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哲学理论
关于哲学“融合”的问题,我在2013年第6期的《华章》杂志上有过详细的论述。随着我在医学临床实践中的深入和在这个问题上的不断思考,我觉得还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有必要对这个问题再次的阐述。我不敢说我就把哲学“融合”的问题思考的完美与到位,但有一点我敢肯定:我终生思考这一问题,我的态度是严肃的、认真的、老实的。
为了实现哲学的“融合”,我认为至少需要解决三个问题:哲学的整体精神、双色思维【概念思维与象】和童心未眠的“想象力”。还有一点值得特别的强调那就是“切换”一词,它是实现“融合”的关键。
首先谈谈哲学的“整体精神”。我自己觉得如果没有哲学“整体精神”的意识,我们就不能从全局的视角来弄明白哲学究竟是什么。我们得到的对哲学的解释就是不全面的、甚至是一种误解,我一直在追寻着思考着这一问题,在哲学历史的变迁中纠结着、苦恼着。直至遇到恩师高清海先生,我几十年的疑惑被破解了。“人是哲学的奥秘,哲学是人自我反思的理论”高清海老师的哲学观体现的就是哲学的“整体精神”。哲学从它产生那一刻起到今天,“人”一直贯穿其中且始终是哲学的主题。哲学中的各种流派乃至奇异的现象都是“人”的演绎,由此看来,弄明白“人”的奥秘就成为破解哲学的“关键”,同时也是很好的理解哲学的“整体精神”的奥义所在。
“人”的奥秘是什么?什么是人的“奥秘”?单一的本能生命的奥秘虽然也是人要探究的问题,但“人”所“独有”的“精神世界”的奥秘才是人真正的“奥秘”【包括了自然的属性】。这里不得不借用高清海老师“双重生命”的概念,“双重生命”的概念是“人”独有的但不是每一个人都能获得的。理由是:获得“双重生命”需要创造;也唯有创造才能获得“双重生命”。正是创造的魅力使人在自然的世界里凸显起来、靓丽起来、永恒与不朽,把创造与哲学的“整体精神”联系在一起就可以透见哲学的本质。为了能够进一步的理解它。我用一首诗歌来谈谈我的感受与心得。“问我”:父亲把我的长发理去,就认为我定会遵循他的“轨迹”;老师逼我脱下牛仔装,这就是“三好学生”的开始。为什么要临摹你的影子?将我的“我”限制在你的框架里。倘若世界是单纯的
“一”,何须要那五颜六色的花季?万紫千红的自然世界里,人的世界也是多彩多姿。表现人性反思的哲学,又怎能只用文字而否定画意?母亲给予我的是自然生命,我生命的另一半要靠我自己。找到自己的办法唯有创造,模仿与复印那是别人的东西。“人”是什么?“人”是母亲和我自己的“作品”;“我”是什么?我同万物一体却又与之相异。
曹雪芹的肉体生命源于他的母亲,《红楼梦》是他的第二生命即意义的生命、价值的生命,曹雪芹便有了“双重生命”。他和所有人相同的是肉体生命不相同的是价值生命――《红楼梦》,《红楼梦》是曹雪芹的创造,是他独有的个性标记,《红楼梦》是曹雪芹的自我。如果把哲学比喻为“龙”那么“人”便是龙筋。无论是中国哲学还是西方哲学从哲学的“整体精神”的视野里去审视哲学,“人”的创造与创造的“人”是相同的、想通的。
其次谈谈“双色思维”。我也许受到中国哲学“象思维”的影响太深的缘故,总是喜欢用文字去“筑象”。我喜爱用“双色思维”来概括概念思维与象思维,更热衷于“一笔双色”的融合。面对东西方诸多的哲学与哲学流派,我就是倾注我毕生的精力也研读不完。怎么办?需要转化祛除枝叶留住主干。把东西方哲学的问题转化为两种思维方式的问题,谁的哲学著作能够同时用概念思维与象思维来阐述哲学呢?我最终找到了王树人【老树】老师,他的《回归原创之思》就是用“双色思维”来完成的。我反复研读可谓百读不厌常读常新。我用一个比喻来说明我对“双色思维”的理解,概念思维如同打靶一样,靶子是静止的打靶者持枪瞄准去打靶心;象思维似打飞碟,飞碟是活动的,风向、风速、光线的变化、提前量。。。。。。打飞碟者需要在动态的流变中去把握、体验、预测直至命中飞碟。前者是定格、写真、隔离、静止;后者是流变、恍惚、混沦、动态。这样的“双色思维”都是人所必须的,只不过在不同的时空中经过岁月的“积淀”之后成为自己的一种“习惯”罢了。它们本身没有对错之分,只能说哪一种更适合于自己而已。从哲学的“整体精神”能够看到它们的共同点;从“双色思维”的角度又能发现它们各自的片面与不足。它们应该在吸取对方的优势之后成为“新我”,“新我”是含有“异己”的我、创生的我、融合的我、我的我。对封闭的我、高傲的我、内向的我的一种告别,积极的、开放的、谦和的、渗透的去学习对方,“我”不再单一,告别小我成为大我。
再者谈谈童心未眠的“想象力”。“想象力”在哲学的“融合”上很重要,如果太智慧了就没有童真了,无童真无“道心”。“想象力”可以打破地球上的一切引力与人为的限定,自由的去联想、移植、嫁接、奇思妙想、异想天开,它是创造的启蒙、灵感的酵母。许许多多的奇迹与不可能的可能都是在人们的“想象力”中孕育诞生的,同时又在人们的实践中转化为现实。
最后谈谈“融合”的问题。“融合”是什么?这“一笔”又是什么?如何实现“一笔双色”?我说:“融合”是变脸的质、质的变脸。“融合”是纠结的思维就需要用纠结的表达方式。“变脸”让我联想到中国的京剧艺术,万变不离其宗;幻化皆出我心。“质”让我想到西方的“本质”的概念,目的就是把中国的“象思维”与西方的概念结合在一起去表达“融合”的新意。如果用数学的方式去概括我对“融合”的理解,那便是:“>1>2>”。这在数学上看似虽然可笑,但在哲学的理解上“融合”使1>2.整体大于部分;抽象超越具体。那为什么在1的前面与2的后面加一个大于符号呢?它的前面与后面是什么呢?去发挥人的想象力,去联想无极而太极,道生一、一生二……有个故事也许有助于理解这个数学表达式。我不去注重故事的来处与完整性,只关注故事带给哲学的启示与理解。这个故事讲的是要求画家在一幅有限的画纸上面尽可能的画出很多的骆驼,有个画家画了两支骆驼前一只骆驼的尾巴与后一只骆驼的头,中见用绳子连接着。借助想象知道是骆驼队,我认为:它的本质是用有限表达无限;把无限寓于有限之中。那个“融合”的数学表达式的前面与后面看似没有什么,那是无中生有、大象无形与无限生机。“一笔”是什么?“一笔”即“我心”。我的能动的、创造的、切换之心。正是由于我心的独特神奇的魅力,使“一笔双色”在客观性与主观性的融合上成为现实的必然。
融合是双色的、切换的、能动的、创造的我心之合;是双色思维互置对方、超越其一、合二为一、一大于二的思维方式。“切换”一词在融合思维中显得尤为重要,它是融合的枢纽与关键。为了既要全面又要重点的认识矛盾和解决矛盾,需要因时因地因人而宜,主动的、积极的“切换”双色使之混沦一色。唯有舍我单色才能实现我之双色,从这层意义上说 融合即切换,切换等于融合。
如何实现“一笔双色”?具体的说就是那个能够实现“双色思维”切换的中介。这一笔具有什么样的特性? 一句话:具有双色之性同时又能超越双色之性。如:包容性、开放性、自由性、抽象性、自觉性、灵活性、独立性、共处性、可逆性、双向性、全息性等。用什么方法能够囊括其性同时又具有化繁执简的神力呢?在解决这一问题之前首先要对“双色思维”去浓缩与概括,找到“双色思维”中那个最基本、最重要且始终贯穿于哲学的问题是什么?我认为:是“人”、“人”的问题,也就是自然与人关系的问题。“天人合一”、“思维与存在”只不过是自然与人关系问题的名称有别层面有异而已,在本质上它们是想通的一致的!自然与人关系的互置、渗透、拓展与升华只有依赖于人的实践活动才能够完成,“行”是实践的真意。基于上述的理解,这“一笔”就借用数学的方法赋予平面直角坐标系新的内涵来完成它的使命。横坐标轴的x表示自然;纵坐标轴的y表示人;坐标原点0表示实践。在本质相同的原则下概念、文字、符号、寓意等可灵活“切换”,目的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这一点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非常的普遍,如:手机上面的“井”字键一样,一键即可实现中英文、数字与图片的“切换”,生活尚且如此哲学为何不能?“一笔双色”是梦的现实,现实的梦。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wenxuelunwen/zhexuelilun/1551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