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基础医学
随着临床上腹腔镜技术的不断提升以及微创技术在临床上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 临床上在治疗结肠肿瘤患者时应用结肠镜腹腔镜联合切除治疗越来越普遍, 由于结肠镜腹腔镜联合切除治疗属于有创治疗, 因此在治疗期间需要给予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才能得到临床预期, 改善预后[1-3]。为了进一步探究在结肠肿瘤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结肠镜腹腔镜联合切除治疗以及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的护理经验以及护理效果, 本院对44例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自2015年4月~2016年4月期间所收治的44例结肠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本次研究中男26例, 女18例, 年龄最大81岁, 最小22岁, 平均年龄为(57.26±10.54)岁。存在结肠良性病变30例、结肠癌14例。其中结肠良性病变中存在广基型腺瘤20例、炎性息肉及增生性息肉10例、结肠癌中存在腺癌10例、类癌1例、印戒细胞癌3例。
1. 2 方法 实施结肠镜腹腔镜联合切除治疗的44例患者均给予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给予患者常规术前准备以及全身麻醉至导尿管和胃肠减压管, 取位膀胱截石位并在患者脐环上缘采用Veress针穿刺, 建立二氧化碳气腹并将其控制在12~14 mm Hg(1 mm Hg=0.133 kPa), 在置入腹腔镜时需要保持30°并在右髂棘水平腹直肌外缘置入5 cm Trocar, 在进行全腹部探查时需要插入5 mm抓钳并对病灶位于左侧结肠患者取麦氏点位置做主操作孔, 对病灶位于右半结肠患者取第2孔对应左侧腹壁对应位置作为主操作孔。全结肠切除以及其他分别采取5孔法和4孔法。在腹腔镜引导下寻找以及识别病变肠段, 若未能明确病灶位置时则利用肛门插入结肠镜的方法协助腹腔镜寻找病变位置, 将腹腔镜灯光亮度适当调整至低于电子肠镜的灯光亮度以利于发现腹腔镜下结肠镜的灯光指导, 腹腔镜医师可以利用“顶”、“拉”等动作将病变部位暴露并确定病变位置, 利用钛夹以及缝线标记肿瘤远近端并利用内窥镜经肛门置入以适当游离病变组织, 利用无损伤肠钳夹对该肠段近端肠管或者末端回肠实施夹闭, 缓慢注入气体以充盈肠管并在肠镜退出前吸尽结肠内充入气体, 患者若存在息肉则需要进行活检并对恶性肿瘤患者实施根治性切除操作[4]。
2 结果
44例患者均给予结肠镜腹腔镜联合切除治疗以及围手术期护理干预, 均获得痊愈并出院, 治愈率为100.00%, 未发生严重并发症, 并发症发生率为0。
3 讨论
3. 1 术前 在患者入院时, 对患者护理需要依据病情做好全面评估并落实好有关辅助检查, 遵医嘱给予患者能量补充以及纠正低蛋白血症和贫血等[5-7], 给予患者饮食护理并使患者机体状态良好。术前3 d做好患者的胃肠道准备并给予患者口服肠道抗感染药物以及维生素, 术前2 d给予患者流食并酌情给予患者缓泻剂, 术前1 d给予患者全肠道灌洗以及术晨给予患者清洁洗肠操作直至无粪渣。进行术晨灌洗时需要选择跪卧臀高头低位并利用重力作用使得灌肠液自上而下沿着肠道低位向高位逆行流动, 然后利用振动抛腹手法以便于粪便排出[8-10]。多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来显著消除患者的负面情绪以及提升患者术中配合度, 通过详细介绍疾病相关性知识以及手术流程等显著疏导患者焦虑清绪以及紧张情绪等。
3. 2 术后 待患者麻醉清醒后需要将患者转送至对应病房并给予患者去枕平卧和头偏向一侧操作, 对患者口腔内分泌物进行及时消除以有效保证呼吸道通畅[11-13], 利用低流量吸氧疗法来保证患者生命体征稳定, 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进行密切监测并对患者的面色以及精神状态进行监测以便早期发现异常。对患者保留管道进行检查以确定妥善固定以及长度是否适宜, 避免出现扭曲、弯折以及脱出的情况并动态观察引流物量、色、性质[14, 15], 仔细记录。做好患者的并发症护理并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内出血以及渗血症状, 若出现异常则需要及时上报医生并给予患者针对性处理。告知患者在术后7 d内避免长时间下蹲以及端坐以避免腹压和吻合口张力增加以及告知患者不要用力咳嗽或者用力排便等。
3. 3 出院指导 为患者做好出院指导并加强术后随访, 嘱咐患者定期复查并做好后续化化疗指导。
综上所述, 在结肠肿瘤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结肠镜腹腔镜联合切除治疗以及围手术期护理干预, 对显著改善患者预后以及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存在重要的积极作用, 可将其作为有效治疗方法以及有效护理方法在临床上推广。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yxlw/jichuyixue/1577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