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基础医学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临床护理工作的要求也更高。为了做好临床护理工作,护理人员除了要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以及良好的职业素养外,还应当具备一定的沟通技巧。据相关研究报道,因沟通不良而引发的护患纠纷占据医院护患纠纷的80%及以上,由此可知,为构建起和谐的护患关系,在护理工作中应用有效沟通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基于此,本文以我院妇科收治的114例患者为例,对其临床护理中应用有效沟通的方法及效果展开探究。具体操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8月~2015年10月我院妇科收治的11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7例。年龄22~76岁,平均(46.8±5.3)岁;疾病类型:宫颈糜烂43例,子宫肌瘤30例,子宫内膜异位27例,阴道炎9例,卵巢囊肿5例;文化水平:小学及初中25例,高中及中专58例,大专及以上31例。所有患者经病理检查得到确诊,排除有严重心肝肾等脏器疾病,既往精神病史,以及有理解力等障碍的患者。两组患者的年龄、疾病类型及文化水平等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具有可比性(P>0.05)。
1.2护理方法 给予对照组生命体征观察、疾病基础护理、环境护理等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应用有效沟通,具体操作如下。
1.2.1入院有效沟通 护理人员应当热情接待入院治疗的患者,并将主管医生、责任护士、医院的环境及相关制度等详细告知患者,以和蔼的态度消除其紧张感与陌生感。
1.2.2住院期间有效沟通 针对首次住院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当与其家属取得良好的沟通,以便了解患者对自身病情的知晓情况。此外,妇科患者在得知自己患病后,会存在一定的紧张、焦虑心理,此时,护理人员应当创造出良好的环境,在沟通过程中高度重视患者隐私的保护,以温和、亲切的话语来同患者交谈;开导并激励患者,让其将自己的顾虑表达出来,给予详细解答,通过详细介绍疾病的病因、治疗方法以及治疗成功的案例等,使患者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念。考虑到患者个体差异的存在,护士在于其沟通过程中,还应当对其文化程度、生活习惯等一般资料有一个充分的了解,以患者性格特点为依据,展开有针对性的沟通与护理。
1.2.3出院时的有效沟通 患者出院时,主管护士应向其详细介绍出院后的相关注意事项,告知按时复诊的意义,必要时还将相关事项以书面的形式交代给患者及其家属。另外,主管护士还应对患者展开定期回访,在提醒其按时来院复查的同时,对其康复状况有一个全面了解。
1.3观察指标 护理结束后,由责任护士以问卷的形式,对两组患者的相关知识掌握程度、遵医行为等健康教育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等情况进行统计与调查。
1.4统计学处理 文中所有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分析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组间构成比采用?字2进行检验,组间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健康教育效果情况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疾病知识掌握程度、遵医行为等健康教育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0%,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结论
作为女性常见的多发疾病,妇科疾病在早期症状不明显,患者一般也不会存在明显的不适感,再加上有的患者因害羞而难以启齿,进而对治疗造成延误,最终导致疾病缠身,且久治不愈,严重影响到了日常生活及工作。因此,在开展妇科疾病治疗时,为确保临床诊治工作的顺利进行,促进患者康复,做好妇科疾病患者的沟通工作就显得非常有必要[2]。
近些年来,我国的医疗水平不断提高,临床也加大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的应用力度。基于此,护理人员就需要从妇科患者的各方面需求出发展开工作,确保其处于良好的精神状态中。在这一过程中,有效沟通是保证护理工作质量的关键所在。当前,患者维权意识逐渐增强,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护患、医院等纠纷。因此,护理人员为走进患者的生活与内心,就需要具备扎实的护理技术与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重要的是还需具备良好的沟通技巧,从而保证医护人员与患者及其家属之间良好的协作,提高患者的信任,在保证临床中护理的正常进行的基础上,促进医院护理质量的全面提高。在本研究中,接受有效沟通的观察组患者,其健康教育效果及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仅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这一结果与陈书艳[3]等人的研究结果相符合。
综上所述,通过将有效沟通应用在妇科护理中,可有效提高患者对相关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促进其满意度及临床护理质量的提升,实现和谐医患关系的建立。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yxlw/jichuyixue/161646.html上一篇:急性心梗并发室颤的急救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