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12-01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中国哲学
第1篇:《4分33秒》与东方哲学之间的思考
一、作品概述
《4分33秒》这首作品于1952首演,其结构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33秒,第二部分2分为40秒,第三部分为1分20秒。演奏方式如下:演奏者走到钢琴旁,坐在琴凳上,在每个部分的开始时打开琴盖,在每个部分结束时盖上琴盖,最后离开。表演时间共4分33秒,并没有弹奏任何一个音符。演出结束后,便立刻引起了音乐界的轩然大波,有人认同并赞赏他的这部作品,也有很多人说这是他故意哗众取宠之举。但凯奇回答那些抨击他的人说:“我从来不会仅仅为了引起轰动,而做些毫无意义的事情。”其实早在1947年,凯奇在哥伦比亚大学就参加了日本禅师铃木大拙的禅学讲座,开始对东方的哲学产生了兴趣。1950年,他又开始研究中国的《易经》。在这之后便不久产生了《4分33秒》这首作品。他在1961年出版的《无声》一书中写到:“在东方哲学中,我对无声产生了兴趣,这一兴趣很自然地发展着。”
二、大音希声
老子的美学思想是以“道”为其哲学基础的。在《老子》第一章中,老子给“道”下了这样一个定义:“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也即说,“道”是永恒绝对,无处不在,并且超越一切感性经验的一种存在。它“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绳绳兮不可名”。因此,它是不可言传的,不可名状的。由此,老子的美学思想也是基于“道”之哲学之基础上而产生的:“大象无形,大音希声”(第四十一章)。“大音”,有人认为即理想的音乐,也有人认为是指最宏大最和谐的音乐总之,在老子看来,“大音”才是最完美的无可挑剔的音乐。关于“希声”,有人认为“希声”是“音稀声弱”,有人认为“希声”就是“无声”。后者显然较符合老子的听之不闻名曰希。因而,“大音希声”有两层意思:一,借“音”说“道”。因为“道”是“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的,这样,以无声(希声)之乐来比拟道之存在,以一种无法用感官感受无法以感性把握的音乐来比喻无法捕捉的道,恰是老子用笔高超之处。二,以“道”论“乐”。在老子看来,“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只有那种像道一样无处不在,自然浑成而又听之不闻的音乐才是真正完美的音乐,也即以道的精神来衡量音乐。正如可言,可名之“道”是局部的,相对的,并非永恒的一样,有形之“象”,有声之“音”便也不是完美的“象”与“声”。只有像“道”那样,“有物浑成,先天地生”,不事人工雕琢,不以感官愉悦为目的的美才是真正的美。
庄子是老子思想的继承与发扬者,他的这些思想可以说是与老子如出一辙,都是以不可道之的“道”为其本根的。他更明确地提出了“大美不言”这一美学思想。有人认为“大音希声”的讲法“促使人们去探讨音乐之‘道',探讨音乐现象之外的普遍规律......只有将’道'的理论运用到音乐美学中来,这样‘大音'就是音乐的‘道'。”这种将“大音希声”看作是“音乐之道”和与音乐现象相关的“普遍规律”的说法也是牵强的。
三、无声之乐
同样以“无声”之乐为至乐的孔子却不是以“道”为本根的。作为儒家思想的创始人与集大成者,孔子所提倡的“乐”是为人生服务的,是人之修养所必备的一项内容。一个人的人生修养必须经过音乐的修养方可达到最高境界,即所谓的“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而“礼乐”则又是统治阶级治国救世安定天下的重要手段。因而,孔子所谓“无声之乐”的用意与老子“大音希声”之用意是有着本质的不同的。但作为一种“无声”思想以及“无声之乐”的存在方式上,二者却又不谋而合。
凯奇把非音乐因素介入音乐,以“无声之乐”的形式来表现音乐,以此来表达“艺术即生活,生活即艺术的美学思想。谈到这里不禁想到中国“无声之乐”的实践——陶渊明弹奏无弦琴。陶渊明当时并不是在享受音乐,而是享受一种心境,一种天人合一的心境。这和凯奇所追求的是不一样的,但他们的结果却是相同的,他们都体现了——“无声”。
四、《4分33秒》与东方哲学审美比较
关于《4分33秒》是否是老子“大音希声”和孔子“无声之乐”音乐美学具体体现的问题,一直以来都说法不一。由于《4分33秒》被界定为一部无声作品,并且凯奇长期接受东方哲学的学习,一部分研究者认为《4分33秒》就是“大音希声”和“无声之乐”在现代的一种实践。然而我们从它们各自蕴含的美学思想比较,发现并不尽然。比如“大音希声”的美学观点是以“道”为哲学基础的,它是符合“道”的属性的,即“道”是超空间客观存在的世界本原。《老子》一书中清晰地指出“大音”这种完美的音乐听之不闻,纯粹依靠精神去体验,它表达的是一种“无”,这种“无”是可以生发出无限的“有”,是音乐的本原。“无声胜有声”与“大音希声”在审美上差别是比较大的,不过它与《4发33秒》却有着微妙的相似之处,最突出的就是两者的无声都试图表现一些东西。凯奇在他的著作中也经常表现出这样的观点,他认为音乐家要做的就是把声音解放出来,而不是喋喋不休的对它们进行解释。他的这些观点包含着顺应自然的东方哲学思想。但与“大音希声”却有着本质上的区别,这是他们思想基础不同所造成的,老子的世界观和美学观是建立在“道”之上的,凯奇虽然有着多年学习东方哲学的经历,却没有触及到世界观这个问题上。东方哲学对他在音乐创作方面有着很大的影响,却不是他音乐探索的唯一来源。
五、结语
在东方哲学思想中,不管是老子的“大音希声”还是孔子的“无声之乐”,其音乐美学思想都与《4分33秒》传达出的美学思想虽略有所不同,但两者无独有偶却都与凯奇的《4分33秒》扩大了我们的审美范围,并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固有观念的樊篱,对后世音乐美学思想产生深远的影响。
作者:秦武斌
第2篇:西摩的爱情婚姻观与东方哲学
塞林格的中短篇小说《抬高房梁·木匠们》、《西摩小传》、《九故事》,《弗兰妮与祖伊》是围绕着格拉斯家族来写的,而西摩是这个家族中很重要的人物,在这几部作品中都有涉及,贯穿始终。《抬高房梁·木匠们》、《西摩小传》和《逮香蕉鱼的最佳日子》,集中描写了西摩与穆里尔的爱情和婚姻,本文试图以西摩的爱情和婚姻为核心来探寻西摩的个性和精神追求。
西摩·格拉斯是格拉斯家族中的老大,也是最聪明的。西摩小时候将近七年的时间一直在上一个电台的儿童智力节目,十六岁即考入哥伦比亚大学,二十岁出头就成了大学教授,后来入伍。同时,他也是他们家族中在东方哲学方面造诣最深的,用佛教的话来说是最有“慧根”的。所以,作为兄长,西摩不仅是排行老大,也是弟弟妹妹的精神导师。西摩从小的思想行为就与常人不同,例如:他经常长时间陷入自己一个人的世界思考,“简练的像特拉普派隐修院的看门人。”[1]一旦思考完后,就喋喋不休的阐述他的脑力成果,而根本不在乎有没有人听,或者有没有人听懂,西摩“从来没有意识到自己是独孤求败”[2];他非常聪慧,但每星期去参加电台节目,就像去参加葬礼,极其不愿意;他还会给十个月大哭闹的弗兰妮讲道家故事,因为觉得她不是饿了,而是需要听点什么;而且无论家里的孩子针对他说什么话,他都不生气,永远兴致勃勃、神采飞扬等等。最重要的事情,当他爱上穆里尔,却在婚礼当天逃婚,又与妻子去度假,却自杀身亡。所以,西摩的死连同他之前的思想行为都成了一个迷。在别人眼中,西摩至始至终是臭名远播的神秘主义者,也是精神不稳定的那一位。
一.西摩的爱情婚姻观
1.恋爱
从西摩婚前的一篇日记中,我们了解到了西摩的个性、西摩和穆里尔之间的爱情以及他想要逃婚的念头。
西摩爱穆里尔的一些特质,他真心夸赞她是一个难得的好姑娘,而且特别喜欢她有一颗一视同仁的心。对于“一视同仁”,西摩是坚决拥护的,理由是“一视同仁可以带来健康,以及一种非常真实的,令人羡慕的幸福感。如果心无杂念的去做,那便是‘道’之道,而且毫无疑问是最高境界的道。”[3]这与我国道家代表人物庄子的“齐物论”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处,庄子认为万物都是浑然一体的,没有是非、美丑、善恶、贵贱之分,万物归根到底是相同的,并且都在不断向其对立面转化,因而没有差别。所以,西摩因为“一视同仁”,也能够用善意看待周围任何的人和事。除此之外,当穆里尓亲手为西摩做了奶酪,还特地准备了他爱吃的番茄土司。西摩的眼睛都湿了。他还引用日本俳句诗人西行的诗“是什么我并不知道,可是心怀感激,我的眼泪落下来。”[4]由此可以看出西摩对穆里尔这样一个小小的举动非常感动,究其原因是西摩看到了穆里尔的真诚,看到她是真心爱他。西摩坚信只要是出于本心的,无论付出多少都能让他热泪盈眶,无论是多么微不足道的事情,都让他心怀感激。这就像西摩在教导巴蒂写作时,非常亢奋的强调“请你跟着你的心走,无论是输是赢。”[5]“你写作确实全神贯注了吗?你是写到呕心沥血了吗?”[6]可见,西摩一直坚持遵从本心,也就是佛教所说的“见性成佛”,心性一如,佛性平等。只要遵循本心,你的内心即是佛,而不必去在乎外在的形式和他人的看法。
2.婚姻
西摩在日记中直接表明自己对于婚姻的看法,“我唯一莫大的安慰是我的爱人对婚姻制度本身怀着一种始终不渝的坚定不移的信念。”[7]恋爱中西摩喜欢两个人简单、诚实,真心相对。不难理解,对于婚姻,西摩的要求也是完美的、超脱的。他想要的婚姻是不参杂任何功利性和物质性的目的。所以面对默里尔的婚姻目标:选购窗帘、选购孕妇装、想要漂亮的孩子、成为一个家的主人,有自己的圣诞树等等,西摩深深的感动,而这样的结婚动机在巴蒂看来是绝对不能忍受的,“他看了会鄙视她的”[8]。其实,巴蒂代表了多数人的看法,众人会觉得穆里尔这样的想法太不成熟、天真幼稚、过于孩子气,要不就是有些俗气。可见,西摩看重的是这样单纯的婚姻目的,不在乎婚姻能够带来什么物质利益或者其他好处,而是单单的对婚姻本身的热爱。穆里尔的这些动机正是来自小女人骨子里天然的、单纯的喜好,如此真实,这让西摩感动。就像西摩年少时喜欢运动和比赛,但他从来不在乎输赢,无论是自己不擅长还是擅长的运动和比赛,他都可以非常专注、自得其乐。他的打弹子游戏也是无人能及的,他在讲解打弹子的“不瞄准的瞄准”和扔烟屁股的“无人之境”的奥秘时,又让人想起当时日本学禅的西方学者赫立格尔《箭艺中的禅》一书,书中就提到箭艺—随心之瞄准才能达到最高的箭艺,犹如武侠小说中剑术的最高境界“手中有剑,心中无剑”,这也是禅宗精神所在。
但是,穆里尔还是在世界中沾染了来自世俗的一些东西,也不去追求精神生活,所以并未达到和西摩完全一样的精神追求,这一点又让西摩失望。例如“每当她告诉她的朋友们她跟那个参加智慧之童很多年的比利·布莱克订婚了,就能获得莫大的满足。我觉得她对我,大体上是感到一种母性和情欲交织在一起的冲动。但是,总的来说,我并不使她真正感到幸福。”[9]穆里尔这样在朋友面前炫耀的行为让西摩大失所望,他认为穆里尔爱他的动机并非是单纯的。所以,西摩真正在意的是默里尔是不是爱他这个人本身,而不是爱附着在他本人之外的东西,如金钱、名誉等。除了这一点,还有一件事穆里尔伤了西摩的心,西摩在穆里尔家人的眼中,一直被认为是有精神分裂症,被要求看心理医生,穆里尔为此很难过,她处在家人和西摩之间徘徊不定,最终还是选择向西摩提出去看心理医生的请求。这一点彻底暴露了穆里尔与西摩之间的精神鸿沟,她也流于世俗的将西摩当成精神病患者,为此,西摩虽然在穆里尔面前装作没有什么,但是从他的日记中可以看到他真正的伤了心。他在日记中写到“穆爱我,但是在我稍作整修之前,她永远不会觉得跟我真的亲密无间,真的心心相印,真的无拘无束。”[10]由此可见,西摩爱穆里尔,但是作为结婚的伴侣,穆里尔还不是一个能够和西摩心灵息息相通的人,不能成为一个很好的精神伴侣,这也为后面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婚礼当天,参加婚宴的客人都到齐了,但是新郎西摩却莫名其妙的逃婚了,导致现场一片骚动,新娘穆里尔只能伤心的哭泣,新娘的母亲勃然大怒,向亲朋好友控诉西摩是一个同性恋者、精神分裂者,根本不适合结婚。伴娘更是替新娘打抱不平,抱怨斥责:“他哥哥据说是聪明得不行,真是天晓得……如果他今天对这妞儿感的事也算聪明的话,那我就是圣雄甘地!”[11]伴娘代表了大多数人对西摩逃婚的看法,从逃婚的行为以及理由来看,躲避婚礼理由是“太幸福”、“太激动”,“不能跟很多人在一起”,这很容易被看做是非正常人所为,因为有悖常理。但是在前面了解了西摩追求本心,追求“见性成佛”的境界之后,似乎就变得不难理解。西摩只重视自己心里的感受和情绪,而不会考虑社会秩序、社会风俗等事情,而结婚这件事对每个人而言都是特别激动和幸福的,西摩尤其兴奋,“我感觉仿佛自己即将出世。神圣神圣的一天。”[12]但是,与之不同的是,常人都不会因为自己心里过分的兴奋就逃婚,而是会按捺住内心的情感去结婚,因为人人都知道逃婚是常理不允许的。但西摩不会,他会因为只遵从本心,而放大内心的情感,能够让自己心情平复的办法就是暂时不参加婚礼,所以西摩就这样随性的做了,这是他依禅理随心所欲,依本性而行事,但是注定不会被大众所接受的。这正像故事开篇提到的伯乐相马的故事,出自《淮南子·道应》,讲述的是九方皋帮秦穆公寻找上乘骏马,其相马所见乃精华强调“着眼于内在本质,外在特征可视而不见。”[13]最终寻得上乘骏马一事,正如巴蒂所言,西摩是唯一一个有伯乐精神的人。而大众都不是伯乐,只是单单看到西摩逃婚的这一行为不符合常理,却不能理解这背后遵从本心真诚的情感和洒脱的行为。而且若将西摩的模样按巴蒂的白描画下来,眼睛黑且大、两眼相隔很远、鼻子长大下巴短、耳垂极长极厚、皮肤黑却干净、毛发重却过早秃顶、衣服总是不合身、领带也打不到位,看起来其貌不扬甚至有些丑陋,但是对生活常常充满幸福感,对万物一视同仁等等。这似乎也让我们看到一个西方世界中的少年“庄子”形象。
《道德经》中有言“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所以在他们眼中西摩就像一个傻瓜,一个精神病患者,以任何符合逻辑的方式都没办法来定义他。而只有一个人例外,就是新娘的大伯,这个老头至始至终没有发表一句评论,眼睛看着前方,带着微笑,好像对身边的一切都充耳不闻,像一个超脱于世外的人,而在故事的结尾才知道他其实是个聋哑人。但是这样一个人的沉默多次让巴蒂感到感动和满意,当这个老头最后从巴蒂家离开后,他写到“应该把他的雪茄烟蒂捎给西摩,可以作为一般的结婚礼物……也许再加上一张白纸,权做解释。”[14]可见,巴蒂觉得只有这样的一个人是理解西摩的,他对西摩的行为不会妄加评论,但是讽刺的是,他是一个聋哑人,并非是真正超脱于世外的人,并非是真正理解西摩的人。
最后,婚礼当天,穆里尔选择和西摩一起私奔。在西摩和穆里尔的爱情中,尽管穆里尔不能理解西摩,但是她始终选择和西摩在一起,当众人都说西摩有精神病时,穆里尔还是决定与他在一起并且结婚,婚礼当天西摩因为一个不被众人理解的理由逃婚,虽然穆里尔也不理解,但是她仍然陪着西摩私奔。可惜的是,心灵无法契合的两人也注定最后的悲剧。
二.婚姻的围城
婚后的生活主要记录的是西摩与穆里尔的一次海边度假,当西摩在海边晒太阳时,穆里尔一个人在宾馆等长途电话,空闲之余她做的事情是:看杂志《性是乐趣——也可能是受罪》、刮掉裙子上的污渍、拔掉一颗痣上的毛、抽烟,当电话铃响时仍然不紧不慢的染指甲。可见,婚后的穆里尔看着低俗趣味的杂志,过着一种低俗的生活。西摩也叫她“一九四八年度精神流浪小姐”可见,在西摩眼中,她是没有精神追求的人。
而在海边晒太阳的西摩遇到了小女孩西比尓,这个小女孩没有一般小孩的单纯可爱,相反充满了嫉妒、控制的欲望。她嫉妒沙伦·利普舒兹和西摩一同坐在钢琴凳子上,让西摩把她推下去。西摩很不情愿还说这个名字混合着回忆与欲望,似乎是在暗示西比尔的心。西比尔很喜欢一身黄色的泳衣,黄色在西方一般带有不好的涵义和消极意义,表示胆怯、嫉妒,卑鄙等。相反西摩说自己喜欢蓝色的泳衣,蓝色在西方国家表示情绪忧郁、沮丧,这也符合西摩当时的心境。所以这里的颜色似乎有暗示的意味。
西摩带着西比尔下水逮香蕉鱼,这个情节描写的特别紧张,由于前面穆里尔和母亲的电话中得知西摩可能有精神问题。而且随时可能失去对自己的控制,所以这里的情节让读者特别的不安。西摩让西比尔找水里有没有香蕉鱼,西比尔并没有发现什么鱼,还紧张的说“别撒手”“你抓住我啊”“别离岸太远了”“有个浪头冲过来了”但是,就在西摩让西比尔躲过浪头后,西比尔却格外的开心,“海水让西比尔的金发湿了个透,不过她的尖叫声里充满了欢乐”,[15]在气床平稳后,之前并未看到鱼的西比尔说看到了香蕉鱼,而且嘴里还有六根香蕉。很明显,小女孩在撒谎,这样的回答西摩也并不满意,小女孩说完后,西摩就和她告别要回宾馆了。
西摩设想出来的香蕉鱼,他们游进一个香蕉洞就馋的和猪一样,吃的太胖了再也无法从洞里爬出来,直到死了。这里的情节也充满寓意。这个洞寓意着充满诱惑的物质世界,而终有不少人像香蕉鱼一样沉醉在物质世界中不可自拔。而此时的西比尔虽然只是一个孩子,但是俨然没有了一个孩子的纯真,或许之前有,但是下水之后就没有了。她被推着逐渐走进海里,越来越危险,就好像在逐渐逼近物质世界,物质世界虽然有很多不好的东西,但是同时也充满了诱惑力,西比尔在浪潮扑过来最危险的时候,却躲过了浪潮,体会到了刺激和喜悦,之后西比尔开始撒谎了,虽然撒了谎,但是却变得比之前更开心和满足。“她毫无遗憾的朝宾馆的方向走去。”[16]这也预示着在物质世界中的诱惑和享乐,小女孩在体验到物质世界的乐趣和刺激之后,终将被社会同化,失去先天的纯真,陷入物欲横流的世界和永不满足的人心。
所以这一事实让西摩特别的伤心!特别的无望!当他朝宾馆走去,作者用的词是“捏捏紧”“使劲塞进口袋”“沉重的步子”,而终于西摩爆发了,先是歇斯底里,和一个女人在电梯里无缘无故的发生强烈争执,随后回到卧室,看看熟睡的妻子,文中不是用妻子而是“那个姑娘”就毫无留恋的开枪自杀了。可见穆里尔最终在西摩心里是不能理解自己的人,也和其他人一样,这也让西摩生无可恋。
三.总结
西摩在婚前没有找到理解自己的人,当他把希望寄托于婚姻时,婚姻生活也终于让他失望。一直寻求无欲无争、超脱自然、见性成佛的他,随着年龄的增长,更深的了解到人和人之间充满了欺诈和污秽,人性的贪婪。“贪”是佛教中的三毒(贪、嗔、痴)之一。“贪”是指染着于色、声、香、味、触等五欲之境而不离的心理活动,《大乘义章》卷五说“于外五欲染爱名贪。”所以,佛教认为“贪”是佛教修行的大敌,是产生一切烦恼的根本,是恶之根源之一。但是西摩看到人被物欲的世界控制着,连小孩子都要被物欲世界吞噬,自己的妻子穆里尔也越来越沉沦在物欲的世界当中。可见,婚姻并没有让他找到精神伴侣,而是进入一个更大的围城,更多的痛苦,只有他一人孤独前行,他的妻子以及周围的人不能体会自己心中的虔诚的感受,不能相互沟通交流这种神圣的感受,当然也不能理解他的行为。终于西摩爆发了,就像巴蒂说“他始终也没有找到一条潇洒归隐的途径”,[17]所以就此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或许死亡可以让时间停止,留给人们的仍是一个神秘的、善意的、随性的西摩。
塞林格的这几部中短篇小说都写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当时僵化的传统弥漫在美国社会的各个角落,为了反叛这一传统,众多青年人希望找到一种方式来表达他们对周围社会的幻灭和困惑。赛林格也试图通过吸收东方文化来解救西方的精神危机,20世纪50年代中期青年人自发的运动,人们为自己辩护时人们为自己辩护时要提到塞林格《麦田里的守望者》主人公霍尔顿·考菲尔德的名字,与此同时,塞林格也被美国人当做传奇式的人物,他成了苦心修道的隐士。但是他似乎又通过西摩的结局告诉我们,这并非人们想象的绝妙偏方。
作者:赵颖星
第3篇:在南方文本和东方哲学的坐标上
几个中短篇,其实就能知道小说家的一切秘密。
《遍地青菜》这部20万字的中短篇集,收录了杨静龙2005年到2010年的12个小说。其中起头的三个《苍耳》《田塍》《声音》与排在第九位的《江南丝竹》又有重叠的关系,作者自己在《江南丝竹》的末尾交代了一段:“这是一组相互关联的小说,遵从《当代》编辑的意见,改写成三个独立的短篇,分别为《苍耳》《田塍》《声音》,发表在三家杂志上,似乎失去了原作的完整性和蕴含的内在思想。我还是喜欢组合而成的《江南丝竹》,特意收入书中。”所以,这集子里收的可以看作是9个小说,或者11个小说,这种选择性挺有意思,似乎也像是一种小说的方式,告诉读者,这个集子有两种读法,不要觉得起头的三个和第九个是一回事,他们重复又不重复。
一般不会这样收录,至少换我就不会。但杨静龙这样做了,有意无意地玩味着小说以及小说集的编选之间的意义空间,让本来无缝的文本搞出一些人为的缝隙,然后若有其事、郑重其事,有点“功夫在诗外”的感觉。当然,往实在处说,证明杨静龙是个貌似妥协其实较真的人,他对自己的小说作品有一份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觉得有必要保留其原来的存在方式及其构思(即他说的“原作的完整性和蕴含的内在思想”);此外,可能一般人不会这样去想,我却想到这是各种古籍整理中常用的办法,流传下来有几个本子,就采取并置、对照的形式立此存照,以示学术的严谨和因文本之调整而显现的意义上的细微差异。当然,古籍还会附以点校、笺注、集评、集校、集注等——我的意思是,杨静龙应该是有一种古籍阅读或者版本学的经验支持他这样去编选收录自己的作品,在这种阅读经验中,这么收不过是个通例,是个习惯。至于该阅读经验或者类似的书斋气的做法对杨静龙的创作还有什么作用和意义,卖个关子,后面说。
从小说集看,人到中年的杨静龙显出同代作家们的共性。首先是题材,《苍耳》《田塍》《声音》(《江南丝竹》)《遍地蛤蟆》《云那边》《浮子岛》写的都是当代农村;《方丈的日子》是个比较长的中篇,官场小说,写的是县里的人物、故事;《遍地花开》《遍地青菜》往省城里走了,写的仍是农民工、保姆们的生活。以上这些都是当代题材,也都是农村和“后农村”的题材。这样,就占了集子的八成半。中国成熟的、成名的作家们,如莫言、贾平凹、陈忠实、苏童、余华、刘震云等,主要熟悉和书写的大多是百年中国农村和小镇的生活、人物、故事、精神,尤其是跟自己亲身经历相关的建国后农村和小镇。换言之,带有乡土气和小镇市民气的叙事实际上在当代文学中形成了自身完整严密的系统和传统,形成了有一定内在代际性和差异化的中国视角。所以,可以认为,农业时代和向工业时代缓慢过渡的文学场景,在当代小说中“笼盖四野”,但也因历史阶段的不同、文化汲取的不同,呈现出内部的丰富。
杨静龙的农村叙事在共性中就显出了自己的个性,但他的个性又被另一些共性包括其中。我这么说的意思是,一方面,杨静龙的这些中短篇依然把题材选择放在了他熟悉的生活场景中,写农村、写县城,这与此前的当代作家和当代小说的主流是一致的;而另一方面,他从学习模仿到创造塑造,企图找到自己笔下的“新人”。《苍耳》的荷花不是,《云那边》的高兴、小翠还不是,但《遍地花开》的莫温和许晴就有些是了,《遍地青菜》的许小晴则一定是。——许小晴是杨静龙想要塑造的“后农村”时代的“新人”,换句话说,进了城以打工者身份在城里人家做保姆的许小晴想在城里的住宅小区的绿化带里种上16棵青菜,还逐渐被城里人接纳和支持了,这是杨静龙对于“后农村”时代农民(工)的城市境遇的“白日梦”。这也成全了他此类小说和笔下人物的人无我有。
也许,正因为这种关于“新人”特质的书写,以及小说浓厚的理想主义情结、主流价值观念,《遍地青菜》曾杀出重围,奋斗到了第五届鲁迅文学奖短篇小说奖的决战之中,成为鲁奖入围提名的作品。“许小晴却把它们(住宅小区里几棵小小青菜)视作了家乡的菜地,视作家乡的亲人,她再也不能失去它们了!”“不久之后阳光花园因为小区中心那块宽阔菜地,和绿化带上随处可见的各种瓜蔬果菜,而名声四扬。”“每当夕阳西下华灯初上,三三两两的父母就会带着他们的孩子,从城市的四面八方赶来。他们沿着小区的行人道走走停停,缓缓而行。他们给孩子们指点着:这是番茄。这是黄瓜。这是花辣椒……”许小晴以一己的美好愿望克服挫折,打动了城里人,她因此成就了城市与乡村的“完美”结合,成为感动C城的十大新闻人物,多少有点从卑微迈入崇高的意味——但这个小说的理想主义和完美结局是有小说艺术和人性认识上的不足的。
杨静龙并不是没有考虑这其中的问题。“她一家三代菜农,种菜卖菜是他们生命的全部,连他们身上所流的汗水都带着青菜的气味。可是现在,家乡的土地连同整个村庄一起,都被开发征用了。全村的人都将成为没有土地的农民。”这就是呈现在许小晴们背后的巨大的时代背景。所以,进城做保姆的许小晴血管中还流淌着土地的记忆,她见不得绿化带的土地闲着,她要种点菜来寄托一个农人的生活节律和安身立命,换句话说,她是“失土”的第一代,她还有浓浓的“乡愁”。只是杨静龙把这种基因的纠结转换成了城乡对于小区种菜别是一道风景的和谐收官,这多少是一种臆想,是违背现实依据的理想化塑造,以至于让严肃小说变得有些童话结局般的甜俗,放下了对这种“失土”关系和“乡愁”真实处境的深刻追究,使小说“新人”矛盾、丰富的人性空间缩小了。
与此相比,《遍地花开》却另表一枝以至于一枝独秀了。真实,吻合现实逻辑,更重要的是吻合小说内逻辑即人物性格发展可能性的环环相扣与种种细节,在《遍地花开》的打工者莫温、许晴夫妇身上显现得充分、自然。建筑工地工友们的“骚话”、骚行和莫温想念老婆的专一克制像两个声部那样从头开始,一次误会引发的老婆许晴的不信任和她的到来,成为情节的突变和故事的高潮,演绎着小说可以施加的巧合力;如何缓解矛盾、突破矛盾成了对于作家的考验,最后小说用老婆明白真相后的痛哭一场和她决定“我们……也要做城里人”结束文本,意犹未尽地延伸“后农村”时代难以遏制的城市迁徙冲动(对农民来说是美好愿景),造就了小说言有不尽的深长意味。这种故事暂停而社会问题和情感问题依旧溢出纸幅的处理是比较靠谱的文学立场和文学气象。
总的来讲,在杨静龙目前中短篇小说中占了大头的农村题材作品,其小说艺术、小说语言的继承大致来源于几个方面,一是新时期的“先锋小说”,二是先锋小说群体向本土文化走的“寻根文学”,还有一个我觉得应该是现代文学——因为杨静龙的文字中呈现着不少鲁迅、周作人时代的用词、白描和抒情。在《苍耳》《田塍》《声音》这样的短篇中,先锋小说和寻根小说的影响力比较明显,语言比较有弹性,文学感觉比较精到,而像荷花在男人去城里打工后的漫长时间里,终究熬不住身体的寂寞,与村里因为没能力出去打工的唯一弱男子本能性地做成好事,这种强调本能、略有些没来由的性事在过去先锋和寻根的作品里就是常态,所以,这类小说仍然是新时期先锋和寻根小说的发展。当然,杨静龙其实在短小紧张的篇幅里安静且像闲笔一样铺垫了今天农村生活景象的“进城潮”和空村化,表明了他思考的新背景。在这些文学继承之外,杨静龙还有一支比较独特的文脉孳乳——古典话本、拟话本小说,这一点,构成了杨静龙比较独特的文学风貌,是一种重要的作品辨识度。
我一直没有提集子里剩下的两个小说:《三月不来四月来》和《玉水川上》。在我看来,这两个小说才是杨静龙的拿手好戏,是值得我们格外重视的“南方文本”。也是这两个小说,集中体现了杨静龙小说与古典话本小说或者说古典短篇小说内在的联系,即一种传统文脉和“南方文本”的当代造化、当代表达。
这两个小说都被编作“杨柳堡纪事”系列,《三月不来四月来》是之一,《玉水川上》是之二。写的时段都是民国,这就从历史空间上将他们与杨静龙的当代题材区别开来了。《三月不来四月来》是一个有关复仇的故事,杨竹根28岁那年,玉水河流域闹春荒,家人的苦境逼着杨竹根打算做一回劫匪,不料却误伤了一对情侣,男的被砍掉一条手臂,俏女人被杨竹根带回当菩萨样供起来,想等她回心转意作成夫妻,其时,女的已经怀孕。18年后,一场复仇如何来临?人们如何面对自己历史中的罪愆?杨静龙写得甚是从容,显现了他驾驭民间传奇、恩怨故事的能力。所有的恩怨的主体都在历史和自我之间游走,恩怨的终结某种意义上也就是特定历史的终结,小说如是观。
《玉水川上》进一步突破了“小时代”的格局而进入了“大历史”的语境。抗日战争期间在江南水乡的玉水川上,象征中国式文明和江南文脉的“书船”随时代到了遗绪,还在水上行走的代表人物则是写了《拍案惊奇》的凌濛初的后人凌七公与他的女婿书米童(书里虫),但背后构成同样的东亚文脉和文化尊敬感的却是日本乡村小学校长应征入伍担任军官的教师浅野青叶和他的人生导师、月光寺的住持岛崎。小说用《拍案惊奇》因残缺不全而期待重修稀世的蓝本子(版本)一事为线索,以两国文化人的携手和理解最终架起人性可以超越一时一国界限的殊胜因缘,牵连出文化生命和现实政治的冲突、中日和平与军国主义的冲突、《拍案惊奇》的哲学与历史遭际的互文。深沉、丰富、博大、斯文,一切又蕴藉在素朴美好的语言、舒缓沉着的叙事之中,颇见功力。
可以说,是东方哲学在《玉水川上》显现了人类文明的光芒,使得中国传统智慧、觉悟、人生态度在小说艺术中有了融合、化合的可能。儒家的中正浩然,道家的潇洒冲淡,佛家的通透慈悲,在这个小说的几位主人公——凌七公、岛崎住持、浅野青叶、书里虫——身上,都有出色的体现,使小说附有了高贵的修养和高尚的品格,艰难但勇毅地穿透了现实战争丑恶的硬壳,磨砺出一份当下小说难得的玉石之美。“人世真谛,早在千年之前,已被大哲人庄子参透。庄子撰《阳则》,云:‘有国于蜗之左角者,曰触氏;有国于蜗之右角者,曰蛮氏。时相遇角地而战……”“在某一个时刻,浅野青叶觉得坐在自己眼前那两个人的形象开始模糊起来”——凌七公和岛崎长老,凌七公和他正在成长中女婿书里虫,岛崎长老和正在中日战争中挣扎的浅野青叶,其实都是可以模糊、置换的,因为他们都信仰儒释道的内在精神,都渴望和平。
从《三月不来四月来》,尤其是《玉水川上》,可以知道更多杨静龙的观念世界与文化信仰。我愿意把杨静龙小说整体呈现的故事性和抒情性的结合主要看作是古典传奇和道家哲学的杂交。他很容易将小说叙事回归传奇式的巧合和圆满,而非西方悲剧式的心理冲突和性格分析;他也擅长用秀雅的语言美化文本,并用老庄哲学的世界观、人生观看待和弥合世界的分崩离析。所以,从很大程度上讲,杨静龙是一个比较地道的中国人格的作家,他的生命基因沉浸在地理和风格意义上的“南方文本”和“东方哲学”的坐标系上,由此切入历史和现实、人物和情怀。
“在月光寺的坟场里,一座座新坟就像夏天的白色木槿花,接二连三地盛开起来”,一种南方(中国)和东方(世界)的美学可以在人类灵魂的故事中做出什么样的无边道场,这真是值得杨静龙进一步思考的问题和方向。在我看来,这才是杨氏“菜系”最大的亮点和未来。
作者:夏烈
第4篇:东方哲学在工业产品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富的国家,在几干年的历史文化斗争和不断进步中形成了完整的东方哲学思想。那么如何才能够将我国传统的哲学思想所蕴含的古典美、哲学美融入到现代化的工业设计中,使我国的工业设计具有内涵美。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就此,本论文着重针对东方哲学在工业产品设计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和策略。
一、通过哲学提高工业产品设计的实用性
在我国古书中最早提出“以人为本”这一观点是齐国名相管仲,讲述了管仲对齐恒公陈述霸之业的言论,其曰:“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朱熹将《孟子》、《论语》、《大学》、《中庸》合并为四书,关于以人为本的理念是“民性邦本,本固邦宁。”等等。在我国古代“以人为本”的理念还有很多,迄今为止我国仍然坚持着以人本文的理念治国安邦,并且将其广泛的推广到各个领域当中。就此,从工业领域中进行细致性的分析。
将哲学思想中的“以人为本”理念应用在现代化的工业设计中,能体现出其产品的实用性,是产品使用价值的综合表述,包含了产品尖端的科技核心部分。因此,工业产品设计人员在进行产品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理念,从而达到提高产品实用性的宗旨。通过对市场的调研、产品质量、客户需求、市场需求等方面,全方位的研究和分析产品,进行合理的设计,将产品中所存在的弊端和不足进行完善,达到将“不便”变成“便”的根本目的。
例如,计算机逐渐完善的过程就能充分的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理念。1946年2月16日,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研制出第一台电子计算机,造价是48万美元,占地面积170平方米,迄今为止计算机已经变成了超薄、可携带、速度是每秒几十兆的电子产品,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备的工具。这一产品从170平方米到现在的20平方厘米甚至是超薄笔记本,说明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已经推广到各个领域当中,并且逐渐被完善和超越成为了工业产品设计的核心观念。
二、通过哲学提高工业产品设计的简约性
《道德经》强调了追求美的最高境界,提倡自然美、浑然天成的感觉,这对于我国现代化的工业发展和现代化的园林设计、建筑设计、道路设计等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逐渐造就了我国形成一种自然美、清水出芙蓉的美学追求。在工业设计中,这一类型美的追求被定义为简约美的追求也就是现代我们熟知的简约性。
从现代化的建筑设计中能够发现,最好的设计一般都是以简约为主题的设计,并且被世界所接纳和崇洋。
例如,在美国战后时期著名的家具设计师查尔斯.伊姆斯的作品就充分体现了哲学思想中的简约性,其设计出来的家具线条简单、具有自然、浑然天成的感觉,逐渐被世界接纳并且成为了世界顶级的建筑设计师。
在他所创造的一系列作品中不仅具有干练的自然美,同时将哲学中所体现出来的哲学美、自然美、简约美、柔和美、亲切美等都表现得淋漓尽致,并且其具有一定的实用性。这一巨大的成功昭示了我国需要将哲学思想融入到现代化的产品设计中,彰显出我国古代思想所蕴藏的底蕴和精神,从设计中体现出美感,体现出东方的伟大思想。
从我国的角度进行分析,早在1985年期间我国所生产的一种白色简单工艺的茶壶就是利用了现代哲学中所彰显的简约性进行设计的。在这款白色简单工业的茶壶中,无论从轮廓还是整体艺术的设计都显得既不凌乱又不失高雅,整体构造打破了传统茶壶的枯燥、复杂性。
三、通过哲学提高工业产品设计的和谐美
饮食是人的天性更是人的生存之道,好的厨师将油、盐、酱、醋、蒜、葱、姜放入其中,我们在品尝之后赞不绝口,这并不仅归功于厨艺的精湛,同时更体现出这些材料能够融合在一起,彰显出了“和谐”的味道。这就像《易经》中所讲述的道理一样,保持至高的和谐,才是大吉大利,是我国几千年来所追求的“至和至善”。那么,工业设计将这种哲学思想融入其中,就被称之为和谐美。
在现代化产业中,不同种类的产品会融入到人们生活中,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体现出、人、自然、环境三者之间的和谐,保障其能够平衡发展。进行相关的市场调查,根据各个领域的人的不同喜好、各个地区人的不同需求、年龄的划分等多方面进行市场调查和考究,从而设计中符合大部分群体的需求,从整体上把握“和谐美”,彰显出设计的力量,从根本上提高设计所蕴藏的精神和人文价值。让人们更能够接受这样的设计理念,达到在追求质量、价值的同时也能够弘扬出我国几千年的文化。
在现代产品当中,我们不难发现我们生活的周围就涵盖了很多和谐美的建筑物,例如上海的东方明珠它和整个上海的发展相匹配,在比如说北京的鸟巢正是秉承着我国古代的理念进行设计,彰显出我国是一个集智慧、大气于一身的国家。
结语
总而言之,针对工业产品设计来说融合于哲学思想有利无敝,不仅在设计的过程中会获取更多的经济价值,并体现出我国古代哲学所蕴藏的精神和文化底蕴,彰显出我国所弘扬的哲学思想,引领工业产品走向更高的成功。
作者:张豪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wenxuelunwen/zhongguozhexue/163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