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12-01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艺术理论
[摘要]弗吉尼亚.伍尔夫(1882-1941)是20世纪英国最杰出的女作家之一、意识流小说的主要代表及西方女性主义的先驱者。其意识流名著《到灯塔去》写于1927年,是其创作风格、技巧及理论成熟的代表作。本文主要分析了该小说中标题、灯塔和树三个方面的象征意义。不掌握这些象征的含义,就很难掌握这部小说的主旨。
论文关键词:《到灯塔去》,象征,标题,灯塔,树
作为一种文学技巧,象征有着悠久的历史。从词源上追溯,象征一词来自古希腊动词symballein,指“把某些事物放在一起而制成某物”。象征由两部分组成,即象征物和被象征物,或形式和观念。其内容为一虚一实,观念虚,形式实。象征通过象征符号,借助一定的手段,通过反馈再现手法在读者的内心暗示某些情感与思想。象征手法描述代表他物的客体,并赋予这些客体一定内涵。如狮子表示力量和勇气,玫瑰表示爱情。
《到灯塔去》是一部具有浓郁象征主义风格的作品,书中象征意象丰富而形式多样,巧妙地展现了人物的心理和性格,深刻揭示了生活的含义。
例如小说中几次通过“贫瘠、光秃⋯‘黄铜的鸟嘴⋯ 渴血的弯刀”等意象来揭示拉姆奇先生强烈的自我意识及自私的个性。而拉姆齐夫人就像“吸饱了人类各种感情的海绵”, 滋润万物的雨露、甘霖;枝叶繁茂、硕果累累的大树;花园中的篱笆代表着拉姆奇夫妇之间的分歧;丰盛的晚宴象征着人类的和谐相处;希布里特岛象征人类文明,神秘莫测的大海,则象征整个大自然,似乎是大海上随风漂摇的孤岛;漫漫长夜则象征着战争带来的破坏和黑暗,
一、 标题的象征意义
首先,小说的题目《到灯塔去》象征人们战胜时间和死亡,去获得人生的成功和精神的光芒,即爱战胜了死,人类的奋斗战胜了岁月的流逝。
其次,书中的三个副标题“窗”、“岁月流逝”、“灯塔”设计巧妙,前后呼应,各具不同的象征,从而使本书在结构及意义上形成一个紧密的整体。
第一部分标题《窗口》,象征着一面反映客观现实的镜子,是拉姆齐夫人观察生活、认识世界的心灵之窗。',借助这个窗口,她由内向外地观察人们的言行。而各种人物和物象,又通过这个窗口投射到她的心灵屏幕上。第二部分标题为《岁月流逝》,象征时间和死亡暂时取得了统治地位,拉姆齐夫人的全部努力都徒劳无功、付诸东流。第三部的标题《灯塔》,代表拉姆齐夫人的精神光芒。拉姆齐先生去灯塔;詹姆斯在到达灯塔过程中与父亲言归于好;莉莉完成她的油画,都反映了拉姆齐夫人的人格魅力。
二、灯塔的象征意义
书中的核心意象是灯塔。就像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人对灯塔的理解也见仁见智,于是灯塔成了一个多元的象征。灯塔的意义随着观望者及他们的情绪变化着。
首先,国外一些学者有自己特定的解释。例如,赛库认为,伍尔夫相信在变化莫测的万事万物后面存在着某种亘古不变的东西,她用灯塔暗示宇宙中动与静、死亡与永生之间的辩证关系。而在戴维·戴奇斯看来,耸立于大海之中的灯塔是人类一个个个体的象征。每个人既是一个独特的个体,又是历史长河中的一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去灯塔就是去寻找自我以外的真理,通过放弃自我的特性来达到与客观现实的统一,因而戴维认为灯塔象征着主、客观世界的统一。鲁思·坦普尔则认为,在海浪冲击下岿然不动的灯塔是事物永恒与稳定的代表。威廉姆·廷德尔则指出它象征上帝、死亡、永恒、努力奋斗以期达到的目标。考克斯认为灯塔象征着个人的独立和与外界适当隔离的必要性。杰克·斯图尔德认为灯塔的意义在于它的光芒。而琼·贝内特觉得塔光与其阴影的交替是人类愉悦和悲伤两种情绪的有节奏的反复。[3]
其次,国内也有不少人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在潘秋子看来,灯塔象征着一种理性精神。[6]杜娟认为“灯塔是拉姆齐夫妇的整体代表”,即“理智与情感,现实与理想的统一” [7]容新芳,张士民指出“灯塔是拉姆齐夫人的美德精神的象征。[2]而张楠楠则认为“灯塔”象征“明暗交替”的生活和人物的性格。它不仅是拉姆齐夫人的内在精神,更是人类共同向往的精神之光。它是人们的精神动力,同时又是混乱的、支离破碎的生活经验与人们所追求的理想中的真理和美之间的对比。而拉姆齐一家到灯塔去,正是体现了人类追求这样一种精神光芒的过程。[4]另外,戴新黎觉得“灯塔”象征光明、真理、目标和追求,也象征孤独和博爱。而对于书中不同的人物形象,灯塔的象征意义也各不相同。对于女主人公拉姆齐夫人来说,灯塔象征孤独和博爱。灯塔永远是孤独无依地耸立在茫茫无垠的大海之中,而拉姆齐夫人也永远是孤独地生活在人群之中。她本身就是一座孤独的灯塔。同时,灯塔也是博爱的,它无私地照亮每一个地方,给航海者带来光明和希望。很显然,拉姆齐夫人本身就像一座灯塔,把温暖和关爱之光普照在每一个人的身上。对于拉姆齐先生来说,灯塔就象征着人生的目标、追求和艰辛。他经常把自己想象成Scott作品中的英雄人物,借灯塔之行,教育孩子应该树立远大的目标,努力奋斗进取,力争上游,不应碌碌无为;应该勇敢和坚强,敢于面对人生中的种种艰辛和苦难,而不应该畏惧和退缩。灯塔成了他与家人共同追求的目标,成了他的精神象征。对于拉姆齐夫妇的儿子詹姆斯来说,灯塔象征着向往和成熟。[8]再者,粱超认为“灯塔”既代表拉姆齐夫人的精神之光,而其明暗交替又象征着人生的悲欢离合,黑暗和光明的交替;拉姆齐一家战后向灯塔进军既象征着经过人生的艰苦跋涉后迎来新的生活.又象征着拉姆齐夫妇精神的融合。[5]
三、“树”的象征意义
在画画时,莉莉试图表现拉姆齐夫人作为母亲和妻子的本质,但有个问题始终困扰着她,即如何将明、暗两部分连接起来,换句话说,如何将两性关系协调起来。在晚宴上她突然冒出一个好主意,““她的眼前闪过她的绘画作品,心想,对了,我要把那棵树再往中间挪一挪;那样就可以避免那块不自然的空白”
我们不禁要问,“树”在本书中究竟代表什么呢? 下面是“树”这个意象在文章中的几次露面。
看到明塔一个劲地讨好拉姆齐先生,莉莉再次想起了她的油画:“莉莉看到,餐桌另一端的明塔正千娇百媚的和拉姆齐先生说笑,不由为明塔必须面对这些异性的毒牙而害怕,与此同时又为自己感到庆幸。她看着桌布图案上的盐瓶对自己说,不管怎样,她不需要结婚,谢天谢地,她不需要经历那种堕落。她的意志可以免遭那种削弱。她要把树再往中间挪一点。”
当思考两性之间的关系时,她再次想到了那棵树:“人与人的关系都是如此,她想,男人与女人之间的关系最为糟糕。这些关系必然极其虚伪,她想。这时,她的目光落在盐瓶上,是她把它放在那里为了提醒自己的,于是她想起第二天早晨要把树再朝中间挪一挪⋯⋯”
树象征着活力、茂盛、繁衍,树还能够遮风避雨,就像女人,拥有繁衍人类的能力,同时也为丈夫和孩子撑起一片安宁的天空,让生活稳定而充满活力。既然“树”象征着女人,那么将树移到画布的中间也就暗示着将女人置于生活的中心。但这里的女人不是拉姆齐夫人所代表的“天使”,如果说结婚生子的女人是硕果累累的果树,那么独立的女性就是不开花的树。在晚宴上,拉姆齐夫人竭尽全力招呼每一位客人,试图把他们带进一个和谐的氛围,面对这样一个光彩照人的“天使”,莉莉只有不停地用那棵树来提醒自己保持独立,不坠入婚姻的陷阱。莉莉不断提醒自己将“树”放在画布中央,
也即提醒自己保持独立,做生活的主人,做自己的主人。
总结
在《到灯塔去》中,伍尔夫采用大量的象征意象,通过描写外部事物来展现人的内心世界,表达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可以这么说,不掌握这些象征的含义,就很难掌握这部小说的主旨。正如瞿世镜指出的:“如果读者不去细心体味各种象征所蕴蓄的内涵,就无从把握人物的性格和小说的主题。”(瞿世镜,1988)
[参考文献]
[ 1 ] 容新芳 张士民, 人与物的相映与生辉—论《到灯塔去》中拉姆齐夫人与灯塔的象征意义 [J], 外语教学, 第25卷第6期,2004.
[ 2 ]李嵩岳, 窗与两性的灯塔 —《到灯塔去》中象征主义解读[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第24卷第2期
[ 3 ] 张楠楠,论《到灯塔去》的美学特征,【文艺评论】理论界[J],2006年
[ 4 ] 粱超,论《到灯塔去》的艺术形式[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第28卷第l期,2006年
[ 5 ] 潘秋子,《到灯塔去》与《守望灯塔》中的意象比较[J],文学教育,2008年
[ 6 ]杜娟,塔与灯的真实-论《到灯塔去》中灯塔的象征意义[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第23卷第2期,2003年
[ 7 ]戴新黎,论《到灯塔去》的艺术创新[J],学术交流,第185期,2009年
[ 8 ]翟世镜,伍尔夫研究[M],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
上一篇:论先锋文学对形式主义的接受
下一篇:“飘”在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