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12-01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中国哲学
摘 要:本文将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探讨这首诗的文体特点,通过主题、语音、词汇与句法特征、修辞手法等客观标准分析这首诗的魅力所在
关键词:宏观; 微观;修辞手法
引言
《雪夜林中小驻》是美国20世纪著名的诗人弗罗斯特(1874—1963)写的一首诗歌,它也是现代英语始终公认的短篇杰作。这首诗描写了一个老人对生活失去信心,在黑暗中来到美丽的森林,本打算了结自己的生命,然而动听的风声和铃声唤醒了他对人生的热爱,这首诗的哲理深奥,韵律优美,文字朴实无华。马儿与老人默默交流,将景色融入老人心中,意境深远。
一、主题分析
诗歌《雪夜林中小驻》共为四节。诗中有两个主要的角色为人和马,第一和第四节讲述了周围的环境,第二和第三节是关于发言者和小马所想的。诗中作者是以主角出现,在寒冷昏暗的夜晚,停下马儿观看林中雪景,他想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马,但是马没办法理解为何要在“这一年最黑的晚上”,“在林边湖畔停顿”,所以它急于向前奔跑。作者就在这时受到两种思想影响,一种是他喜欢眼前的美景,一种是被生活所压的责任。诗中的小矛盾象征着生活的大矛盾,小冲突象征生命里更大的冲突。
二、从语音的角度分析
对于文学文体来说,特别是诗歌这类抒情文体,研究语音对于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情趣有着重要的意义。因为在诗歌中,语音的选择与文学文体所获取的特定涵义或氛围之间有着内在的统一。如果除去了语音的因素,这首诗的韵味也就荡然无存。
2.1音位特征
《雪夜林中小驻》,全诗采用明快的四音步抑扬格,每行以弱音开始,弱音节与重音节交错。这种格律节奏感强,读起来琅琅上口,节奏鲜明而又舒畅,很自然地把读者带到了宁静的雪夜林景之中。
2.2韵律
这首《雪夜林中小驻》共分四小节,每小节四行,每行八个音节,韵脚排列方式是:aaba,bbcb,ccdc,dddd。诗人把每一小节中那个不入韵的韵定为下一小节的韵,环环相扣,而最后一节韵脚重复,一韵到底。弗罗斯特的压韵方式使整首诗读起来节奏富于变化。前三节采用的韵律象征了主人公的思索过程的连续性和时间的渐渐流逝。诗中主人公陷入沉思,忘掉了现实中的烦恼。而最后一节韵律的突变,象征了诗中主人公思绪的突然停止,回到现实,明白了自己还有没有完成的责任。dddd的韵律持续有力,暗示了主人公勇于面对未来困难的决心。
三、修辞手法分析
这首诗的魅力之一在于它的语域创造了许多情景语境潜势,使它的语法隐喻空间能够触及人们的生活,这具体表现在诗的修辞手法上。
3.1隐喻
诗中一些词语如“雪、结冰的湖、这一年最黑的晚上、铃铛、小薄片、幽黑、深邃、睡眠”都十分普遍,通常容易被忽视,但在诗里都采用了隐喻的手法。这些单词和短语都与寂静或死亡般的冷淡相联系,给了读者一种遐想的空间去构成一幅难忘、生动、激励情感的情景。诗中的“树林”是幽黑、可爱、深邃的。而在人的惯性思维中,树林常常因他们的明亮和开放而被赞赏,不符合“幽黑”、“深邃”这样的特性,作者通过隐喻的手法,以获得读者的共鸣。
3.2句子重复
弗罗斯特的诗歌中词、词组或句子在不同地方的重现,在同一个地方两句或更多诗句的重复实际上就是诗意的延伸。像“I”在诗歌中重复了5次,“woods”出现了4次,“think,house和he分别出现了2次。这些增强了诗歌的效果,特别是诗歌的末两行重复,更有效地突出了诗歌的内涵和主题,让读者产生了震撼和感应。表明诗中人在”超我”的驱使下,决心在茫茫雪夜的途中以坚韧不跋的精神奋斗到底,同时也表露出他从惶惑中摆脱出来心理上瞬间的变化过程。这是诗人对世界、人生和社会态度的表白。
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雪夜林中小驻》这首诗进行主题、语音、词汇与句法特征、语境、修辞手法等方面的分析,旨在明确该诗的精妙之处。诗人于传统中见新意、于朴素中见深刻、于自然中见雕琢、于具体中见抽象,正是这首诗经久不衰的魅力之所在。通过仔细分析,大家不禁会为罗伯特·弗罗斯特的诗歌天才所折服,更为他的人生选择而欣慰
参考文献:
[1] 朱永生!200433; 严世清!215006; ??语法隐喻理论的理据和贡献[J].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0年02期
[2] 郭久英; 文慧; ??英语诗歌文体学分析法之研究[J].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03期
[3] 熊学亮; 刘东虹; ??英语学习中语法隐喻的迁移[J].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5年02期
上一篇:浅谈墨子的教育内容及现代意义
下一篇:中国文化产业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