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基础医学
精神分裂症在临床中比较常见,属于精神疾病的一种,发病率比较高,患者发病后,会出现行为障碍、认知障碍、情感障碍等,降低其社会功能,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抗精神病疾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但治疗效果并不理想,仍有部分患者病情进展,严重时甚至危及自身及他人的生命安全,需要长期住院治疗。然而部分长期住院患者家属受到多种因素影响,无法提供长时间的陪护,需要护理人员给予有效的护理,常规护理中,方法比较单一,且不适合长期住院无陪护患者,笔者所在医院自2015年1月起,给予长期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无陪护护理,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于2015年1月-2016年6月在笔者所在医院长期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7例,其中男52例,女35例;年龄38~71岁,平均(54.3±2.8)岁;病程1~6年,平均(2.2±1.4)年;文化水平:本科及以上13例,大专20例,高中及中专21例,初中15例,小学及以下18例;生活自理能力:无法自理36例,部分自理32例,可自理19例。纳入标准:均符合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病历资料齐全。
1.2 方法
收集所有患者的病历资料,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具体无陪护护理措施如下。
1.2.1 基础护理 患者及家属入院后,护理人员向患者家属介绍无陪护护理的相关知识,增加患者家属对其的了解,促使患者家属理解、支持护理人员,预防医患纠纷。精神分裂症患者长期住院期间,多数患者自理能力比较差,或丧失生活自理能力,这就需要护理人员给予患者相应的生活指导及帮助。精神分裂症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习惯独处,淡漠于人际交往活动,个人卫生状况相对比较差,并影响机体免疫力,护理人员给予患者基础护理时,应有针对性地实施,以提升患者生命健康程度。首先,对于丧失生活自理能力,需长期卧床的患者,每天定期帮助患者进行清洁工作,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吃饭时提醒患者用餐,并给予协助,经常按摩患者肢体,防止褥疮的发生。其次,对于存在部分自理能力的患者,护理人员可采取监督的方式,引导患者逐渐提升自己的自理能力,并多鼓励患者与他人交流,并带领患者进行相应的运动,如散步、慢跑等。最后,对于完全能够生活自理的患者,以增强患者免疫力为主,并鼓励患者做好个人卫生。
1.2.2 预见性护理 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会明显降低患者的体质及机体抵抗力,加之精神衰退,导致其生活自理能力显著变弱,甚至无法自理,不知冷暖、遗大小便等症状存在于大多数的患者中,增加了感染的发生机率,增加其他躯体疾病的发生风险。护理人员在实施无陪护护理期间,应不断地强化自身的护理技术水平,丰富护理专业知识,根据患者情况评估患者可能发生的不良事件,提前给予患者预防性的护理措施,并有针对性的提升患者的抵抗力,增强体质,减少躯体疾病的发生,提高机体的健康程度[1]。
1.2.3 强化心理支持及社会支持 精神分裂症患者长期住院原因中,主要的一个原因为扰乱、危害社会,属于强制入院。实际上,患者住院期间,探视需求及心理需求都是非常强烈的,护理人员在实施无陪护护理期间,应强化心理支持及社会支持,以提升康复效果,促使患者社会功能的提升[2]。护理人员应全面地了解患者,利用会谈技巧,掌握患者的心理状况,同时,收集患者的相关资料,尤其是患者对自身疾病的看法,以有针对性地制定特殊的心理护理计划。尽管精神分裂症患者较难以接触,但护理人员态度和蔼、语气温和时,多数患者并不会拒绝护理人员的护理操作,因此,护理人员与患者接触时,应改变自身的态度及言行,消除诱因,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
1.2.4 用药指导 躯体疾病普遍存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治疗期间,除了抗精神疾病药物外,患者还需服用治疗躯体疾病的药物。由于药物多种多样,某些药物之间可能会发生相互作用,导致患者服用后产生不良反应,影响患者用药安全,护理人员需要准确掌握患者服用的各种药物之间有无相互作用、禁忌证等,并给予患者用药指导,保证患者住院安全[3]。此外,针对不合作的患者,护理人员应结合患者的心理特点,采取说服、诱导的方式,切不可强硬地命令患者吃药,提升患者用药依从性。
1.2.5 提高安全管理力度 实施无陪护护理过程中,评估患者住院安全性时,现场开展动态评估,以能有效地避免不安全因素,顺利给予患者治疗。护理人员进行各项护理操作时,严格依据相应的要求进行,期间,不断强化自身的安全防范意识及能力,做好预防工作,减少护理风险事件[4]。此外,无陪护护理中重点的,也是最基本的内容为安全管理,医院应先从硬件方面着手,建立完善的硬件设施,如建设安全监控系统、安防设备等,保证患者住院期间的安全。同时,还应促进护理人员不断提升自身的安全管理意识,专业地判断患者的安全风险,有针对性地预防,减少不安全事件。
1.3 观察指标
观察实施无陪护护理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由本科室护士长及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共同制定“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问卷包含两份,一份针对患者,于患者出院前发放给患者,向患者讲明调查目的及填写方法后,由患者自行填写;另一份针对患者家属,患者出院后1个月时,在家庭随访中发放给患者家属,由患者家属自行填写。两份调查问卷均包含生活护理、用药护理、服务态度、病症护理四个方面,每方面25分,总分100分,分?翟礁撸?满意度越高。 2 ?Y果
2.1 实施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
实施无陪护护理后,87例患者中,发生护理风险事件2例,发生率为2.3%,其中,冲动1例,外走1例。
2.2 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
实施无陪护护理后,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总分为(93.5±3.2)分,家属对护理满意度总分为(95.2±3.4)分,见表1。
3 讨论
目前,临床上尚未完全明确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机制,治疗时,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法及药物缺乏,通常采用常规抗精神疾病药物治疗,但并不能完全治愈患者,而且部分患者病情依然会加重[5]。随着精神分裂症患者病情的进展,多数患者需要长期住院接受治疗,期间,药物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病情及症状,却不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社会能力等,因此,需要在患者住院期间给予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以促进患者认知能力、交往能力的提升,提高其生活质量[6]。
精神分裂症病程长,病情易出现反复,治愈难度大,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与此同时,也会影响到患者家属的生活质量,甚至导致部分家属不愿面对患者,失去治疗的信心及陪护的意愿[7]。无陪护护理是一种新型的护理理念,是指家属不需要为住院患者提供照护,所有照护工作均由护理人员实施,属于创新型的人性化护理服务。给予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无陪护护理后,真正将患者放在护理工作的中心位置,实现以人为本,同步开展疾病护理、心理护理、生活护理等,缓解患者病情的同时,满足患者各方面的护理需求,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状况,降低其心理压力,促使患者积极地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及护理,提升治疗效果,减少护理风险事件[8]。此外,无陪护护理还可减少患者家属受到的折磨,一定程度上提升患者家属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家属对护理的满意程度。但需要注意的是,无陪护护理应用后需要护理人员全面地护理患者的生活及疾病,护理人员应将更多的精力投放至工作中,并学会劳逸结合的方法,避免职业倦怠情绪的产生。
综上所述,精神分裂症长期住院患者护理中应用无陪护护理后,可促进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的降低,预防患者病情进展,逐步地提升患者自理能力,提高其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yxlw/jichuyixue/1586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