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12-01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艺术理论
摘 要: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它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在形体上逐渐由图形变为由笔画构成的方块形符号,所以汉字一般也叫\"方块字\"。由于其自身的结构特点和特殊的历史意义,赋予了它美妙的意义和无穷的含义。
关键词:汉字;结构;意义
现在所知最早的汉字,是殷墟甲骨文。它是中国商代后期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甲骨文被认为是现代汉字的早期形式,也是现存中国最古的一种成熟文字。这些甲骨文所记载的内容极为丰富,涉及商代的政治、军事、文化、社会习俗、天文、历法、医学等内容。
比甲骨文稍晚出现的是金文,又叫钟鼎文。金文的内容是关于当时祀典、赐命、诏书、征战、围猎、盟约等活动或事件的记录,都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金文字体整齐遒丽,古朴厚重,和甲骨文相比更加丰富了。
每一个汉字就像一块活的化石,向人们讲述先民的社会生活。近年来,不少人开始从文化学的角度来阐述汉字,破译先民造字的根据和意图,再现先民的古代生活画面。古人究竟是怎样造字的呢?从对现存的文字,特别是古文字的结构分析来看,古人造字的方法主要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
象形:这种造字法是依照物体的外貌特征来描绘出来。如日、月、山、水等四个字,最早就是描绘日、月、山、水之图案,后来逐渐演化变成现在的造型。
指事:这是指表现抽象事情的方法。如人在其上写作"上",人在其下写作"下"。
会意:这种造字法,是将两个字根组合起来,使衍生出新的含意。如"日"和"月"组起来,就是日光加月光变成"明"。
形声:就是文字内以特定形状(字根)表特有的音。例如胡。这个字也可为一个字根,结合不同的属性字根,可合成为:蝴、蝴、湖、葫、瑚、醐等等,而以同样的发音(也有的只有声母一样),表达不同的事物。形声是汉字里造字最多的方法。
除了以上四种外,还有假借和转注,这两项应该算是用字法。
下面,我想就对几个古汉字的解析,具体阐述这四种造字法。
1."羊"
从动物的角度来说,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羊的地位非常之高,这一点通过一系列与羊有关的汉字就可以清楚的看到。如:美、善、义(義)、羡、羞、鲜、养等字都取象于羊。从汉字系统的构成与各种动物与汉字的关系来看,羊大概排在第一位。因为在一种文化中,美、善、义(義)、祥、养等字都是非常重要的概念。
汉字中的"羊"与动物中的"羊"在概念上有所不同。我国最早的辞书《说文解字》这么解释:"羊,祥也。"也就是说,羊就是吉祥。如古器物铭文"吉祥"多作"吉羊"。为什么要把羊和吉祥联系在一起呢?我想这是因为羊性情温顺,外表干净,讨人喜爱,还无私奉献其肉、奶、皮、毛。正因为如此,古人从实用、功利出发把羊视为大吉大利的吉祥预兆。从古字形看,"羊"是对羊的双角和长脸的刻画。
词汇里从羊的字不少,词义都与羊有关。如"美"字,古人说"羊大为美",《说文》认为:"美,甘也。从羊、大。";"羌"字,《说文》解释为:"羌,西戎羊种(牧羊人)也,从人,从羊,羊亦声。"认为羌字从羊得声。这个字可以说是古老的汉字对我国西北古代游牧部族的一个清晰而典型的记录;"姜"字上部是"羊",下部是"女",《说文》解释道:"姜,神农居姜水,因以为姓,从女,羊声。"同羌字一样,姜字原本也从羊得声。著名学者顾颉刚先生曾指出:"姜与羌,其字出于同源,盖彼族以羊为图腾,故在姓为姜,在种为羌。"由此可见,羌、姜二字之间的关系是多么密切。
2."女"
男为阳,女为阴。所以说"女"字是典型的阴性意向。
甲古文中,"女"字与"母"字字形几乎一样,只是母字多了表示乳房的两点。《说文》中,母字即在"女部"。《说文》:"女,妇人也。象形 。"古人家居的姿势,并不像现代人那样坐在板凳上,而是像"女"字的初形所描摹的那样,双膝着地而臀部压在脚后跟上,这便是古人的坐姿。之所以突出描画其跪坐之姿,正是强调妇女居家操持家务的职业特点。其造字形象思维正与"男"字之形突出男子以农耕为职业的特征相类似。
神话传说中的女娲是盘古开天辟地时期的女神,她就是汉民族的始祖,不仅创造了人类,还炼五色石补苍天,带领人类战胜自然灾害。
从"女"字可以反映出古人对女性的两种思想倾向。第一是重男轻女,有一些不好的
字眼从女,如:奸、婪、嫉妒等,而奴也从女,表示奴隶最初只是女性;还有一类是美好,赞美女性的字,如好、姣、娱、娴、妙、姿、娇等。
3."日"
"日"从最早的甲骨文到楷书均为象形字,像太阳之形。甲骨文、金文的"日",中间一短横,表明此是实体,又可区别于甲骨文之丁字。
从"日"字的构形,我们发现古人对太阳的观察十分细致,研究颇深。《说文解字·日部》:"日,实也。太阳之精不亏。从口、一,象形。"许慎讲的是"日"的特征。在他看来,"日"(即太阳)是由极盛的阳气构成,所以是那样圆实,从不像月亮那样出现缺月。因此,许慎在释"月"时说:"月,阙(缺)也。"可见,"实"是对"缺"而言的。
由于太阳是人类出现之前就已存在的并引人注目的天体,在古人看来,太阳是永远光芒四射的发光体,它是永恒的,因此人们对太阳十分崇拜,并把它说成是一个人格化了的神。甲骨文中的"日"许多地方就是指日神。从"日"的字有"明",它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均从"日"、从"月","日"和"月"的位置有所不同,所表示 的意义是完全相同的。它所反映的是日月辉映的天象。是吗时候日、月能并见于天空互相辉映呢?在农历的每月十五日前后的傍晚,人们能看到西边的天际一轮红日正徐徐下沉,而东边天际则是一轮明月冉冉升起,形成日月辉映的瑰丽景象。到了农历每个月的月末几天,所见到的日月辉映却是另外一番景象:西边天际一弯新月正徐徐西沉,东边天际一轮旭日正冉冉升起。"明"由光明、明亮引申为"明白"、"明确"、"清楚"等意义。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在形体上逐渐由图形变为由笔画构成的方块形符号,所以汉字一般也叫"方块字"。它由象形文字(表形文字)演变成兼表音义的意音文字,但总的体系仍属表意文字。所以,汉字具有集形象、声音和辞义三者于一体的特性。这一特性在世界文字中是独一无二的,它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我们终生的良师益友,可以引起我们大胆的联想,给人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