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基础医学
432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346-02
随着社会观念的急剧变化,全社会性开放程度不断上升,随之而来的是性病发生率的增加。然而,性病患者往往由于性知识缺乏,担心舆论影响,大多数患者都存在程度不等的焦虑和担心心理,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治疗和顺利康复。本研究我们通过对我县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接诊的48例性病患者采取心理干预,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取于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期间在我县治疗的性病患者48例,为实验组,其中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19例,年龄在22岁-4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8.2±8.7)岁。疾病类型:淋病4例,生殖器疱疹4例,尖锐湿疣12例,梅毒28例。另外选取此前一年收治的性病患者48例,作为对照组,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21例,年龄在23岁-4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9.1±8.3)岁。疾病类型:淋病5例,生殖器疱疹3例,尖锐湿疣10例,梅毒3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相比差异不显著,因此在本次研究中具有可比性。
1.2护理实验组患者实施系统的心理干预,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护理。
1.3观察指标护理前后,监测患者的心率和血压变化,统计复发率并在干预前后对患者治疗依从性进行评分。采用自制的依从性评分量表,包括4项目:遵医嘱服药、生活调理、自我监测和定期检查。每项四分,共16分,4分表示能独立完成,3分表示基本可以独立完成,2分表示偶尔完成,1分表示无法完成。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两组间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均值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率和血压变化比较心理干预前后,对两组患者的血压和心率进行测量,护理服务结束后再次测量,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心率和血压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心率和血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系统化的心理干预能有效稳定患者的情绪,降低患者的焦虑心理。
2.2两组患者护理结束后治疗依从性和复发率比较护理结束后,统计两组患者的复发率以及对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进行评分,结果,实验组有2例复发,复发率为4.2%,对照组13例复发,复发率为27.1%;且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依从性显著提高;上述比较项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性病不仅给患者的身体和心理造成极大的创伤,且容易引起家庭矛盾和纠纷,是影响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性病主要通过性交传播,这导致患者对于接受正规医院的治疗产生一定的恐惧心理,不利于病情的康复,且推迟治疗将进一步的恶化。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性病患者与其他疾病患者相比,对于心理干预的要求更为迫切。本次研究我们采用的护理方法如下:
3.1常规护理向患者介绍性病的病因和有效预防措施,以及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3.2系统化心理护理包括对患者情绪、精神状态、饮食变化和睡眠状况的紧密观察,根据患者所处的不同心理状态,有针对性的进行调整。仔细耐性的对患者进行性病相关知识的宣教和心理沟通,同时要注意患者的隐私保护,护理人员在询问时要保持对患者的尊重,注意细节,切勿让患者感受到轻蔑和敷衍,解除患者的羞愧和自责心理,使其以积极的心理接受有计划的治疗,并鼓励患者坚持治疗。指导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消毒隔离方法,同时可以在患者同意的情况下,对患者家属进行相关教育以及思想工作,获得亲属的理解和支持对于患者安心接受治疗和坚持治疗具有重要的作用。部分患者对康复后的预防措施极不重视,认为病情已经康复,再复发的可能性很少,因此,需要提醒患者注意病情的复发,在治愈后要在日常生活中严格实施预防措施。
本次研究我们对性病患者实施心理干预,显著的改善了患者的焦虑和恐惧心理,提升了治疗依从性,有利于患者配合治疗,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进行推广。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yxlw/jichuyixue/160299.html下一篇:危重病护理方面的进展与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