要转变为激发学生展示自我能力和形成素质的机遇创造者,而不是发挥教师自我能力压制学生表现机会的演讲者和表演者。课程体系和教材更多影响的是教师的教学方法与学生的知识结构、认知的速度,却难以和形成应用型能力与素质相互关联。因为传统教学方法更关注教师如何教,而不关注学生如何学,不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创新精神。在新的教学过程中,课堂由学生主宰,教师是课堂的守护者和组织者。学生在课堂上阅读、讨论、辩论,在课下完成小论文,再通过课堂答辩与互评,感受知识的内在联系,这不但能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而且会激发师生产生进一步拓展与专业相关知识的欲望,比如自主发掘地方性美术资源、探究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以及积极参与参观、外出考察等。这最终会达到叶圣陶先生提出的“凡为教,目的在于达到不需要教”的目的。
进入高等学府的学子巳经基本具有了阅读、做笔记、讨论、辩论的知识、能力和素养,他们进入高等学府的目的是获求更多的知识、形成更高的能力和更全面的素养,在于进一步完善作为完人所必备的各项素质。大学四年后,如果我们蓦然发现,学生的素质居然停留在中小学阶段,这是生源的问题吗?显然不完全是。早在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就指责当时流行的“注入式教学”是迫使学生“用别人的眼睛去看,用别人的脑筋去使自己变聪明”的做法,其“结果是大多数人都没有知识”。在今天看来,如果继续用注入式教学思路统领我们的课堂,那不仅使学生没有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能力匮乏、素质欠缺,最终会变成“满载书籍的傻子”、技法娴熟的瘸子,无法适应快速变革发展的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孟子曰:“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如果重温约翰•伊顿“师生关系中最宝贵的时刻,即当教师成功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迸发出他们自身的灵感之时”的感悟,也许,我们的视野会更加开阔。
王晓玲 王小冬 (作者单位:昌吉学院)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wenxuelunwen/yishulilun/191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