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基础医学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3-0131-01
引 言:
痤疮是皮囊皮脂腺单位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疾病,属中医“粉刺”范畴[1],其多发于青少年,其以面部粉刺、丘疹、脓疱及结节等形式为主要临床表现,对青少年的心理和社交造成了巨大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对青少年痤疮患者进行中医治疗的同时,开展中医养生法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疾病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我院门诊收治的142例痤疮患者,其中男性90例,女性52例,年龄为12-32岁,平均年龄22.37±2.84岁,病程1-48个月,平均病程12.31±2.18月。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医外科学》对于“粉刺”的诊断标准[2]。肺经风热型64, 湿热蕴结型例40例, 痰湿凝结型38例。采用随机等分的方式,将142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两组患者基本情况、病情、病程相似,P>0.05,具有可对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患者采用常规中医辩证治疗方法,根据患者的症型给予相应的中医治疗,以3个月为一个疗程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中医治疗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中医养生法护理干预,其主要方法如下。
1.2.1顺四时
中医认为“天人相应”,因此人体可受四季气候变化的影响,因此进行中医治疗的患者要顺应四时节气的变化[3]。春季气候多变,应注意保暖,少食肥油类食物,防止湿热内生,忌淋雨涉水。夏季要预防中暑和注意饮食卫生,多食清热利尿解毒类食物,以促进食欲、消暑止渴。此外夏季应少食过于冰冷的食物,不可贪凉夜露,以防损伤阳气。秋季应早睡早起,呼吸新鲜空气,多食新鲜蔬果,适当选用脂质的轻润类护肤品。冬季应“去寒就温”,做好保暖工作,防治寒气入体,少食辛温之物,适当食用滋阴壮阳类食物,积蓄阴精,以达阴阳协调的作用。
1.2.2畅情志
中医有“七情”之说,其认为“怒伤肝、喜伤心、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而痤疮主要是由于阴虚火旺、肺胃积热血凝阻滞所致,因此青少年痤疮患者应保持精神愉快,按照阴阳消长调节情志,使精神舒畅、促进经络气血的运行。
1.2.3避时邪
青少年痤疮患者应避免大量出汗后立即进入空调室或冷水冲洗身体和面部,切忌坐卧于风口处,以防身体被寒湿之邪所侵袭。同时患者要做好防晒工作,以防病情加重。
1.2.4节饮食
在对痤疮患者进行饮食干预时可采用“三忌一宜”的原则:一忌肥厚味,二忌偏嗜,三忌暴饮暴食,宜药疗与食疗相结合。青少年痤疮患者多喜食煎炸油腻、酸辣、冷饮等易伤脾胃类的食物,使湿热凝滞于肠胃,久病入络,发于面部。因此日常饮食应荤素搭配、清淡适宜。
1.2.5调起居
中医认为正常的起居可养生常识,合理的睡眠休息安排可以有利于疾病的康复[4],因此要求青少年痤疮患者应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不宜熬夜,失眠患者可适当服用安神类药物,并在入睡前用热水泡脚,饮温热牛奶,以促进睡眠和安神养心。
1.3疗效标准
治愈:皮肤症状基本消失,仅留浅淡色素沉着,无新皮疹发生;有效:皮疹消退30%以上,症状得到有效的改善,新生疹数量不多于10个;无效:皮肤症状改善程度低于30%或无明显变化甚至加重。
1.4统计处理
本次研究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t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对患者进行3个月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3,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讨论
痤疮属中医“粉刺”、“肺风粉刺”范畴,在《素问?生气通天论》中既有“劳汗当风、寒薄为?”的记载,而文中的“?”即粉刺。西医对痤疮的治疗主要以针对病因进行口服药物治疗为主,其口服药物主要包括维A酸类、激素类等药物,虽然其有着一定的治疗效果,但其不良反应较多,且停药后痤疮极易复发。随着中医的广泛应用,其在治疗痤疮时的效果也得到了普遍的认可。但是由于中医治疗时间较长,病情容易反复,严重影响了治疗效果。
中医养生法是对古代保健方法的总结,是我国传统医学近千年在长期临床实践中所积累、总结出的独特的护理经验与技能。其从天时、地利、人和等方面入手,同对患者身体、心理等方面进行综合调节,为患者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案,以疾病的预防为主,加之对患者机体进行调理,进而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采用中医养生法对痤疮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够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使其能够保持身心的愉悦,从根本上抑制了疾病的发展,为提高治疗效果奠定了基础。
结 论
对于痤疮患者在中医治疗的同时,应用中医养生法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从多种角度入手,防治结合,极大的提高了临床的治疗效果。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yxlw/jichuyixue/1613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