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12-01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艺术理论
摘 要:翻译仅有信是不够的,文学翻译是一种再创造。译者的主体性贯穿整个翻译活动,翻译不能脱离译者的主观性而存在。没有译者这一主体,任何翻译活动都不能完成。译者经历了从隐身到彰显,从奴仆到拥有主体性地位的变迁。
关键词:译者;主体性;创造性
一、引言
求学时读了不少译成中文的世界名著,那时并没有翻译这一概念,只是觉得外国作品和
本国作品不一样。除了难记的人名地名外,涉及异国文化、历史及思想的部分都不太容易理
解。因此,读外国作品总觉得有些费劲。后来逐渐接触到翻译,才深感译者的不易,不禁从
心里佩服他们的才智和勇气。回想自己偶尔翻译一些段落,都需苦思冥想许久方能下笔,更
何况翻译几百页的著作?《余光中谈翻译》中的一段话,令我感慨颇深:译者未必有学者的
权威,或是作家的声誉,但其影响未必较小,甚或更大。译者日与伟大的心灵为伍,见贤思
齐,当其意会笔到,每能超凡入圣,成为神之巫师,天才之代言人。此乃寂寞之译者独享之
特权。中国历史上的三次大规模翻译活动"汉唐时期的佛经翻译、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和近
现代的西学翻译"都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在翻译过程中译者经历了从
隐身到彰显,从奴仆到拥有主体性地位的变迁。
二、译者的忠实性和创造性
译者具有中介的性质,他将一种语言文化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对原文他必须理解透
彻,对原作者、原文产生的时代都应该有所了解,否则他的译文不可能真正传达原文的思想
和韵味。王佐良提出翻译家必须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人。翻译所面对的是语言问题,但
是如果一个译者不了解语言中的社会文化,那么他也无法真正掌握语言。译者处理的是个别
的词,但面对的却是两大片文化。茅盾认为要翻译一部作品,先须明了作者的思想,更须领
会到原作艺术上的美妙,自己走入原作中,和书中人物一同哭,一同笑。译者翻译时应力图
忠实于原文,也就是说要"信"。
可是仅有"信"是不够的。虽说译者要忠实于原文,但翻译不是逐字逐句的对应。从某
种意义上说,翻译,尤其是文学翻译,是一种再创造。文学翻译是用另一种语言,把原作的
艺术意境传达出来,使读者在读译文的时候能够像读原作时一样得到启发、感动和美感。语
言之所以能产生艺术所要求的形象性、生动性,是与语言本身的历史文化积淀、与该语言环
境内语言使用者本人的生活经验有着密切的关系。要让译文产生与原作同样的艺术效果,译
者应在译语环境中找到能调动和激发译文读者产生相同或相似联想的语言手段。文学翻译已
不再是简单的语言文字的转换,而是一种创造性的工作。
译者需要考虑如何让作品形象生动,使人物个性化,体现出原作的风格等等,这些已不
再仅局限于语言的框架。如果说作家的创作直接来源于生活,那译者的创作则来源于原作。
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表明了译者以自己的艺术创造才能去接近和再现原作的一种主观努力。
(谢天振,1999:137)译者要充分融入到原文中,去体会原文的思想、情感、风格、神韵。
而译者下笔翻译时,则应考虑译文的读者。译文是否通顺,是否达意,是否符合译入语的行
文规范,都是译者要解决的问题。
三、译者的主体性
传统的翻译观忽略了译者的主体性,译者只是充当"隐形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主
观能动参与作用被忽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西方形成了面向译入语文化的文化学派翻译理
论,开始进行翻译主体研究,而译者的文化身份和主体性成为其中的重要课题。主体性是主
体在对象性活动中本质力量的外化,能动地改造客体、影响客体、控制客体、使客体为主体
服务的特性,包括目的性、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等。能动性是主体性最突出的特征;但
它的发挥受到客观环境和条件的制约。译者的主体性是指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为
实现翻译目的而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的主观能动性,其基本特征是翻译主体自觉的文化意
识、人文品格和文化、审美创造性。
译者的主体性贯穿整个翻译活动,翻译不能脱离译者的主观性而存在。如果没有译者这
一主体,任何翻译活动都不能完成。语言本身就是一个充满重叠意义和模糊边界的开放体系,
语言的这些不确定性也赋予译者再创造的权利。(徐岚,2005:57)译者主体地位的确立并不
以排斥作者为前提,也不以否认读者的作用为目的;译者的主体作用不是孤立的,而是与作
者和读者的作用紧密相连,翻译活动不再被看做是一种孤立的语言转换活动, 而是一种主体
间的对话。(许均,2003:35)译者主体性研究应该以承认翻译的主体间性为前提,并在主
体间性哲学的观照下进行。对于翻译主体的研究不应该只以译者为中心而无视其他主体,应
该把作者与读者的主体性包括在内,从主体间性的角度进行研究,解决作者、译者和读者的
主体间性关系及各自的主体性表现,从而给译者的主体性研究带来新的空间。(季宇、王宏:
2010:127)
四、结语
传统译论大多遵循"忠实性"原则,译者主要扮演"隐形人"的角色,没有被赋予主体
地位,忽视了译者的能动性、创造性和自主性。近年翻译界肯定了译者自身情感因素在翻译
过程中的介入,认为翻译和创作同等重要,译者不仅仅充当中介的作用,而应具有自主性和
创造性。随着翻译界对翻译主体和译者主体的研究越来越深入,许多研究者认为文学翻译家
首先是阐释者,同时是接受者,更是创造者。译者是翻译的中心,是唯一的主体性因素,一
部译本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译者的主体意识。
参考文献:
季宇、王宏论.译者主体性-从译者身份的变迁谈起.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1).
谢天振.译介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徐岚.论译者的主体地位.中国科技翻译,2005(8).
许钧.翻译的主体性与视野融合.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4).
余光中.余光中谈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2002.
上一篇:《聊斋》:失意文人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