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文学论文 > 艺术理论 > 地震题材文学创作研究--以汶川地震文学为例

地震题材文学创作研究--以汶川地震文学为例

日期:2022-12-01 阅读量:0 所属栏目:艺术理论


摘 要:\"汶川地震文学\"主要包括诗歌创作与报告文学、笔记、散文等。其中诗歌创作占了相当大的部分,因此本研究将以诗歌创作为主,其他类别的文学创作为辅,对于作品的分析更关注时间,生命等关键的元素。

关键词:\"汶川地震文学\";时间;生命
  2008年5月份爆发的四川汶川大地震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文学
作品,尤其是诗最关注灾难。抒写真情几乎与救灾同步,随之而来的便是如雨后
春笋般涌起的"地震文学"。地震题材的文学创作虽然也是属于文学创作的大范
围之内,但是由于是反映"地震"的特殊题材的文学创作,那么必然具有有别于
其他文学题材的特点。这种区别不仅仅体现在是否反映"地震"上,而在于"地
震文学"所具有的对人性、生命以及世界的新视点和新思考。
  一.汶川地震中的诗歌创作
  汶川地震后出现了大量的诗歌,关于汶川地震诗歌主要有以下几种名称,1.
汶川诗歌,2.地震诗,3.汶川大地震诗钞(歌),4.抗震救灾诗歌,5.汶川地震
诗歌,在本文中则将统一将汶川地震诗歌称之为"汶川地震诗歌",因为该名
称相对比较准确,不易产生歧义。
  汶川地震后产生的诗歌数量庞大,良莠不齐,但是在"汶川大地震"的语境
之下,它们仍表现出共同的价值取向以及对一些诗歌元素的共同关注。
  (一)救援者/被救者
  "救与被救"可以说是灾难发生时最普遍的现象,而表现这一现象的诗歌也
在汶川地震诗歌创作中占有一定的比例。救援者/被救者更多的是指代两个群体,
前者以解放军,医生,志愿者为代表,后者自然以受灾民众为代表,其中后者又
包括罹难者与幸存者。桑眉的《战士》是一篇表现战士救人的很典型的诗歌,这
首诗的写作背景在诗前的题跋中作了交代,"一个刚从废墟中带出了一个孩子的
消防战士跪了下来大哭,对拖着他不让去的人说:‘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求求
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我还能再救一个!’"。诗歌中写道:"让我再救一个人吧
/我能再救一个再救一个再救一个"。短短两句诗将"让我再救一个"重复了四
遍,很好地凸显出了战士那种急迫短促的口气,从而形象地刻画出战士迫切要去
救人的心情。此外安琪的《我们都是汶川医生》是描写医护人员的作品;祝相宽
《一个志愿者的心声》则很好地表现了在救灾现场的志愿者。"军人","医生",
"志愿者"可以说是构成前线救援的最直接的力量,除此之外后方捐款捐物的民
众当然也可说属于"救援者"之列,只不过是通过间接的形式罢了。这类场景也
有部分诗歌表现。比如说,叶浪的《我有一个强大的祖国》,王明韵的《成都火
车东站西线12库》,祈荣祥的《爱在传递》等。
  对于"死难者"和"幸存者",有的诗歌是宏观地描绘受灾人民或灾难场景,
有的则是单独进行描写。有直接以"死者"的视角去写的,比如说东荡子的《来
不及向你们告别》。本诗分多个诗节,其中每隔一节,"一切都那么突然,仿佛闪
电/撕开地狱,立刻又合上/来不及向你们告别,来不及对你们说/我走了,亲人
啊,废墟已将墓园/筑在了我的头顶"这一诗节都要重复一次。这一节包含了
三重含义:a.地震的迅疾(一切都那么突然,快如闪电),b.叙述者的死亡(我
走了,亲人啊),c.对人世的眷恋(来不及向你们告别),观照全诗则是对这三重
含义的深化和进一步诠释。
  "幸存者" 有两重含义。首先,是灾区的生还者,其次则是更广阔的含义:
汶川和整个中国已然连成一个整体,这个时候,"我们都是幸存者"。第二种
说法更接近于一种诗性的说法,而第一种说法则更贴近我们此处的命题,比如说
郑玲的《幸存者》:"戴着死亡的镣铐/走出灰烬/在宿鸟都不敢栖息的废墟/重建
家园",虽然艰难,仍然充满希望。而侯马的《抗震手记》写到的则更加发人
深省,"这名孩子节省体力/是为了在被救出后/向军警说:‘谢谢叔叔。’"。不
知我们已然失去了感恩之心多久,而这个孩子却给我们上了一课,"相信了吧,
孩子是人类的老师。/命运用极为残忍的手段向我们呈现了这点。" "希望"
和"感恩"是多数同类诗歌意图表现的主题。
  (二)孩子/母亲
     写孩子的诗歌在汶川地震诗歌中为数众多。以马丁林的《废墟上的书包》
中为例:"那是一个粉红色的书包/十天前,书包还装满一个学生/琅琅地读书声,
以及/他与同学们课间游戏的笑语/此刻它躺在废墟的瓦砾上/仿佛都江堰岸边/
一个盛满回声的贝壳"。"书包"是此类诗歌中常用来指代孩子的意象,除此
之外还有"花朵","铅笔","星星"等。就这首诗而言,"书包"是孩子常用的
物品,而"读书声","笑语"则代表了过去的时间维度,没有灾难的安宁祥和的
过去,是失落的美好。笔锋直转而下,"废墟的瓦砾"的时间维度则是现在,悲
惨凄惶的现在,两相对照之下更觉灾难之深重。再紧接着的"仿佛都江堰岸边/
一个盛满回声的叠加",则是意象的叠加,将"贝壳"的意象叠加在"书包"之
上。传说贝壳从水里冲上岸来会记录往昔的声音,而这里的"回声"又与前文的
"读书声","笑语"相应,"回声"更意味着昔日之声。"贝壳"是一个绝妙的意
象,是对过去,以及美好的隐喻。
  写母亲的诗歌在汶川地震诗歌中也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其中苏善生的《孩子,
快抓紧妈妈的手》较为突出,是在汶川地震后流传甚广的一首诗歌。该诗存在着
妈妈和孩子两个视角,中间存在着切换,诗歌本身以母子二人对话组成。与其说
这首诗是写母亲的倒不如说这首诗是写母子的。除该诗之外写母亲的诗歌还有李
轻松的《无声而泣》,胡茗茗《永远的乳汁》等。
  (三)过去/现在/将来
    过去现在和将来是时间的三种形态,四川文理学院的范藻教授曾经探讨过地
震文学中的"三重时间",他将"现在"定义为地震结束,此时地震已成为"过
去"。在本文中将会把"现在"定位在地震刚刚发生或者地震之时,"过去"则
为地震尚未发生的时刻,"将来"则为对地震结束后生活的预见,在相当一部分
作品之中往往也是按照该时间序列进行表述的。
  在这些作品之中,"现在"往往是满目疮痍的时刻,与之相比,地震前的生
活便成为美好生活的象征,对于将来也往往满含着希冀。"都江堰。一个爽朗而
湿润的名字/在这个五月/要多少泪水才能洗净你沉重的血污   把山还给青把水
还给秀/把柳还给暗把花还给明/把都江堰还给都江堰/谁来把你们还给我们?远
走的亲人"。"要多少泪水能洗净你的血污",这说的是当下被地震摧毁的都江
堰,是"现在";后边的"把山 还给青"等一段则是寓"现在"于"过去"之中,
一方面说明过去的都江堰山清水秀柳暗花明,但一个"还"字又说明现在这些美
好的东西已经不再存在,是对"现在"的强调。后面"把山还给青把水还给秀"
等几句是把山清水秀、柳暗花明这两句成语拆解开来且改变了既定的顺序,利用
对语言的陌生化较好的达到了上述的效果。张作梗的《请默哀》则更明确地表现
出过去/现在之间的对立,"请向黧黑的抽油烟机默哀/那油烟曾被我们斥为生活
的污垢,但现在/它唤起的不止是温馨的记忆/还有虽简单,但热乎,可口,准点
的晚餐",然而,"此日过后,所有被默哀的事物将不复往昔"。表述将来的诗
歌则多是为了强调希望,"尽管噩梦时时袭来/那只是暂时的困惑/少想过去的灾
祸/多想未来的生活"。而在"汶川地震诗歌"中频繁出现的"凤凰"的意象、
"重生"之类的字眼正代表着希望之未泯以及对将来的希冀。这就形成了"希望
/绝望"二元对立,前者指过去和未来,后者则是当下正经历着的。而比如光明/
黑暗此类对立意象也可归入此列。
  "汶川地震诗歌" 对时间的关注不但体现在对过去/现在/将来三重时间的
强烈的象征性的表述,还表现在对时间的转瞬即逝、不可逆转的更深刻的体会上。
"时间就是生命"这句老话在这里得到了沉痛的证明。
  (四)批判/反思
    批判性的诗歌是在"汶川地震诗歌"中总量最少的,但这类诗歌却是最可贵
的。大多数批判的锋芒集中于学校的坍塌与劣质的建筑之上。黄恩鹏在《国殇
5.12》中写道"我的民众啊,你们安息了吗?那些一推就倒的房屋/那些没有钢
筋支撑的学校楼房、校舍/幼儿园那些不结实的门柱那些劣质水泥的矮墙"。
并没有什么技巧,只是简单的叙述,然而却句句振聋发聩。刘业勇在《我要呐喊》
中写道:"为什么那么多学校轰然坍塌/仿佛不约而同/我要跪地呐喊/赶快立法吧
--"。这里不但指出了学校施工的问题,更指出了我国法律的漏洞。侯马的
《抗震手记》中则写道"校舍夷为平地,校名还立在废墟上",短短的一句话
却是意味无穷,从字面意思去理解,校名居然比校舍还要建的结实。校名题写在
学校的大门上,而学校的大门往往辉煌无比,面子工程做足,而与之相应的是,
承载着无数学生生命安全的校舍却不堪一击瞬间夷为平地,这实在是莫大的讽
刺。从另一种角度来看,校舍虽然塌了,可是学校的名字我们会记住,同时也会
记住这些建筑劣质工程的人,他们必然会遗臭千古被万人唾骂。而作为国家尊重
人权的标志,地震后下半旗致哀的镜头被无数次表现:"一个老百姓和千万个老
百姓/都是一条生命/生命第一次高过财产,高过权力"。也许诗人的本意在于
表现降旗这一行为对个体生命的尊重,但是读起来更像是讽刺:"生命第一次高
过财产,高过权力",这只能表明在这个国度,数十年来生命从来都比不过财产
和权力的分量。
  还有的是批判面对民族灾难的无动于衷者,"有人肃立,更多的人悠闲如常"
,典型的一副"看客"的模样,而这早在"五四"时期就被鲁迅先生批判过的
民族的劣根性时至今日依然存在且在多数人的身上存在着。另外还有对人破坏自
然的批判与反思,"我们是战胜大自然的人,也是公路撕裂的风景/我们是砍伐森
林的斧头,也是光秃秃的山岗/我们是河流,而被腰斩。"科技为中国带来了现
代文明,但是现代文明的光环背后是投下的广阔阴影和过度消耗留下的无穷后
患:"绿色的田野变成霓虹搂着的酒楼/但花园一角,阳光照射不到的地方:一堆
/垃圾。它在腐烂。平静如蛀虫噬咬的苹果"。除此之外还有对生命的重新认识,
"有人哭有人笑/不可思议/死也纹丝不动,地平线竟然又能端的稳稳的。"在
天地四野面前,人的生命真是太过于渺小了,而也正是在这个时候,所有的生命
真正实现了平等:"你的身份,你的年纪,你的性别,/重要么?平时是重要的,
而今你只是一条命。/与鸡一样的命,与树或者草一样的命"。"在地震中,生
命的脆弱性被刺目地显现出来,人性的复杂也得到了显现。从一定意义上说正是
血与火、生与死交织的地震刺痛了文学,激活了作家们创作的灵感。"
  二.其他类型的文学创作
  除诗歌外,"汶川地震文学"还包括报告文学、散文、笔记等,其中报告文
学是主要的文学体裁。诗歌中出现的许多因素在这些作品中也有所表现,比如说
时间,生命,批判与反思,救与被救,但是由于文类的不同,所以这些因素呈现
在报告文学、散文中的方式定然不同于诗歌。由于篇幅短暂,在诗歌中很多元素
采用象征性的手法抽象出来,而在报告文学、笔记、散文等文体中由于有了充足
的篇幅可以较为从容的进行陈述,所以在这些文类中多数是对事件过程的描述。
比如说救人这一场景,在诗歌中表现为救人者/被救者两类人的呈现,而在报告
文学和笔记等文类中则体现为救/被救,着眼于救人的过程。有时不同的人对于
同一件事的书写竟然是两种不同的视角。
  地震时作家李西闽被困于灾区,15日下午获救。获救之后发表了长篇报告
文学《幸存者》,"记录下危难中的生死体验,作为一种纪念"。文中既有自己
的亲身经历,频临死亡的绝望,求生的希望,也有黑暗中的万般思绪,对故人,
亲人的回忆,还有一些"平常得令我伤怀的场景"。作者面对过去的自己,相当
于第三者的视角在讲述自己的故事,但是作者在讲述时依然采取回忆中自己的视
角,比如说当时自己并不知道是地震,只以为是山崩或者泥石流。而诗人蒋蓝则
撰文《"恐怖小说大王"的惊魂76小时》让我们看到了李西闽被困时外界的反映
以及救援时的过程,许多描写与《幸存者》中的文字遥相呼应,也有一些可作为
《幸存者》的补充。再有裘山山的《我亲历,我看见》中曾经写到了对龙宝坪的
大营救,但这只是概括性的叙述,而在本次营救领队作战科科长张乐的自述《穿
越死亡谷》里,这一过程得到了细致的描写。这些书写都形成了很有意味的互文。
  在"诗歌"中得到充分关注的"时间"元素,在这里则在很大程度上以"偶
然性"的形式展现出来:在灾难前夕,可能一个小小的事件就可能成为生死攸关
的决定。如何建明的《撤离死城》中写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小伙子从北川去
绵阳,路上搭了一辆便车。突然大震来了,车子被从山上落下的石头压个正着,
除了他车里的人全死了。后来小伙子一直良心上过不去,他说:"如果不是因为
我搭车,那辆车就不可能那么巧正好被从山上滚下的石头砸了......"朱玉的《天
堂上的云朵》中也有对这种偶然性的表现:"那天,刘少林如果出门早一点,走
得快一点,哪怕是快10秒,甚至5秒,他就没命了。"而正由于这几秒钟的时
间差,使得北川中学的刘少林老师在地震来临之时正好走到教学楼之前的操场
上。这种触目惊心的"偶然性"深刻地让人们明白生命之脆弱与无常,有时候"人
的生死,就是半分钟之间"。
  从整体来看,在"汶川地震文学"中体现出来的对于人生命题的把握,如时
间的不可逆和生命的无常;对于灾难中显露出来的复杂人性的思考,如怀着感恩
之心的孩子、麻木的看客,这些都值得我们去深思。而对于灾难的反思,如地震
面前不堪一击的校舍和对于自然的无节制的破坏,更是"汶川地震文学"意义之
所在。当然,"汶川地震文学"的缺陷也是很明显的。由于时间的仓促,缺乏沉
淀,很多作品在表达上过于直露,语言也缺乏锤炼,其中有些根本就是急就章、
跟风作品和唱高调。虽然"汶川地震文学"中不乏一些优秀作品,但从整体上讲,
显得过于单薄,不够厚重。
  
  
  
参考文献:
王美春:《汶川地震诗歌漫谈》,陕西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页.
祁人主编:《汶川大地震诗歌经典》,四川文艺出版社,
2009年,第207,208,238,238,22,7,250,237,190页.
《诗歌与人》,2008年第5期.
其中,-分别引自:王小妮:《2点28分的鸣响(外三首)》;李笠:《地震后,或
08年5月13日》;黄金明:《我们》;王小妮:《2点28分的鸣响(外三首)》;桑克:《忧心
忡忡的死亡》.
范藻:《三重时间中的"我们"--有关地震文学另一种表述的启示》,《当代文坛》,2010
年第3期.
董保存主编:《感天动地--汶川大地震诗歌记忆》,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8年,
第52,113页.
李存:《地震文学初论》,《文艺理论与批评》,2009年第5期.
《收获》,2008年第5期.
《2008报告文学》,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第91,174,174页.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wenxuelunwen/yishulilun/19949.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