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基础医学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nursing intervention strategies of young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Methods: 82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dmitted to our department of cardiovascular and cerebrovascular department from January 2017 to January 2018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according to their age, all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young group ( age ≤ 40 years ) and the elderly group ( age ≥ 70 years ).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coronary angiography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n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incidence was analyzed. Resul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re were more cases of smoking, alcoholism, typical chest pain, hypertension and family history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 p < 0.05 ). The number of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showed single branch lesions in coronary angiography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 p < 0.05 ). The number of cas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 p < 0.05 ). Logistic correlat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smoking, alcohol abuse, typical chest pain, hypertension and family history we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Conclusion: nursing staff should take corresponding nursing measures according to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young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carry out health education, healthy lifestyle of patient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prognosis, reduce the recurrence rate and mortality rate of young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Key words: you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Clinical features; Nursing intervention strategy
【中图分类号】R54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04--01
前言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导致的心肌坏死。临床多表现为胸骨疼痛,可并发心律失常及心力衰竭等疾病。如若病情严重,可危及生命。近年来我国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率逐年上升,当前至少有200万病患。青年急性心肌梗死90%发病与30-40岁之间的男性,发病时表现为典型胸痛。临床治疗方式多为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适当的护理模式可提高治疗效果,保证预后。为了增强护理工作的针对性,本文借助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1例,根据其临床特征开展护理干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Y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1.1 病历资料 本次试验选用我院心血管科2017.1-2018.1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2例,按照年龄将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为年龄≥70岁患者,共41例;观察组为年龄≤40岁患者,共41例。对照组男28例,女13例,年龄70-91岁,平均年龄(81.3±7.9)岁;观察组男25例,女16例,年龄21-40岁,平均年龄(35.7±5.1)岁。所有患者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签署试验告知书。两组患者(除年龄外)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
1.1.2 诊断标准 依照1997年WHO提出的《急性心肌梗死判定标准》,为患者予以确诊。所有患者必须满足判定标准中的两条以上,即为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存在缺血性胸痛的临床病史;(2)心电图的动态改变;(3)血清心肌标志物浓度存在动态改变。
1.1.3 纳入标准 (1)符合临床诊断标准,确诊病情;(2)无精神疾病史、意识障碍,依从性良好;(3)无肿瘤疾病、全身感染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4)病历资料齐全,能够有效随访;(5)对本研究知情,由本人/家属签署同意书。
1.1.4 排除标准 (1)存在感染性疾病、风湿性瓣膜病、心肌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脑卒中;(2)严重肝肾功能衰竭;(3)30d内经历过大手术患者;(4)依从性差,不能配合研究;(5)病历资料残缺,或不接受后期随访者。
1.2 方法
1.2.1 资料收集与分组(青年组、老年组) 采用电子病历HIS系统,调取所有患者的相关病历资料。病历信息包括年龄、病情、既往病史、冠状动脉造影情况等信息。根据患者年龄具体情况,为患者进行分组。将所有患者按年龄差异分为两组,青年组和老年组。青年组选用年龄在40岁以下的患者,老年组选用年龄在70岁以上的患者。统计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并记录所有患者的临床特点。临床症状主要包括是否吸烟、酗酒;是否存在典型胸痛、情绪激动及家族史。
1.2.2 研究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予以冠状动脉造影,并根据影像学资料情况拟定治疗方案。为所有患者开展常规治疗,包括抗血小板凝聚、扩张冠张动脉药物及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临床治疗中,采用尿激酶1500000U静脉溶栓治疗的患者有29例,采用PCI治疗的患者有17例,延期采用PCI手术治疗的患者有36例。记录手术患者植入支架数,并完善病历情况。对两组患者临床特点、心肌梗死发病情况进行回归分析。
为所有患者开展护理,护理期间需及时与家属进行沟通,确保护理工作的开展。入院后,避免患者开展过于剧烈的活动,确保卧床休息,稳定患者血压情况。为患者开展连续性心电监测,时长为72h。为患者开展心电图检测,并保持持续性吸氧状态,时长可控制在48-72h之间,吸氧流量可为3L/min。如患者出现胸痛症状,可为患者开展阵痛护理。肌注6mg吗啡,缓解患者胸部疼痛感。为患者开展医嘱治疗,及时为患者开展抗血小板药物及抗凝药物护理。指导患者定量服用药物,确保药物治疗效果。为患者开展血压测量,根据患者血压情况采用硝酸酯类药物进行血压控制。如患者在发病5h内无溶栓禁忌,可为患者开展尿激酶溶栓治疗。为施行PCI手术的患者开展常规护理,并保证患者病房安静。适当为患者开展健康教育,针对疾病的影响因素进行教导,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及恢复的自信心。纠正患者不良生活习惯,劝告患者健康生活作息。告知患者戒烟戒酒,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暴饮暴食,坚持低盐低油饮食。增强维生素和矿物质饮食,确保饮食质量。坚持少食多餐的饮食原则,增强蔬菜的进食。告知患者不能饮食过量,确保大便规律。减轻心脏负担的同时,提高自身免疫力和身体机能。针对处于恢复期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可指导患者开展轻微运动。针对患者过于强烈的运动,予以制止。及时为患者讲解不良情绪对疾病的影响,保证患者情绪处于平稳状态。针对患者心理情绪特点,为患者开展心理护理。帮助患者改正暴躁的情绪,确保心态平和的面对所遇问题。保证患者在出院后,也能够通过心理压力缓解方法改正情绪不稳定的弊端。为患者制定健康的生活作息制度,确保患者按照健康生活作息有规律的生活。于患者出院前,告知患者禁烟禁酒,降低患者急性心肌梗死的复发几率。同时,还要指导患者规范性服药。避免患者因盲目服药导致的肝肾功能受损,提高患者用药意识。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保证患者能够劳逸结合的开展工作。针对存在家族史的患者,可传授其心脏病疾病预防方法,提高其心脏保护意识。保证预后的同时,可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疾病死亡率。
1.3 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一般资料;(2)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3)对比两组患者冠状动脉造影情况;(4)针对观察组患者临床特点与发病情况开展相关性分析[1]。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1.0分析数据,所有计量资料通过“”表示,对比结果采取t检验;计数资料通过“n(%)”表示,对比采用X2检验。如果P<0.05,则说明数据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相关性以Logistic相关性分析进行。
1.5 质量控制 样本选择:在选择研究对象之前确定纳入标准、排除标准,按照样本量计算方法科学确定总体样本量及每组患者的样本量。遵循纳入与排除标准,采用年龄分组方式抽取研究对象,一旦抽取的研究对象不符合本次研究标准可重新选择。调查实施:对实施调查的各个调查员进行专业化培训,使其明确此次调查的目的、方法、意义,规范自身的调查行为,保证调查的科学性、准确性。
2 结果
2.1 组间临床特点对比
观察组患者存在大量吸烟、酗酒、典型胸痛、情绪激动和家族史的例数比对照组多,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2.2 冠状动脉造影对比
观察组患者在冠脉造影中,单支病变人数居多,植入单个支架的人数居多。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采用尿激酶溶栓治疗的患者例数较少,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2.3 回归分析
本次试验采用Logistic相关性分析方法,分析大量吸烟、酗酒、典型胸痛、情绪激动、家族史与急性心肌梗死是否存在关系。经Logistic分析,大量吸烟、酗酒、典型胸痛、情绪激动、家族史与急性心肌梗死均呈现正相关性(or=0.77,P=0.001;or=0.89,P=0.003;or=0.71,P=0.017;or=0.73,P=0.023;or=0.83,P=0.041)。
3 讨论
3.1 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常发于欧美国家,属于心血管内科常见疾病之一[2]。患者常发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基础上,因某些因素诱使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破裂。导致血小板在破裂斑块的表面聚集,形成血栓[3]。血栓形成后突然阻塞冠状动脉,导致患者心肌缺血坏死引起发病。或因心肌耗氧量剧烈增加,可以诱发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前常伴随心绞痛,心律失常等症状。常采用心电图为患者进行查验,临床治疗方式多为药物治疗和PCI手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率较高,临床常采用常规护理辅助治疗,效果欠佳[4]。
3.2 青年急性心肌梗死特点
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是发生于40岁以下的青年群体,其发病原因为急性心肌梗死。青年急性心肌梗死具有发病急、剧烈胸痛等特点[5-6]。易并发心脏破裂、心肌梗死后综合征、室壁瘤。临床常采用心电图、CT、冠状动脉造影为患者进行检查确诊。青年心肌梗死多发生于猝死,生前并未得以诊断。死后经验尸得知,病发于心肌梗死。由于青年群体身体素质好,经治疗后死亡率较低。因为年轻,大多采取急诊PCI或延期PCI治疗,采用尿激酶溶栓治疗的患者极少。患者出院后病情稳定,可恢复劳动力,预后效果相对较好。但对于青年急性心肌梗死的诱发病因,需要加强探究。只有针对发病原因开展有针对性的纠正,才可避免病情二次复发,确保患者生活质量。本文通过试验探究得知,大量吸烟、酗酒、典型胸痛、家族史、情绪激动均是青年急性心肌梗死疾病的诱发原因。由于以上因素导致患者发病突然,临床症状表现为胸痛。再加上青年群体对于心肌梗死的认知不足,使得乱服药现象严重,增加了死亡率。
3.3 青年心肌梗死护理干预策略
急性期护理应在监护室开展,加强患者心电血压的监护[7-8]。针对患者病情变化严密监控,及时开展相应的护理干预。这需要护理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和护理水平,可针对急性心肌梗死管理要点开展护理。还需要护理人员能够准确读取心电图信息,以便于开展急救护理。护理人员在开展护理过程中,还需要掌握患者心肌酶、心功能和心肌坏死等标志物,为患者及时开展医嘱护理。针对恶性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可予以护理,降低其并发几率。及时为患者及家属开展心理护理,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救治信心[9-10]。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由于发病急、年纪轻,还需要继续从事生产活动。因此,需要针对疾病预后情况应及时告知。消除患者恐惧及悲观情绪的同?r,为患者抚平心态。通过宣传片等方式,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可根据患者情况为患者开展不同方式的健康教育,帮助患者度过危险期。
稳定期护理工作开展的重心即为健康教育护理,可提供健康教育护理规范患者生活习惯,改正患者不良生活习惯及作息[11-12]。针对患者文化程度及脾气秉性,为患者开展不同的健康教育活动。针对患者吸烟、酗酒情况进行健康教育。针对吸烟、酗酒的危险性进行告知,耐心为其解释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与吸烟酗酒有关。提高患者对于戒烟戒酒的认识。以纠正患者不良生活习惯,降低心肌梗死复发率。指导患者合理搭配膳食,避免动物内脏、油脂食物的使用。针对存在家属病史的患者加强宣传力度,提高其对心肌梗死的认知。确保护理工作开展的同时,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康复期护理工作的目标是降低患者复发几率,可通过随访护理延长护理周期,达到护理目标[13-14]。可根据患者恢复情况,为患者开展康复训练。选择适合患者的康复训练方式,指导患者开展锻炼。采用循序渐进的原则,帮助患者提升免疫力,加快身体机能的恢复。青年群体出院后由于自制力较差,易导致病情复发。因此在出院前应该严肃告知其自我护理方式和疾病预防方式,出院后对患者开展随访护理。针对药物使用方式、相关注意事项、情绪控制方法进行指导,确保患者能够正常开展社交。及时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交流,确保患者自制力的提升。提升患者家属的认识,使其对患者开展监管管理。以保证治疗效果,降低疾病复发几率[15]。
3.4 小结
青年心肌梗死的发病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应该做好病情预防和护理,降低发病几率。当患者处于心梗急性期间,同样也需要加强病情监测,及时做好护理工作,防止病情恶化和并发症的产生。针对患者开展必备的生活护理和心理护理,提高患者治疗的信心。当患者病情稳定后,可为患者开展健康教育,健康患者饮食习惯。确保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面对治疗和工作,降低患者复发率和死亡率。待患者康复出院时,可为患者开展延续护理,例如电话随访等。促进患者早日恢复健康,确保预后。
4 结论
综上所述,青年心肌梗死患者存在特殊性,应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才可提高患者预后,降低复发率和死亡率。应为青年心肌梗死患者开展急性期护理、稳定期护理和康复期护理,才可确保护理效果,使护理工作更好的为患者服务。同时,还要针对存在典型胸痛、家族史患者开展防治工作,使疾病知识的普及和宣传落到实处。还要提高青年人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警惕性,以便于疾病早发现、早治疗,减少误诊、漏诊现象。针对青年人群体要加强对健康生活方式的宣传,保证青年人保持健康的心态面对工作和生活,降低青年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率。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yxlw/jichuyixue/1592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