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文学论文 > 艺术理论 > 布里吉特·施维格和艾丽斯·沃克的妇女主义文学

布里吉特·施维格和艾丽斯·沃克的妇女主义文学

日期:2022-12-01 阅读量:0 所属栏目:艺术理论


摘要:伴随着20世纪60年代的妇女解放运动的蓬勃兴起,妇女主义文学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布里吉特·施维格和艾丽斯·沃克分别是德语和英语著名的女性小说家,同时也是妇女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她们的作品都体现出主人公由默默忍受到奋起反抗,由自我否定到自我肯定的心路历程。本文分别以她们的著作《盐是怎样到大海里去的》和《紫色》为例,探讨这两部小说的相似的主题以及艺术特色,从而发掘两位女作家的妇女主义思想。
论文关键词:妇女主义文学,布里吉特·施维格,艾丽斯·沃克,《盐是怎样到大海里去的》,《紫色》
  妇女主义文学,是指女作家以妇女为主体,以妇女生活为题材,以切身的体验真实描绘妇女生活和感受的作品,同时作品中的女主人公们最终冲破男权社会的阻碍与枷锁,重新认识自我,实现自我价值。布里吉特·施维格和艾丽斯·沃克分别是德语和英语著名的女性小说家,同时也是妇女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
  1 作家简介
  布里吉特·施维格是一名奥地利青年女作家,她出身于奥地利林茨城一位医生家庭。《盐是怎样到大海里去的》这部小说就是直接取材于她的切身经历,是她对人生和社会看法的总结以及对自己的过去进行的一次认真的剖析。之前,施维格一直默默无闻,不受关注,直到《盐是怎样到大海里去的》这部小说问世,她才一跃成为德语文坛上一颗崭露头角,受人瞩目的新星。
  艾丽斯·沃克(Alice Walker),20世纪美国黑人女权主义者,黑人女作家,更是一位近年来在美国文坛颇有影响的黑人女作家。她出生于南方佐治亚州的一个佃农家庭,成长于1960年代美国黑人争取种族平等的民权运动高涨时期。她把争取种族平等和妇女解放作为终身事业。她的作品内容主要反映黑人,尤其是深受社会和黑人男性双重压迫的黑人妇女的爱与恨,表现她们追求自我解放和个性完整的斗争。沃克的作品曾多次获奖,1982年出版的《紫色》(The Color Purple)更是受到读者和评论家的一致好评,成为畅销的小说并被改编成电影。
  这两位世界文坛女杰尽管相距甚远,但她们相似的思想、创作主题、艺术风格,令我们称奇,她们真挚美丽的情感、清新优美的语言,又令我们称赞。
  2 20世纪60年代妇女解放运动与布里吉特·施维格、艾丽斯·沃克
  20世纪60年代的妇女解放运动最早起源于美国并一直持续到80年代,其基调是要强调两性间分工的自然性并消除男女等工不同酬谢,女性附属于男性的基础的观点。该运动带来的另外一个结果,就是对于性别研究,女性主义的学术研究兴起。因此,也出现了形形色色的女性主义流派。艾丽斯·沃克深受该运动的内容“批判父权制,呼吁妇女树立新的形象”的影响,因此她成为这场运动中一名杰出的左翼女权主义者。她指出,美国社会中白人的价值观和理想对黑人男性产生了消极的影响。他们把失望和愤怒转化为对自己妻子的暴力,企图以这样的伤害黑人女性的发泄方式来找回他们在白人面前失去的男性自尊。因此,可怜的黑人女性便承受着沉重的“双重压迫”,即社会上的种族歧视和家庭中的夫权专制(性别歧视)。作为一名女权主义者,沃克在为黑人女同胞抱不平的同时,试图找到一条帮助妇女姐妹们摆脱压迫挣脱束缚的道路。她在1983年提出“妇女主义”(womanism),为苦难的黑人妇女提出了一条奋斗自强的道路,小说《紫色》就是她妇女主义思想的具体体现。
  而在联邦德国,60年代末风起云涌的大学生运动,把妇女运动推向了高潮。随着新妇女运动的掀起,1976年联邦宪法宣布废除了关于“妇女负责家务”和“妇女只有在与婚姻和家庭义务不发生矛盾的条件下才能参加工作”的规定,从法律上保证了男女平等的实现。可是,现实生活中的妇女并没有彻底改变她的处境,真正享受到完全公正的待遇。不少妇女一旦结婚,便放弃了原有的工作,成为地地道道的家庭妇女。由于失去了独立的经济来源,她们逐渐成了依赖于丈夫的附属品,终日忙禄在家务琐事上。布里吉特·施维格自己也经历了不幸的婚姻,她目睹了那时的德国妇女的不公平的待遇,决定把手中的笔化为利剑,书写出广大妇女的不幸遭遇,因此,她的小说中的女主人公的经历,也是当时德语国家妇女生活的真实写照。
  3 《盐是怎样到大海里去的》和《紫色》的对比
  布里吉特·施维格的《盐是怎样到大海里去的》在70年代的德语文学之海上掀起了震人心弦的波澜。该书1977年在奥地利问世后,在读者尤其是女性读者中激起了异乎寻常的反响,引起了德语国家文学评论界和报刊杂志的极大关注,创下了一年内连续再版15次的纪录,一跃跻身当年奥地利德语十大畅销书之列,并被列为70年代德语文学代表作。在《盐是怎样到大海里去的》这部作品中,施维格以第一人称的手法,描述了奥地利林茨城一位名医的女儿的婚姻遭遇。在奥地利一个名叫林茨的中等城市里,小说的女主人公“我”一一一位大家闺秀按照父母的意愿,顺从于父母的世俗价值取向嫁给了一个大公司的高级职员—罗尔夫博士,尽管,“我”心中深爱着小学教师卡尔。婚后,两人同床异梦,毫无爱情可言,开始了一种难以名状的痛苦生活。为了寻求解脱,“我”投入了另一个男人的怀抱,然而后果却适得其反,陷入了更深的精神痛苦深渊中,忍受着心灵与肉体的双重折磨。“我”曾去过精神病医院求医,也不凑效,甚至产生过轻生的念头,想以死了却人生,可又下不了决心。在徘徊仿徨中,在反复的内省冥想之后,“我”终于战胜了自我,冲破了世俗婚姻观念的束缚,和丈夫分道扬镳开始了新的生活。人格价值的失落使“我”一错再错,可最终“我”找回了失落的“我”,从自我否定走向了自我肯定。
  同样,艾丽斯·沃克的小说《紫色》(The Color Purple)在1983年一举拿下代表美国文学最高荣誉的三大奖:普利策奖、美国国家图书奖、全国书评家协会奖。1985年著名导演斯皮尔伯格将其拍成电影,更使它飞跃国界,传遍全球,成为美国大学中黑人文学与妇女文学的必读作品。《紫色》根植于美国黑人区生活,全书由94封书信构成。主人公西丽写给上帝的信、西丽写给她妹妹耐蒂的信(被退回)、耐蒂写给西丽的信、西丽亚所爱的女人莎格给西丽的信。故事的背景是艾丽斯·沃克所熟悉的美国南方佐治亚乡村,故事大约发生在二十世纪初。14岁的黑女孩西丽被继父强奸,生下的两个孩子也被继父送走,后来西丽的妈妈死了,继父再婚。西丽亚被迫嫁给一个已有四个孩子的X先生,妹妹内蒂被迫逃走,辗转到非洲。西丽亚受到X先生的百般虐待,但后来在X先生的情人莎格的爱与帮助,在索菲亚的影响下,逐渐转变为一个有独立个性的人,由自我否定转向了自我肯定。
  3.1 思想内涵的对比
  《盐是怎样到大海里去的》和《紫色》的主人公“我”和西丽都是一开始甘心被压迫,被束缚,对父母或对丈夫言听计从,不敢反抗。她们一直处于逆来顺受、无助的迷茫状态,正验证了女性主义思想泰斗法国著名存在主义作家、女权运动的创始人之一西蒙·德·波伏娃在其著作《第二性》中的那句脍炙人口的名言,“女子不是天生的,而是生成的。”这是她们否定女性自我的一种体现,然而,最后她们冲破压迫并与之斗争,大声说出自己的想法,逐渐从麻木走向觉醒,开始寻找人格的独立、自己的幸福和自我的价值。这则是她们自我否定走向新生,走向自我肯定的一种体现。
  然而,她们之间也存在着一些不同。首先,阶级地位不同。

“我”是一个大家闺秀,父亲是一位知名的医生。在此可看出“我”生活在德国社会的上层,过着上流的生活。而西丽是一个生活在美国南部的黑人女孩,因为是“黑人”,所以地位不如白人,又因为是“女性”,所以地位不如男性。由此可见,西丽生活在美国社会的最底层。但不论是上流社会的“我”,还是最底层的西丽,都是受束缚,受压迫的对象。
  其次,反抗对象不同。“我”要反抗的是对世俗婚姻的妥协意识,反抗传统的婚姻模式,反抗那种传统的女性形象,即终身扮演“贤妻良母”的角色。而西丽反抗的是白人社会中的种族歧视,男权社会中的性别歧视。
  最后,反抗过程不同。“我”为了寻求解脱,而投入了另一个男人的怀抱,在冷落丈夫的同时,一次次地与医生阿尔伯特幽会,试图从阿尔伯特那里寻求慰藉与保护。“我”的这种反叛,虽然是幼稚的,但却是对传统门户婚姻关系的嘲弄。“我”在看清了阿尔伯特的利己主义面目后,开始反省自己。而西丽不是孤军奋战,她有很多的好姐妹,在亲妹妹耐蒂的启发下,在丈夫的情人莎格的爱与帮助下,在索菲亚和阿格纽斯的影响下,一天天的,她懂得了反抗。
  综上,不论阶级地位如何不同,反抗对象和反抗过程如何不同,两部小说的主人公“我”和西丽所取得的结果是一样的,最后都解除枷锁,摆脱束缚,自由的生活,走向新生。这就体现了布里吉特·施维格和艾丽斯·沃克的妇女主义思想,两部小说都为妇女主义文学,即倡导女性走出生活之误区,摆脱压迫,重新认识自我价值,体现妇女主体意识的觉醒的文学作品。
  3.2 艺术表现的对比
  这两部作品相似之处不仅表现在思想内涵上,而且还体现在艺术特色上。女作家特有的敏感和细腻决定了她们笔下的主人公具有丰富的内心世界,每一细微的情绪都包含了对人生的细微体察,每一细小的改变都体现了她们思想的成熟与变迁。施维格的《盐是怎样到大海里去的》是以回忆和内省交织成篇,把“我”的丰富而充满矛盾的内心世界呈现在读者面前,使你感到女主人公自身不幸的悲哀。小说是以“我”的情绪作为全篇情节的内在线索。同样,虽然,沃克的《紫色》是以书信体的叙事手法展开,但她以细腻的笔触深入到西丽的内心深处,她的忍受、她的无奈、她的痛苦、她的快乐都一一展现在读者面前。
  此外,象征也是女作家们喜爱的艺术表现手法。这一特色在这两部作品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或许,不熟悉这部小说的人并不明白题目《盐是怎样到大海里去的》的含义,也许以为是是一个出自儿童之口的问题。的确,女主人公年幼时曾问父亲:“盐是怎样到大海里去的?”父亲回答说:“是鱼儿把盐撒进了大海。”这本来是成年人哄逗儿童的戏言,可它竟成为女主人公铭心刻骨的记忆,在小说里它被隐喻为主人公从小所接受的那种虚假的家教。每当主人公回忆起童年与父亲的这段对话,就有一种受骗上当之感。因为正是这种充满了形形色色谎言的环境熏陶和父辈们的严格管教,才铸成了主人公唯命是从的性格,禁锢了她实现自我的思想,使她陷入不幸婚姻而难于自拔。由此可见,小说名这短短的几个字,饱含了作者对资产阶级虚伪道德的辛辣地讽刺和深刻地批判,十分涵蓄地暗示了作品的主题,起到了发人深省的作用。如果说说施维格赋予她的作品的是一种对丑的批露,那么沃克赋予她的作品的则是一种对于美的追求。小说的标题《紫色》很有深意,它象征着美好的生活和对生活的追求,在传统文学中,紫色总是用来描写男性所用的物品,它象征着王权、神秘、高贵、财富。而小说中,主人公西丽从一开始不敢穿紫色的衣服,到敢于穿紫色的衣服,拥有紫色的房子,得到X先生送的紫色青蛙,这就表明了西丽由否定自我走向了对自我的肯定。“紫色”号召广大受压迫的黑人女性站起来,为自己的权利而战,“紫色”把妇女提升到了王者的地位。《紫色》体现了沃克的妇女主义思想。
  4 结 论
  综上所述,《盐是怎样到大海里去的》和《紫色》这两部小说都体现了妇女主义的内涵,表现出两位文坛女杰布里吉特·施维格和艾丽斯·沃克的妇女主义思想,在这个新世纪,对这两部作品的研究无疑会对我们认识和了解东西方七、八十年代末妇女思想与生活状况有所启迪的,并对当今研究妇女主义思想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 [美]艾丽斯·沃克著. 陶洁译. 紫颜色[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
[2] 黄克琴. 寻求自我价值的女性—试析《盐是怎样到大海里去的》思想意义[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1990.
[3] 李昌珂. 70年代联邦德国女性文学管窥[J]. 国外文学,2005.
[4] 刘军艳, 张颖. 艾丽斯·沃克笔下茜莉的成长历程[J]. 电影文学,2010.
[5] 孟雅丽. 从法国大革命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德国市民阶层女性的生活[D]. 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
[6] 徐怀静.抒情与现实的颜色[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9.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wenxuelunwen/yishulilun/19814.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