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文学论文 > 中国哲学 > 浅谈中国哲学的基本结构

浅谈中国哲学的基本结构

日期:2022-12-01 阅读量:0 所属栏目:中国哲学


  学习哲学,需要方法论;分析哲学问题,需要指导思想。中国哲学体系如此庞大,从任何一个侧面来谈论都显得不完整,但是在这个体系当中,影响力最大的当属儒、道两家思想。从这两家的思想出发来谈论中国哲学体系,能反映出这个体系当中的一些核心思想。文章从纵、横两个角度出发,对这两家思想的历史发展阶段以及各个阶段的内容和特点进行了叙述,通过相关叙述,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了中国哲学体系当中的一些核心的构成要素。


  学习哲学,需要方法论;分析哲学问题,需要指导思想。中国哲学体系如此庞大,从任何一个侧面来谈论都显得不完整,但是在这个体系当中,影响力最大的当属儒、道两家思想。

 

  一、儒家思想体系

 

  (一)儒家思想的起源

 

  儒家思想兴起的时代是周朝的典章制度处于“礼崩乐坏”的时代,所以,要了解儒家思想的起源,就需要先了解“周文疲弊”的问题,因为,只有了解了先秦诸子对“周文疲弊”的态度,才能了解儒家思想兴起的原因,这种了解才是本质的了解。与其他诸子不同,孔子对“周朝的礼”持着肯定的态度,他认为“礼”总是需要的,对于周公所立的那套礼,可以斟酌损益,但是不能从根本上推翻。孔子认为,周朝的典章制度本身是好的,之所以出现“礼崩乐坏”的现象,是因为那些贵族的思想道德和日常行为腐败堕落,因而不再能承担这一套礼乐。所以,通过对夏、商、周三代的文化进行反省,孔子提出了“仁”的观念,并建立了相应的原则,进而确立了人生的方向。孔子希望通过普及自己所看好的人生观,实现对那些腐败堕落的贵族的教化,进而复兴周礼。

 

  (二)儒家思想的主要观点

 

  1、前期儒家(先秦)

 

  在先秦诸子的思想中,儒家的观念最多也最复杂。要了解先秦儒家,并不是单单了解某一个人或某几个人,而是要把这个思想体系当中的所有人的思想当作一个整体来看待,通过一个思想脉络把这些思想连贯起来,其顺序为:以《论语》为起点,到《孟子》,再到《中庸》、《易传》和《大学》。其主要观点如下:(1)《论语》:孔子的重点是讲“仁”,重视讲“仁”就是重视主体,道德意识强就要重视主体。儒家主要的就是主体,客体是通过主体而收摄进来的,主体透射到客体而且摄客归主。所以儒家即使是讲形而上学,它也是基于道德。仁是理,是道,也是心。(2)《孟子》:孟子以心讲性,讲的是性善,也是重视主体这个观念的体现,但是,这个主体不是主观的主体,而是客观的主体。(3)《中庸》中所讲的“慎独”就是主体,“慎独”这个学问是扣紧道德意识而发出来的。另外,《中庸》还讲到了“诚”、“命”、“性”和“明”等内容。(4)《易传》讲神,这个神是形而上的神,它是通过主体而呈现的,穷神才能知化,化就是宇宙的生化,这就成了宇宙论。另外,《易传》也讲属于道德的诚。(5)《大学》所将的慎独是从诚意来讲的。

 

  2、中期儒家(两汉)

 

  先秦诸子的百家争鸣因法家在秦朝处于独霸地位而终结,焚书坑儒更是给法家之外的诸子学说带来了灭顶之灾,继秦之后,汉朝初年的统治者又一度信奉黄老之学。这使得儒家学说的发展在秦朝和汉初这段历史时期受到了阻碍。直到董仲舒“天人三策”,才出现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儒家学说才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然而,此时的“儒术”已不同于先秦的“儒学”,董仲舒所倡导的“儒术”是一个混合品,是“以儒家思想为主而糅合一些法家思想的封建思想体系”。儒术在历史上对儒家思想的发展所起到的推动作用是非常值得重视的。其主要观点如下:(1)讲“天人感应”,认为凡是自然界的不正常现象,都是因为当时政治上的某一项措施犯了错误,“天”才以不正常的现象对统治者发出警告。(2)引《公羊春秋传》作为当时政治措施的理论依据,便于汉朝统治者进行改制,并将《春秋》之义应用到中国封建社会上层建筑的各个领域里。(3)用“三纲五伦”作为管理社会伦理的思想。

 

  3、后期儒家(宋-清末)

 

  在经历了魏晋玄学和隋唐佛学的压制之后,到北宋初期,儒家思想所处的时代背景为:经学的发展受到的束缚促使其进行内部的改革;佛教、道教对儒家思想产生着巨大的冲击;三教合一的思潮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儒家的宇宙论、本体论和心性论有待完善。在这种情况下,北宋初期的一批著名学者通过继承古代儒家思想,同时吸取佛教、道家的很多思想,形成了一个综合了“儒家孔孟之道”、“道家老庄学说”和“佛教唯心主义”的新形式的儒家思想体系,即“道学”,西方称之为新儒学。这个思想体系从它产生的那个时代开始,就一直为中国封建统治者而服务,在宋-清这段时期内,“道学”是在中国哲学领域占据着绝对的霸主地位,长期被奉为官学。其主要观点如下:(1)把封建社会等级制度说成为天经地义的;(2)把“三纲五常”绝对化、永恒化,从而满族官僚地主阶级进行精神统治的需要;(3)阐述了两个基本问题,即“什么是人”和“怎样做人”;(4)目的是“穷理尽性”,其方法是“格物致知”。

 

浅谈中国哲学的基本结构


  (三)儒家各发展阶段的代表人物及其在思想上的几次转型

 

  1、前期儒家(见图1)

 

  宋道学:程颐、程颢弟兄二人创立了道学,也分别创立了道学的两派,即“理学”和“心学”。之后,张载以气为体的学说可以称为“气学”;朱熹以理、气并称,可以说是集大成者,这是道学的前期。

 

  至于元代,属于过渡时期。

 

  明道学:用黑格尔的三段法说,二程是肯定,张载是否定,朱熹是否定之否定;后期,朱熹是肯定,陆九渊、王守仁是否定,王夫之是否定之否定,他是后期道学的集大成者,也就是全部道学的集大成者。

 

  清代已经开始出现“道学”与“反道学”之争,道学的发展以日趋衰落。

 

  二、道家思想体系

 

  (一)道家思想的起源

 

  与儒家思想一样,道家思想同样是在周礼崩坏的时代大背景下兴起的。但是,面对“礼崩乐坏”的局面,道家采取了不同与儒家的态度——道家以非功利主义的观点否定了周朝的典章制度,其思想背后的一个基本的观点就是高级的“自由自在”,但不是指放肆。基于这样的基本观点,道家把周朝的典章制度看成是外在的虚文,看成形式主义,并认为周文是束缚生命的桎梏,所以,道家主张“逍遥、齐物、无待”。通过这些观点和主张,道家在人文之上那更高境界中提出了新的思想。另外,“逸民”和“为我”等思想也是道家思想兴起的理论来源;老子的思想主张就是根据以上这些态度和观点而提出来的。

 

  (二)道家思想的主要观点

 

  1、前期道家(先秦-两汉)

 

  对于前期道家的理解,毫无疑问要从李耳和庄周的思想开始,而《老子》和《庄子》就是了解他们的思想的文献。《老子》、《庄子》中有许多“贵生轻利”之说,体现的是“全生保真,全形葆真,不以物累形”的思想。另外,“为我”思想贯穿了道家各派。在道家思想的发展中,保全自己的方法越来越精细。道家哲学是没落的奴隶主阶级意识的集中表现,体现了没落的奴隶主阶级对新兴地主阶级所采取的消极反抗,这也是斗争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的内容还很多,其主要观点如下:(1)主张“以退为进”、“全生保真”、“轻物重生”、“以弱胜强”、“以少胜寡”;(2)讨论了“为道”和“为学”,认为前者是“日损”,而后者是“日益”;(3)主张“无为”和“消极反抗”;(4)讨论了“齐物”,体现了相对主义和不可知论的认识论;(5)以“为我”为基础,讨论了“逍遥”、“自由”、“幸福”;(6)讨论了“道”、“有”和“无”;(7)主张“无用”。

 

  2、后期道家(玄学)

 

  东汉末年,随着儒家经学的衰微,诸名士遭到政治暴力的摧残与压迫,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名士们开始回避对时政的评议,他们通过吸收以《周易》、《老子》和《庄子》为基础的道家思想,再通过糅合儒、道两家的思想,进而展开了关于抽象玄理的讨论,这类讨论的基础便是老庄思想,而以这种思想为基础的学说便是“玄学”。其主要观点如下:(1)展开了关于“无名”、“言意”、“圣人有情、无情”、“一般”和“特殊”的辩论;(2)提出了关于“常、变、动、静”、“一”和“多”、“有”和“无”、“性”和“命”、“生”和“死”、“无对”和“有对”、“有言”和“无言”、“无心、无为和无待”、“名教”与“自然”的理论。

 

  (三)道家在思想上的几次转型

 

  1、前期道家(见图4) 三、总结

 

  本文以儒、道两家的思想为例,对中国哲学体系进行了浅显的分析,这对于从某个侧面来了解中国哲学是有帮助的。但是,本文的不足之处也是显而易见的。首先,在分析过程中,虽然注意到了分层次、分维度的分析,但却未能将那些分析的结果进行整体的、宏观的概括与整合;其次,对于各家思想在历史演进过程中所发展出的新派别,未能很好地把握它们之间的关系,因此,也就未能在“家外有家,家内有派”的哲学体系中画出清晰的哲学层次结构图,这有待于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加以改进。

 

  作者:胡 来源:知识与创新 2010年9期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wenxuelunwen/zhongguozhexue/16511.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