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关键词:柴科夫斯基 器乐作品 创作特征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对柴科夫斯基器乐作品的分析和论述,阐述柴科夫斯基在俄罗斯音乐发展史及欧洲音乐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和贡献,探讨柴科夫斯基器乐作品的创作特征及风格。
彼得·伊里奇·柴科夫斯基(peterelyichchaikovsky1840-1893),19世纪俄罗斯伟大的作曲家,第一次把俄罗斯音乐送上欧洲乐坛,使俄罗斯音乐成为世界的艺术。19世纪俄国乐坛的世界地位因这位“悲伦”音乐家的声名而奠定了不可撼动的基础,通过他的音乐使世界认识了解了俄罗斯音乐特有的民族色彩和浑厚的
活力。
然而,正是这样一位以
民族音乐所特有的个性,塑造了鲜明深刻而动人的旋律形象,充满着沁人肺腑的抒情,具有无与伦比感染力的伟
大音乐家的精神上却始终摆脱不了痛苦的折磨,他本人时常被心情抑郁,悲观绝望的情绪所困扰,始终处于无所适从的矛盾和仿徨之中,许多人认为正是他性格当中悲观、神经质的因素导致了他的悲剧命运并塑造了他的悲枪音乐。
1柴科夫斯基创作中的民族性
1.1采用俄罗斯民歌音乐体裁
柴科夫斯基曾在《俄罗斯新闻报》上发表如下的论见:“俄罗斯民歌是民间创作极其珍贵的典范。它那别具一格、独特的气质、它那无比美妙的曲调变化,必须在作曲者具有高度的音乐修养下才能呈现俄罗斯歌曲的和声规则,又不歪曲其意念和精神。”在他的创作中常常会投人自己对民歌的爱好,不着痕迹地在乐曲中加人民歌的旋律或和声。他曾经自豪的说:“我热爱俄罗斯音乐的一切表现,因为我是一个地道的俄罗斯人。”这一时期他的作品积极地运用民歌,在作于1866年的《第一号交响曲》g小调,作品13,和作于1872年的《第二号交响、曲》c小调,作品17中均有体现。其中《第一交响曲》的题目是《冬日之梦》,它的第二乐章“如歌的行板”,标题为“忧郁的、迷蒙的疆土”其旋律是《暴风雨》幻想曲中一个叫做“伏尔加河岸寂静的夜晚”的爱情主题;第四乐章的主题是古老的俄罗斯民歌《花儿开放》。而《第二交响曲》因其中大量采用乌克兰的民间音乐,故称为《小俄罗斯交响曲》,第一乐章的旋律取自俄罗斯民歌《沿着伏尔加河而下》;第二乐章的主题是柴科夫斯基的歌剧《水女神》中最后一幕“悲壮的婚礼进行曲”。
钢琴曲《四季》,作品37,作于1876年,这个著名的钢琴曲集附有十二首性格小品的副题,是柴科夫斯基早期作品中有代表性的一部钢琴题材的作品,描写的是一年中各月份不同的性格与风景的音乐。曲集中最著名的两首乐曲,第六曲“船歌”和第十一曲“雪橇”都采用了民歌的主题。
1.2体现斯拉夫民族音乐风格
在柴科夫斯基早期的作品中除了采用俄罗斯民歌体裁外也非常注重斯拉夫民族音乐风格的融人。早期著名的弦乐作品《d大调弦乐四重奏作品11号》,作于1871年,乐曲就忠实地取材于斯拉夫民谣,其中的第二乐章“如歌的行板”,由于旋律极为优美哀怨,时常被人们以各种方式单独地演奏,它的第一部分的主题来自斯拉夫民歌的旋律。
在柴科夫斯基写作的三部钢琴协奏曲中,《降b小调第一号钢琴协奏曲》,作品23,作于1874年,是他前期所有大型作品中最明朗乐观的一部,在世界钢琴音乐文献中也是最受欢迎的作品之一。此曲具有洗炼的西欧风格、豪放的斯拉夫特性,曲中的斯拉夫民谣风主题更是脍炙人口、感人肺腑。第一乐章中呈示部的主部主题基于作者在乌克兰采集到的一首盲艺人的民歌;第二乐章是他作品中最优美、也是最明朗的抒情篇章之一,由长笛吹出优美的牧歌风主题;第三乐章的旋律上来自乌克兰的轮舞歌曲《伊万卡,快来唱春歌》(“春歌”原是民间在春天农事将始时唱的一种古老歌曲)。
1.3由“民谣”曲风向“民族性”风格的转变
继承了俄国民族乐派的先声一格林卡创作理念的柴科夫斯基继续着他民族主义的创作风格。他这一时期的作品不再单纯只对民间
音乐研究和爱好,而开始向“民族性”创作理念转变。他热爱祖国,关心俄国人民的命运,作品开始表现一种“真正属于俄国人民心声的东西”,则成为斯拉夫民族温和的代言人之一。
一八七六年,柴科夫斯基创作了一首爱国主义作品《斯拉夫进行曲》,作品31号。此曲是根据塞尔维亚民谣结合俄国国歌及其他旋律合写而成,全曲洋溢着浓厚的斯拉夫民族主义的爱国气息,是柴科夫斯基具有代表性的一部爱国主义作品。当时土耳其侵略俄国的邻邦塞尔维亚,柴科夫斯基很同情塞尔维亚抵抗侵略而作的奋战,于是激发了这位民族音乐家的创作热情。这一时期柴科夫斯基还创作了一首以俄国人民英勇抵抗法军的史实作为题材的重要作品《一八一二年》庆典序曲,作品49号,这是一首表现作曲家爱国主义思想的优秀作品。全曲呈现出的庄严宏伟的气势,传达了俄罗斯人民的坚定气质。高尔基曾经评论这首爱国主义作品:“这一深刻的民族性音乐像平稳的波涛,庄严有力地在大厅回响。它用一种新的东西拽住你把你高举于时代之上,它气魄雄浑地表现了庄严的历史时刻,成功地描绘了人民奋起保卫祖国的伟大力量。”
2柴科夫斯基创作中的抒情性
柴科夫斯基另一个突出的创作特征就是真实地表现个人的亲身感受。他所追求的创作题材是“建立在我所经历过的或看到过的,能使我感动的情节和冲突上的”。作品强调主观抒情性。也正是因他作品体现出的强烈、真挚的情感才深深触动着听众的灵。听柴科夫斯基的音乐常常让人感到撕心裂肺、销魂荡魄,总有一种情感被强烈地震撼。
柴科夫斯基虽然直接以民歌为主题,但是他认为民歌只是珍贵的“种子”,
艺术家要象园丁一样善于培育出自己的花朵。他还善于在创作中把深刻性与通俗性紧密结合起来。他说“我竭尽全力,热望我的音乐广为人知,希望爱它并从中获得安慰和支持的人越来越多。”
3柴科夫斯基创作中的“时代性”
19世纪60年代在俄国近代史上是一个突出的时代,俄国知识界的思想特别活跃,在俄国文化领域开始了一个生机盎然、富于创造性的时期。音乐界也不例外,他的《欢乐颂》以及他的一些富有乐观精神的作品正是反映了俄国大多数知识分子对他们这个时代所抱有的希望。1861年农奴制改革以后在社会方面反映了人格感和自尊感的提高。1864年,柴科夫斯基不顾老师的反对而选取采用自己喜爱的俄罗斯戏剧《大雷雨》(这部话剧尖锐提出了俄国妇女受到奴役,要求冲破牢笼,争取解放的社会问题)作为创作题材,写作了一首管弦乐序曲,表明了他对黑暗沙俄社会的态度,体现了时代精神。
4柴科夫斯基创作中的“悲剧性”
1878至1885年,柴科夫斯基开始周游于佛罗伦萨、巴黎及维也纳期间,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创作了他作品中唯一的一首小提琴协奏曲《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作品35号,也是俄国第一部小提琴协奏曲,是小提琴曲目中的经典,与贝多芬、门德尔松和勃拉姆斯小提琴协奏曲一道被誉为“四大协奏曲”。这部作品总体基调洋溢着活力和乐观精神,充满着深刻的抒情,同第一钢琴协奏曲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它的抒情旋律中总还是隐隐地含着痛苦和悲哀,这与他一年前有过一次离奇又痛苦的失败婚姻不无关联。这一时期在他的生命中还发生了一件重要的事:他和梅克夫人有了一段不寻常的友谊,在婚姻失败痛苦状态下的柴科夫斯基创作出奠定国际声誉的《第四交响曲》,作品36号,作于1878年,献给梅克夫人。创作这首交响曲的时期,在作者的生活中是一个经历了巨痛的时期。痛苦既产生于他个人的生活悲剧,也是当时俄国的社会、政治生活使他深感压抑和窒息,使他感到茫然无从,精神危机日益加剧的结果,曲中表现出人世间的苦恼和仿徨以及被命运的魔掌逼迫时凄凉与哀伤的情绪。
1881年,柴科夫斯基毕生景仰的尼古拉·鲁宾斯坦在巴黎去世,柴科夫斯基为了纪念这位密友,于这一年年末创作了《a小调钢琴三重奏》,作品53号,并于次年完成。鲁宾斯坦的死令柴科夫斯基百感交集,悲痛不已,痛定思痛,他把深沉的悲哀倾注在作品里,仅用一个半月的时间便写成了作品,并将曲子题为“纪念一位伟大艺术家”以悼念忘人,作为忠贞友情的永恒纪念。
1885年,柴科夫斯基开始创作他的一部标题交响曲,《b小调曼弗雷德交响曲》,作品58号。这是一首以“曼弗雷德”的悲剧色彩为题裁的作品,全曲洋溢着一种“悲哀”的气氛。柴科夫斯基在1885年致友人的一封信中写到:“曼弗雷德不是一个普通人。我觉得,拜伦以惊人的力量在他身上深刻体现出我们渴望理解生活中的种种厄运问题而又无能为力这种矛盾的全部悲剧性”。第一乐章是这部交响曲的核心,是曼弗雷德的一幅“心理肖像”,它深刻概括了作品的基本思想,表现了主人公被人生的命数间题所困扰,为绝望以极的忧郁、为罪恶往事的回忆所苦恼,体验着心灵的巨痛……而曼弗雷德的悲剧同其他作品的悲剧一样,他们的幸福和光明只是空中楼阁,终究要落回到悲惨的现实中来。柴科夫斯基认为这首作品是一部最优秀的交响曲,尤其对此曲的第一乐章最为引以自豪。
1885年后,柴科夫斯基进人了他创作的圆熟期,然而由于他的健康与创作力均日见衰退,于是开始意识到自己的生命已将走到尽头。此后,他的创作从《第五交响曲》开始的晚年作品都呈现着一种悲凄、绝望的色彩,他的心中经常思索生命的意义,掠过死亡的阴影,为所谓的“命数”问题所苦恼。这首《第五交响曲》与十年前创作的《第四交响曲》同样出色,可说将柴科夫斯基的“悲枪”特色表露无遗,到了19世纪80年代他的创作中悲剧性更加强烈了。
1993年,经过长时间思考、准备后的柴科夫斯基创作了他一生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部作品《b小调第六交响曲》(悲枪),作品14号,这是一首强烈表现出人类悲枪情绪的音乐,这首交响曲可说是柴科夫斯基一生悲剧的写照,他把忧郁的性格、厌世的情绪,对死亡的预感以及对人生的绝望完全倾泻于这件作品中,因此这首曲子呈现出强烈的辛酸、苦楚、悲哀与幻灭之情。也就是在这首交响曲首演的第四天,柴科夫斯基与世长辞了。《悲枪交响曲》之于柴科夫斯基就像《安魂曲》之于莫扎特一般,燃烧着这位忧郁作曲家生命中最后的余辉。可以说是这位悲枪音乐家一生的心灵告白。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wenxuelunwen/yishulilun/206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