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妇产科
【摘要】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在妇产科围手术期中降低感染率的作用。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0月笔者所在医院接诊的452例妇产科手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226例。其中对照组围手术期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围手术期给予护理干预,观察记录两组患者不同部位感染、不同手术感染情况,并对感染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不同部位感染包括泌尿道感染、呼吸道感染、血液系统感染、消化道感染、皮肤感染及其他感染,其中研究组各个部位的感染率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同手术感染包括全子宫切除术感染、子宫肌瘤剔除术感染、阴式子宫切除术感染、卵巢癌根治术感染、剖宫产感染及其他手术感染,其中研究组不同手术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产科围手术期感染较多,患者不同部位(泌尿道、血液系统、消化系统等)与不同手术类型(子宫肌瘤剔除术、全子宫切除术、剖宫产等)皆可出现感染,临床应加强这些方面的护理干预,才能更好地降低妇产科围手术期感染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关键词】 妇产科; 围手术期; 感染率; 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 R473.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19-0091-02
近年来,妇产科围手术期风险事件发生率逐年上升,集中表现在围手术期感染方面[1]。随着女性的地位越来越高,维权意识也逐渐加强,对于如何才能更好地控制妇产科围手术期感染,减少风险事件,则成为了当下医院必须重视的课题。临床研究显示,加强妇产科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积极预防与控制感染风险因素,在一定程度上能减少感染发生率[2]。本研究旨在进一步探讨护理干预降低妇产科围手术期感染率的作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0月笔者所在医院接诊的452例妇产科手术患者,均已婚,皆签署知情同意书愿意配合本次研究。手术类型:全子宫切除术38例,子宫肌瘤剔除术100例,阴式子宫切除术82例,卵巢癌根治术72例,剖宫产术108例及其他5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226例。对照组年龄21~56岁,平均(30.8±7.6)岁;全子宫切除术18例,子宫肌瘤剔除术52例,阴式子宫切除术40例,卵巢癌根治术38例,剖宫产术52例,其他26例。研究组年龄22~53岁,平均(31.2±7.7)岁;全子宫切除术20例,子宫肌瘤剔除术48例,阴式子宫切除术42例,卵巢癌根治术34例,剖宫产术56例,其他26例。两组患者年龄、手术方式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处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护理干预,具体护理干预措施如下。
1.2.1 加强入院健康宣教与指导 将医院环境与相关规定告知新入院的患者,尽快缓解他们对陌生环境产生的焦虑与紧张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要主动同患者进行交流与沟通,将围手术期相关操作及注意事项告知患者,同时把各项检查的目的与意义详细解释给患者听,尽可能增加患者的信任,便于他们配合手术操作。
1.2.2 做好围手术期卫生与营养干预 入院后,护理人员要引导患者养成一种正确的营养摄入习惯与良好卫生习惯。除常规洗漱,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患者要及时更换衣物,并做好其外阴部的护理,定期进行清洁[3];积极鼓励患者术后进行简单的下床活动,促使子宫的自我修复;积极将合理的饮食形式与种类告知患者及其家属,保障其获得足够的营养支持,从而早日康复。
1.2.3 规范化应用抗感染药物 阴道内除乳酸杆菌之外,其余病毒一般都会引发相应疾病,尤其在手术与分娩时会影响阴道的微环境,从而造成菌群失调,一般需要采用抗感染药物处理[4]。采用抗感染药物时应注意适当与适量,尽量严格规范抗感染药物的应用。
1.2.4 积极预防与控制术后并发症 术后要加强患者常见并发症如腹胀、伤口感染及咳嗽等的预防,同时为加强肠蠕动,辅助患者做一些可行的床上活动[5];咳嗽可能造成患者痰液淤积,甚至造成肺炎感染,故而要及时将患者的痰液清除,必要时行痰培养,根据培养阳性结果采取对症处理;密切对患者术后切口情况进行观察,做好常规消毒,一旦出现持续疼痛,并且伴有体温升高,则要及时采取措施处理。
1.2.5 做好术后感染的干预 术后对患者身体状况进行密切监测,若察觉患者出现营养障碍则要及时纠正,避免发生抵抗力低下症状;术中要严格按照无菌操作执行,降低组织坏死,积极做好彻底止血,伤口采取人工合成可吸收缝合线处理,尽量减少外来感染[6]。
1.3 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不同部位感染、不同手术感染情况,并对比分析两组之间的感染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部位感染情况
452例妇产科手术患者中,共出现感染144例,发生率为31.9%,包括33例泌尿道感染,17例呼吸道感染,19例血液系统感染,20例消化道感染,35例皮肤感染及20例其他感染;其中对照组104例(46.0%),研究组40例(17.7%)。研究组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详见表1。
2.2 不同手术方式感染情况
144例感染患者中,研究组40例,对照组104例,包括全子宫切除术、子宫肌瘤剔除术、阴式子宫切除术、卵巢癌根治术、剖宫产术、其他手术,研究组各个手术方式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详见表2。
3 讨论
妇产科属于医院比较重要的一个科室,近年来,其发生风险事件的几率逐年上升,尤其是感染事件,包括患者不同部位感染、不同手术类型感染等[7]。为尽量减少妇产科围手术期感染率,就应加强其临床护理干预,针对危险因素进行预防与控制。从本次研究结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yxlw/fuchanke/799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