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12-01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艺术理论
摘 要:随着改革开放事业的不断深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旅游业也迅速发展。水利资源具有优美的风光、宏伟的工程、独特的地理环境、良好的生态等先天的旅游优势。如何从旅游开发的思路对水利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具有重大意义,针对与此提出了几点旅游景区开发应遵循的原则。
关键词:水利旅游资源; 水利旅游景区; 自然和谐统一
【引言】
水利旅游资源既具有先天自然资源的优势,又能彰显人工建筑的特点。合理的开发利用水利旅游资源,让水利与旅游和谐发展是水利和旅游工作者的共同目标,水利旅游业蓬勃发展是水利和旅游工作者的最终夙愿。
【正文】
一、 水利旅游资源的优势
水利水电工程,特别是大型的水库、大坝,大多具有开发旅游资源的先天优势。绵延数里的挡水大坝,坚定威武的横跨在湍急的河道上,让河水按照人们的意愿有序的流动;水域宽广的水库,四周群山环绕,千姿百态,绿树成荫;高大壮观的泄洪闸门,面对波涛汹涌的洪水泰然若之,宣泄洪水时飞流咆哮、挑流远射的场面更是让人叹为观止。这些水利工程建筑,或傍水依山而建,或因形就势而立,不仅在选址定位、造型设计、构架布局上体现了实用性、科学性、整体性和艺术性的统一,而且还十分重视其对地形地物的巧妙利用和其与自然山水在空间、位置、形态、色彩关系上的艺术处理。另外,大坝、电站、溢洪道等水工建筑以高山绿树为衬托,以郁郁葱葱的绿色为背景,使建筑建造与山水环境相辅相成、浑成一体、相得益彰【1】,构成一幅大自然的立体图案,旅游者身临其境,会油然产生一种自然和谐的感受,这是一般的娱乐场所无法比拟的,具有独特的天然吸引力。合理的利用、开发水利旅游资源,既能促进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更能提高水工建筑物的设计多元化和使用寿命。
二、 水利旅游资源开发的原则要求
1、 以水为主题,以人为本的原则
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要物质基础,更是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特别是在中华名族的发展过程中,博大精深的水文化更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华名族把黄河尊称为母亲河,赞扬她对世世代代的哺育之恩。长江水系的娟娟细流更是洗涤着中华名族的光辉与荣辱,长江三角地区的高速发展更是加快了现代化建设的步伐。
在水利旅游资源开发时,要充分考虑水与人们的微妙关系,紧紧抓住人们对水的无限崇敬之情,处处以水为背景,处处以水为衬托。缺少水,没有水景的支撑,水利旅游区将失去灵魂;水不多,水不清,水利旅游区也将黯然失色。在水利旅游区规划时要全面考虑,水深面广的水库,娟娟流水的小溪,飞流直下的瀑布,水花飞溅的池塘,勾勒一幅优美的立体水画卷,能让游客油然而生一种融为一体的感觉,不仅能充分满足旅游者对于水的视觉需求,而且更能让他们感受自然的魅力,舒畅心情。水利旅游区的开发还要以人为主,道路的铺砌,景观的设置更要体现人文关怀【2】,以服务游人为基本底线,让他们乘兴而来满意而归。
2、 水工建筑物与水文化有机结合的原则
水利文化旅游资源是水利旅游资源的重点,水文化是水利文化旅游的核心要素,特别是对于中国这个千年文明古国,水文化更是源远流长,经久不息。先贤孔子的"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从山水中领悟到君子之道,造就了国人心中强烈的恋水情结。传承千年、底蕴深厚的水文化作为中华名族的母体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不但赋予中华文化璀璨的华章、活跃的思想,更是孕育了中华名族坚贞不屈的名族精神,水在中华文化中显示悠久的魅力,它永久的灌溉了中华文化,给它以丰满的血肉和千年不变的灵魂【3】。
水利工程是对自然界的水进行控制和调配,以达到除害兴利目的而修建的工程,它是人类征服大自然的群体建筑,具有独特的风格和新颖的结构形式。水利旅游资源是依托水利工程而形成的,各类作用和风格迥异的水工建筑物本身就能构成旅游景点,水利旅游区因水利工程而形成,因水利工程雄伟而壮阔。水利工程建筑要与景区规划协调统一、相辅相成,水利工程建筑要深刻体现和彰显当地浓厚的水文化魅力。
3、 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可持续发展原则
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社会现代化建设中的可持续发展是当代社会发展的主流思想,建设生态文明是这种思想的集中体现,任何建设、开发和活动都不能偏离这个思想潮流,偏离这个思想潮流的工程必将不能长久,必将中途夭折,这是全新文明观的大势所趋。所以,在水利旅游景区开发的同时,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原则,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既要满足水工建筑设计需求,更要保证自然环境的变化,保证自然界长期、持续合理地开发利用,实现科学性、艺术性与自然地和谐统一。
在水利旅游景点规划时,建筑物的设计、景观点的规划要充分利用地形地势,因地制宜、因势制导,通过合理的安排规划建筑布置来充分展示自然风景的美感,让水工建筑融入自然环境,让自然环境衬托水工建筑,彼此相得益彰、妙趣横生。水利旅游景区的开发还应该坚持"统一规划,严格保护",在景区规划之初就应该认真做好调研工作,充分估计景区的承载能力,在景区开放时高峰期要合理分流游客,保证游客数量在景区承载能力的范围之内。政府还要建立健全工程规划监督机制,防止滥用自然资源,强调保护性开发。另外,在景区的显眼位置设置文明提示标语,景区管理部门做好教育宣传,要求游客在旅游活动中爱护花草树木,保护景区生态环境,尊重它们作为生态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所具有的权利。把自己置身于生物圈相互依存的网络中,用道德和法律约束自己的行为,规范自己的言语,为促进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建设生态文明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总结】
水利旅游业是新时期赋予水利管理部门的一项重要任务,各级管理部门只要充分利用水土资源优势开展这项工作,就会使水利旅游业成为水能发电、水产养殖、城市供水外的又一水利经济增长点,从而促进水利事业的良性发展。但在水利旅游区的开发过程中应尊重自然环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才能保证水利旅游景区的蓬勃发展,以破坏生态环境、有损生态文明的开发建设是短浅的,也是受法律约束和道德谴责的。
参考文献:
徐志成.中华山水文化的结构特色和开发利用.江淮论坛,2000(02).
吴必虎.旅游规划原理.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齐婕.水与中国传统文化.河北水利,1998(01).
李泽,吴玲.论水利旅游景区的开发原则.江苏水利,2004(06).
上一篇:浅谈日本青春残酷电影的特征
下一篇:浅谈魏晋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