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基础医学
【中图分类号】R47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17)06--01
鼻咽癌是常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放射治疗是首选的治疗方法。放射治疗在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损伤正常组织。唾液腺和腮腺均在放射治疗照射范围内,放射治疗后口腔内腺体分泌减少,口腔自洁作用降低,从而导致口腔黏膜炎的发生。口腔黏膜炎是鼻咽癌患者放射治疗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严重时可影响患者进食、降低依从性,甚至导致患者放弃治疗[1]。为了降低口腔黏膜炎发生率,本研究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患者口腔黏膜炎发生率明显降低。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1月在我科初诊的58例鼻咽癌放疗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纳入标准:经病理学活检确诊为鼻咽癌;首次接触放疗;签署知情同意书,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④KPS评分>60分;⑤治疗前口腔黏膜炎均完整。排除标准:严重脏器功能损伤,非原发性鼻咽癌;严重的精神疾病;出现肿瘤转移等病情变化,放射治疗计划未完成患者。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护理干预方法 给予常规护理,即放疗前检查患者口腔情况,处理原发口腔疾病;放疗期间保持口腔清洁卫生,三餐前后按时漱口;嘱患者多饮水,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清淡、易消化饮食,多食蔬菜水果;进行鼻咽部冲洗每日2次,每次用200ml温水加入4.5g洗鼻盐,水温控制在35度左右,使用完毕及时清洗鼻咽冲洗器,每3个月更换一次;进行张口及鼓腮运动;饮食宣教;出现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时,根据反应程度进行对症处理;向患者及家属发放宣传册,讲解放射治疗的原理、过程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治疗效果、预后以及需配合的注意事项。
1.2.2 观察组护理干预方法 在鼻咽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性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发生率及疗效。根据WHO口腔黏膜反应评定标准每日观察患者口腔黏膜情况,并给予正确评估。具体方法如下:
心理护理 患者入院后对其心理状态、教育程度、家庭社会支持等进行动态评估,主动关心患者,耐心倾听患者主诉,及时了解其心理状态。向患者讲解放射治疗相关知识,告知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口腔黏膜副反应,鼓励患者,增加其治疗信心,帮助患者适应这一过程,使其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完成治疗;
口腔护理 告知患者口腔清洁的重要性,将口腔黏膜检查纳入晨间护理的内容,由责任护士检查患者口腔黏膜情况;保持口腔清洁卫生,三餐前后及睡前用软毛牙刷或棉签清洁牙齿及牙跟,使用含氟牙膏刷牙;指导患者正确进行张口叩齿锻炼,口唇紧闭,有节奏的叩击上下齿,先扣两侧牙齿30-40次,再叩门牙30-40次,每日2-4遍,使口腔黏膜与皮壁处充分进行气体交换,破坏厌氧菌生存环境,防止口腔感染;根据口腔PH值选择合适的漱口液,将含漱液含在口中,紧闭嘴唇,鼓起面颊及唇部,并将头稍后仰,使液体能够充分的接触牙齿、牙龈和口腔黏膜表面,每次含漱时间不少于 3min;保持口腔的清洁湿润,鼓励患者多饮水,使用带刻度的水杯,保证每日饮水量 ≥2500ml;
口腔黏膜炎预防及处理 全程使用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白介素-Ⅱ3mg三餐前口服,注意配置后放入2~8℃冰箱冷藏;口腔黏膜炎Ⅱ级及以上时,给予口腔护理2/日,使用生理盐水100ml+盐酸利多卡因0.1g+维生素B6100mg+地塞米松5mg口含;口腔黏膜炎IV级,停止放疗,给予口腔护理3/日,必要时给予咽拭子培养,清除口腔黏膜表面脓性分泌物,使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局部均匀喷湿创面,局部或联合使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针对口腔黏膜炎引起的疼痛,采用数字评分法 (NRS)进行疼痛评分,按照三阶梯止痛原则合理使用止痛药;
④饮食护理 根据患者检验结果及PG-SGA评分,评估患者营养状态,有针对性的进行营养指导,如: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富含营养的食物,对已经存在严重进食困难或严重体重下降,请营养师指导,协助建立具体饮食计划,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静脉营养支持;
2.结果
观察组口腔黏膜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1),观察组口腔黏膜炎程度轻于对照组 (P 3.讨论 综合性护理干预后,观察者患者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口腔黏膜炎程度轻于对照组,表明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减轻病人痛苦,保证治疗计划顺利完成,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