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关健词:弘扬美德 构建 黄乃裳 伦理思想
论文摘要:建设和请海西,雷要发扬传统关德作为精神动力。闽籍爱国侨领黄乃农的忍想中不乏闪烁中华民族传统关德的光辉,对构建和谙海西有着重要的意义。
黄乃裳的一生,致力于振兴中华,体现出敢作敢为报国的伟大民族英雄气概。他的思想已流芳百世,在他的思想中不乏闪烁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光辉,对构建和谐海西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黄乃裳伦理思想的历史内涵
1、拯救民族,呕心沥血
随着《中英南京条约》、《中日马关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中国完全丧失了主杖独立和领土完整,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黄乃裳等一批不愿当亡国奴的志士仁人充分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因此他们在探索如何拯救民族之路,从翻译西学、倡导西法,创办报刊、宜传变法,到联名上书等种种救国的尝试。如:黄乃裳把发展中国的资本主义同抵抗外国资本主义侵略问题直接联系起来,把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作为国家生死存亡的问题提出来。这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1896年4月28日,黄乃裳自筹资金独立创办的福建近代第一张报纸《福建)正式出版发行。在创刊号上,黄乃裳把广开言路,实行改革的维新思想公开与众,大胆提出了改革的主张,针贬了时弊,给沉闷压抑的福建思想界,注人了一股清新的空气。但残酷的现实,使他热切希望民族复兴、国家强大的愿望化为泡影,只好决定南渡星洲,“觅一地旷人稀之处”,“为桑梓穷无聊赖之同胞避一生活路径”。成为开拓新“诗巫”的拓荒者。
2、优国优民,矢志不渝
对自己祖国和民族的无限忠诚,是黄乃裳最高尚的道德情操。他看到了祖国“外力之侵迫,国势之屏弱,民治之腐败,社会之颓落”,为祖国落后挨打而痛心,并时时“妄希有所效力于国家”。他认为,中国的积弱由于民智不开,而开通民智有治本与治标二法:办学为治本之图,办报为治标之计。当黄乃裳耳闻目睹了“闽地苦痔,丰年亦不足食,乡曲贫民,终岁吱红薯十室而九”。为了改变这渗况,黄乃裳决计下南洋,“觅一地旷人稀之处”,“为桑梓穷无聊赖之同胞避一生活路径。"1899年秋天,黄乃裳举家登上“格兰诺”号,远涉重洋,“矢志尽我余生”,“不敢偷活苟且而已”。70岁时,他自撰联句:“问已往龄世何裨,历数二万五千日以来,成甚事业;愿此后对天无愧,不虚六十有九年之外,再度余生。”字里行间洋溢着执着追求的热情与鞠躬尽瘁的精神。1921年,年届73岁高龄的黄乃裳接受孙中山之召,带病赴粤就任广州国民政府高等顾问。这些体现了他优国优民,矢志不渝的精神。
3、励志自强,自胜自立
励志自强就是在艰难困苦中磨砺自己的意志,是一个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过程。1900年4月,黄乃裳带着几个亲人来到英属砂捞越,开始实施他的宏大觅地拓荒计划。历经千辛万苦,黄乃裳终于在拉让江找到了垦地,并在河边建了“亚答膺”(草房)。垦地找到后,黄乃裳回国在闽清、古田、闽侯、屏南等地招集了1000多个垦民,开始了艰苦的创业工作。他跟大伙同吃同睡,一同伐木垦地。风风雨雨,5个春秋过去,经他苦心经营,诗巫新福州垦地初具规模了,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
由于长期劳碌奔波,黄乃裳得了严重的胃病,每回发作起来,就要疼一两个月吃不下饭,每天只能吃几片面包,一杯牛奶,几条香蕉度命。在家乡他组织白中乡民开凿水渠,拦河建坝,使1000多亩早地得到灌溉,受到社会的好评。同时,于1907年自己创建了闽清县教育会,在各乡办高、初、小学34所,促进了全县教育事业的发展。1920年12月,72岁高龄的黄乃裳不顾年迈体弱,应孙中山的邀请,赴广州任中华民国政府高等顾问,次年夏因病回乡。1922年又应萨镇冰之请,任福建署高等顾问。1924年9月22日,黄乃裳病逝于闽清梅城,终年76岁。有诗概括了黄乃裳奋斗的一生:涣侠左海,天诞贤良。清政魔败,志切扶匡。奔走南北,辛苦备尝。国父为友,革命义彰。功成勇退,惠普梓桑。岩岩道貌,高山仰望。
一个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有不断进取、与时俱进的精神,自信、自立、自胜、自强,永远保持一种昂扬向上的心态和精神,才能成就伟大的人格和伟大的事业。
4、独立人格,不亢不卑
“人贵有志”和“士不可侮”的独立人格意识,是中华民族的一种优秀道德传统,这在黄乃裳一生的言行中表现得非常典型。1900年黄乃裳带领乡亲来南洋开垦场时,曾向砂捞越当局借了40000元的债给大伙当船费。过了几年,当局向黄乃裳讨还。因一时资金周转困难,黄乃裳向他们申请延迟还贷。当地政府对黄乃裳屡次不准在垦场内设赌场、卖鸦片早就有意见,就想趁机要挟他。黄乃裳一听,气得大声说:“我黄乃裳杀头剥皮也不愿看着自己的同胞沦为赌钱鬼、鸦片虫!”就这样,黄乃裳告别了自己苦心经营5年的新福州垦场,离开了砂捞越。黄乃裳告别了新福州后,在厦门办《福建日报》。因为他在报上揭露水陆提督贪赃枉法的事,得罪了官府,报纸被迫停刊。辛亥革命那一年,他回福州任英华、福音、培元三书院教务长。那年年底,同盟会在福州发动起义,黄乃裳就在家里召集30多名学生组成炸弹队,配合民军作战。福州体育会、南台商团等成员300多人齐集仓山的福建同盟会会址,准备进城援助。队伍集齐了,需要选一名旗手在前面擎旗。黄乃裳说:“旗手不用选了,我今年63岁了,剩下的日子不多了,就让我给大家当一回旗手吧!”于是,黄乃裳擎着十八星红方大旗,带领大队人马冲向花巷民军总司令部。在市民的积极配合下,清军投降了,福州光复。福州辛亥光复后,成立了福建军政府,黄乃裳出任省交通部部长。袁世凯窃国后,黄乃裳愤而辞官,回到故乡闽清,从事公益事业。
5、清正廉洁,两袖清风
清正廉洁,作为中国传统道德的一个基本规范,它主要是对掌权者提出的一种道德准则,它要求为官廉洁奉公,正直无私,不因财贿而出卖良心和原则。黄乃裳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说:“我一身奉行‘三不主义’,一不买田,二不存款,三不盖房,遗产全无”,他确实平生没有购置过一间房屋,没有买过一分田地,他在福州生活了40多年,住的全是租来的民房。在闽清,他的故居是祖上留下来的,且年久失修。
黄乃裳也当过官。辛亥革命后,他担任福建军政府的交通部长,还兼任筹响局总办,他所筹的款项完全用于革命、垦荒和办学。他经手的钱数以百万计,仅1912年2月,他以个人的名望为军政府向南洋以及福州等地富商筹募的资金就高达170多万元,但他从未染指一文,一生简朴,廉洁自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健全的今天,大力提倡清正廉洁是十分必要的。
二、黄乃裳伦理思想对构建和谐海西的当代价值
黄乃裳的精神值得我们传颂,也留给我们许多启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构建和谐海西需要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发扬励志自强、自胜自立、廉洁奉公、正直无私精神,为构建和谐海西提供精神动力。
1、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有利于构建和谐海西
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现实的必然,黄乃裳等志士仁人为了救国救民尝试过多种制度和主义,结果都无法挽救中华民族的悲惨命运,都失败了。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所选择和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才使中华民族真正结束了悲惨的百年历史,走上独立、民主、富强的康庄大道。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近百年来,中国人所梦寐以求的“独立、富国”的理想,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半个多世纪的艰苦奋斗,通过社会主义制度变成了现实。一位著名评论家曾高度评价毛泽东和邓小平,他说,今天中国实现了富国强兵的梦想,毛泽东领导中国实现了“强兵”,邓小平领导中国实现了“富国”。改革开放30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奇迹,这发展趋势不可逆转,21世纪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将成为现实。
社会主义的中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经过80余年艰苦奋斗建立起来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不能发展中国”,这同样是历史、现实所昭示的真理。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亚立着一座座爱国主义的丰碑。透过这一座座丰碑,不仅可以认识中国共产党的英明伟大,而且也能真正懂得中国共产党改变民族和国家命运的艰辛历程和卓越贡献。我们弘扬黄乃裳伦理思想是为让全体人民更清楚地认识到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和现实的必然,使全体人民在构建和谐海西中更加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
2、发扬励志自强、自胜自立、爱国为民的精神,为构建和谐海西提供精神动力
今天,回顾黄乃裳反对列强分裂中国、追求祖国统一的斗争历程,弘扬他的励志自强,自胜自立,爱国为民精神,可以为构建和谐海西提供精神动力。一是发扬励志自强、自胜自立精神。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发展为主题,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努力实现改革、发展和稳定的统一,要从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中实现民富;从民生问题的切实解决中维系民安,大力增加就业,促进教育公平,缩小收人差距,完善社会保障,搞好社会治安;从政治文明的推进中完善民主;从和谐文化构建中关注民乐。二是发扬励志自强、自胜自立精神。加快福建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强同国外的经济技术合作,增强企业的技术和市场开发能力。着力培育富有创新能力的各类人才,建立健全技术创新、技术开发的激励机制。鼓励大中型企业建立技术中心、研究开发中心和加大研发投人,促进产学研之间的有机结合,推进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努力形成一批集研发、设计、制造于一体并能提供系统集成服务的大型企业,为构建和谐海西做贡献。三是弘扬黄乃裳爱国为民精神,促进两岸交流合作。当前两岸关系发展正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值得倍加珍惜。汉川大地震后,台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鼎力相助,充分体现了骨肉相连、血浓于水的同胞之情、手足之爱。这是中华民族团结互助、共克时艰的精神力量,也是两岸同胞相互扶持、携手合作、共同开创两岸美好未来的强大动力。两岸关系发展过程,
文化交流是一座重要桥梁,不仅要加以珍惜,也要在既有基础上发扬光大,进一步发挥最大的功效,为构建和谐海西做出更大的贡献。
3、发扬黄乃裳廉洁奉公、正直无私的精神,为构建和谐海西提供政治保证
党风廉政建设是构建和谐海西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担负着带领群众建设海西重任,与群众最接近、最密切,其作风如何,直接关系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直接影响着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是加强政权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必然要求;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示范带头作用,艰苦创业,廉洁奉公,把群众的注意力和积极性引导到海西建设中来,用表率行动来促进发展。但在党风廉政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有的干部作风漂浮不实,原则性不强;有的不严格要求自己,不能做到廉洁自律,有的忙于事务,厌学、浅学甚至不学,自我满足。有的方法简单粗暴,法制观念和纪律观念淡薄,有的吃、拿、卡、要,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有的乱用职权,与民争利,损害群众利益。针对以上存在问题,应从以下几方面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一要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党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到构建和谐海西,以教倡廉,至关重要。通过树典型,扬正气,找差距,查问题,切实解决存在的问题,达到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的目的。通过教育筑牢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防线,塑造良好形象,促进经济快速健康发展。二要建立健全党风廉政建设的长效机制,逐步规范干部的行为,制度是构建和谐海西的有力措施,要充分发挥制度管人、管事的威力。要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切实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利用责任机制推动党风廉政工作,要严肃责任追究制度,坚决克服好人主义和本位主义,对为政不廉的要坚决追究领导责任,对为责任人开脱祖护、说情的也要追究责任;坚决克服“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的现象,使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真正得到落实。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wenxuelunwen/zhongguozhexue/178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