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基础医学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5.482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5-2777-01所谓护理风险,是指在护理过程中由于存在直接或者间接导致患者伤残后果的可能性风险因素,主要集中在护理过程的操作、处置以及配合抢救的各个环节。肾内科因本身专科性较强,涉及的急症较多,病情复杂,手术数量多,护理工作十分繁重,经常需要面对一些重大复杂的病例或者手术,在治疗和护理上存在着众多的不安全因素。因此,护理风险管理的应用需要得到更多护理人员和医师的重视,有效落实,从而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患者的护理满意度[1]。在此次临床研究中,我院对收治的200例肾内科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实验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风险管理,效果显著。详细临床报道如下所示: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以我院在2012年1月份到2013年1月份收治的200例肾内科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有102例,女性患者有98例。年龄范围为41岁到60岁,平均年龄为55岁。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个组别各100例。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的比较上,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在护理方法上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实验组则在常规护理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详细内容如下:
1.2.1针对患者的风险管理医护人员需要对神经外科急诊、手术、老年以及危重的患者加强管理,对行动不方便的患者要使用护床栏,防止患者发生坠床和以外伤害。因此需要保持地面的干燥,卫生间也要增设扶手,在潮湿区域要防止相关的警惕标志,对患者的病床的轮子、刹车以及护栏等要进行定期检查。护士的班次交接需要提前15分钟,对床头交接班的内容要进行有效核查。对于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护理人员需要加强与其和家属的沟通,并进行相关的心理疏导。
1.2.2针对护士的风险管理加强护理人员的专业培训力度和风险管理意识,能够有效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同时还需要加强护理人员的沟通技巧,促使医患之间的关系更为和谐。医院单位可以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神经外科技术培训以及理论学习,从而提高护理人员护理操作的熟练度,同时还需要加强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交流水平以及药物使用方法等,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开展学术交流会议,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对于资历不高的护理人员,需要加强指导和监督。
1.2.3针对环境的风险管理肾内科病房的环境需要保持整洁舒适,从而为患者的休养营造舒适安静的氛围。有效落实病房探视制度,防止患者的休养受到打扰。同时还需要对环境进行消毒,防止患者出现感染。
1.2.4针对管道的风险管理肾内科的患者留置的导管一般较多,主要目的是对患者病情进行观察。因此,导管需要保持畅通,并增设固定装置,防止导管出现扭曲、牵拉的情况。同时,还需要对管道进行灭菌处理,加强医护人员的操作卫生意识,防止患者出现感染情况。另外,需要与医师沟通导管的留置时间,防止留置时间过长导致感染。
1.2.5针对应急处理的风险管理对特殊药物静脉外渗应急预案、堵塞应急预案、预防压疮应急预案、交叉感染应急预案、停电停水应急预案等需要进行有效合理的处理。开展相关的应急演练,提高护理人员的应急意识,加强对应急处理的认识和了解,提高熟练程度,有效保障应急工作的质量[2]。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照组风险事故发生例数为15,占15%,满意例数为81,占81%;实验组风险事故发生例数为5,占5%,满意例数为98,占98%。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在医疗部门,肾内科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科室,其专业性较强,涉及疾病种类多,加之一些颅脑外伤患者病情变化较快,且起病较急,因此医疗人员更加要求具备娴熟的应急处理能力以及操作技能。科室的专业性性质以及重要性也决定了护理人员高工作强度和工作量的趋势,在这种高度紧张的工作状态下,医疗护理风险的发生也不断加大。因此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需要加强对风险因素的分析和管理,从而对风险事件起到防范作用。同时,医院单位还需要结合患者投诉的项目以及医疗纠纷事件,加强对这些事件的深入分析和调查,了解和认识与风险事件有关的信息内容,并对其产生的后果进行评估,从而总结与风险事件相关联的因素[3]。
此次研究实验组实施风险管理,风险事故发生率以及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可见,在肾内科护理工作中实施风险管理,具有显著的护理效果,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和普及。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yxlw/jichuyixue/1607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