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基础医学
躯体形式障碍是一类以各种躯体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发生在躯体的任何部位任何系统,各种检查结果不能证实有器质性损害或明确的病理生理机制存在。为此类疾病的早诊断、早治疗提供一些参考依据,为临床心理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帮助。笔者对141例躯体形式障碍患者进行了抑郁、焦虑、睡眠、艾森克个性测查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0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41例躯体形式障碍患者,占总门诊量的2.1%(141/6714)。其中男49例,女92例,年龄l7-85岁,平均52岁;病程l-21年,平均8年。主要临床表现为:怕冷、畏寒45例(31.9%),全身无固定部位的游走样疼痛42例(29.8%),固定部位疼痛及不适20例(14.6%),不明原因发热感,但体温正常l4例(9.9%),过电感、针刺感、蚁爬感10例(7.1%),其他不适主诉10例(7.1%)。同时患者多伴发其他症状如失眠、体重下降、喉咙梗阻感、皮肤不同部位过电感、针刺感、蚁爬感等。
1.2方法根据ICD-10诊断标准,选择符合躯体形式障碍诊断的患者,分析其一般人口学资料、临床特点、既往就诊情况、病前生活事件、首诊时接受治疗情况等,并采用标准化测量工具,如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匹斯堡睡眠指数评定和艾森克个性测验四个心理量表对患者进行测查分析。
2结果
首诊时心理测量(13例拒绝做心理测量)结果分析:焦虑自评量表(SAS)最低分36分,最高分76分,平均分50.00分,抑郁自评量表(SDS)最低分40分,最高分80分,平均分56.50分,匹斯堡睡眠指数评定(PSQI)最低分6分,最高分20分,平均分11.36分,艾森克个性测验(EPQA)最低分37分,最高分58分,平均分48.40分。141例患者首次到临床心理科就诊时有13例不愿接受帮助。98%的患者在医生的耐心解释和详细说明后愿意接受诊断和抗抑郁药物、内科药物治疗;其中有10例(7.0%)在首诊时即承认发病与生活事件或病前性格有关,7例(5.0%)在接受药物治疗的同时愿意接受心理治疗。患者性格多内向、急躁、脾气大、疑心重、过分担心、情绪波动大,在处理自己情绪问题时多能忍让,不愿向他人诉说。10例(7.0%)在第一次就诊时承认疾病发生与生活事件有关;127例(90.1%)在第三次就诊时才透露出病前发生过生活事件,自己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8%的患者有丧偶或离异的经历,79%的患者抱怨对自己婚姻不满意。
3讨论
国内有报道综合医院门诊就诊患者18.2%为躯体形式障碍,躯体化障碍占门诊总就诊数的7.2%,就诊率仅7.02%,就诊精神科门诊的仅3.51%,且91.67%的患者在就诊精神科以前都曾到过综合医院的内、外科就诊检查过,可见综合医院遇到的躯体形式障碍患者比精神专科更为普遍。从141例患者的临床特点可以看出患者有以下特点。病程长,影响大,预后差,社会功能明显受影响。医疗资源耗费明显,造成一定的浪费患者对自己躯体信号的过分关注,躯体的过度警觉,促使患者做更多的医学检查,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经常接受多种辅助检查,且多次重复检查,应引起重视。值得注意的是,患者常常去综合医院的内科治疗,反复检查,占用大量的医疗资源。因此在综合医院中提高内科医生对该病的诊断符合率,让医师对其病因和发病机制有更进一步的了解,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减少漏诊率,可以减少患者的经济支出,避免医疗资源的浪费。合理治疗本病需精神专科医生与综合医院医生共同协作、探讨与研究,如何提高疗效是今后努力的方向。
本文研究中发现躯体形式障碍患者以躯体化主诉为主,并伴有抑郁、焦虑情绪,与国外研究相似抑郁自评量表的平均分56.5分,平均抑郁指数为0.71,已达到中度抑郁的指标;焦虑自评量表的平均分为50分,已达到轻度焦虑的诊断指标;匹斯堡睡眠指数评定平均分为11.36分,表明睡眠质量较差。伴发抑郁及焦虑情绪而来的躯体化不适、睡眠障碍等问题和患者所反复诉说的躯体化症状也极易干扰医生的判断,容易被医生所忽略。
在心理护理方面,应明确告诉患者的身体不适不是装出来的而是真实存在的。取得患者的信任后向患者及家属解释躯体的不适及没有解决的心理冲突之间的关系,争取取得患者及其家属在治疗过程中的配合。采用松弛疗法指导患者学习音乐放松法并回家坚持练习,可以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缓解长久的焦虑及紧张症状。善用暗示疗法,在治疗过程中,针对此类患者的性格特点,多使用积极暗示的话语与之交谈,树立其治愈疾病的信心。转移注意力,鼓励患者培养更多的兴趣爱好以转移其过度关注躯体的注意力。
目前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的躯体症状无明显的器质性原因已查实,引起躯体不适的主要原因更多的与自身的认识、性格、既往的经历有关。临床试验证明认知行为治疗是目前躯体形式障碍有效的治疗手段,其主要目的是帮助患者克服认知盲点并改变其扭曲认知或不合逻辑的思考方式;改变患者回避性行为模式,澄清问题,面对现实,勇敢接受现实挑战,从而形成良好的积极的应对行为。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yxlw/jichuyixue/160260.html上一篇:疝气患者术后防治尿潴留的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