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基础医学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14.147
脑血管疾病是人类三大死亡原因之一[1], 也是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的最大隐形杀手, 脑梗死发病急、发展快, 如果救治不及时, 可威胁患者生命安全。而脑梗死患者的早期静脉溶栓治疗可以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本次研究选取本院收治的75例脑梗死患者, 进行早期静脉溶栓治疗与护理,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4年7月~2015年8月收治的150例早期新发脑梗死患者, 随机分为溶栓组和空白组, 各75例。男86例, 女64例, 年龄35~68岁, 平均年龄(46.3±7.1)岁。高血压致脑梗死52例, 动脉硬化致脑梗死68例, 其他原因致脑梗死30例。
1. 2 方法
1. 2. 1 空白组 患者入院后, 专业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尿常规、血常规、肝肾功能等常规检查, 并且依据患者的病情程度, 责任护理人员应采取不同的措施对患者进行检查。再给予患者静脉低分子右旋糖酐500 ml/d[2], 共11 d, 发病20 h后口服氯吡格雷100 mg/d, 若患者有出血倾向, 必须停止用药。
1. 2. 2 溶栓组 患者入院后, 专业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同空白组一样的常规性检查, 对脑部进行CT扫描。对患者给予尿激酶150 万U+生理盐水100 ml静脉滴注, 在30 min内滴完, 至此之后, 静脉注射低分子右旋糖酐500 ml/d, 7 d后停用, 如果发现患者有出血倾向, 立刻停止药物使用。
给予所有患者常规护理, 记录患者的日常体征, 注意患者病情变化, 若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或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 保持患者房间的干净整洁, 保持空气畅通。同时, 对所有患者给予心理方面的护理, 每天至少跟患者进行沟通对话1次, 了解患者的详细病情及需要, 稳定患者的情绪, 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 有利于治疗的顺利开展。
1. 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及出血量。
1. 4 疗效判定标准 完全康复:患者血压、血糖稳定、没有头痛、头晕、肢体麻木无力等脑梗死现象;基本康复:血糖、血压基本稳定, 头痛等现象减轻;无效:血压、血糖较入院前相比无明显效果, 头痛等脑梗死现象依然存在。康复率=完全康复率+基本康复率。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的康复率比较 溶栓组的康复率(94.7%)明显高于空白组(70.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5.07, 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出血量比较 溶栓组中并发症7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9.3%;空白组中并发症25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3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组出血量[(453.21±12.3)ml]与空白组[(451.89±12.3)ml]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脑梗死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 具有发病率、病死率高、致残率和复发率高等特点[3]。溶栓治疗脑梗死是一种最根本的方法, 只有尽早溶解血栓, 再通闭塞的血管, 及时恢复血供, 才可能挽救缺血脑组织, 避免缺血脑组织坏死, 迅速恢复梗死区的脑血流, 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
据相关报道, 脑梗死的救治, 时间是至关重要的, 医护人员应同力协作, 从根本上消除抢救时间的延误,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995年《新英格兰杂志》发表了组织型纤溶酶可用于3 h内脑梗死的治疗的研究结果后, 对脑梗死的治疗进入大脑的新时代。而在溶栓治疗脑梗死过程中, 要重视患者的护理, 包括心理护理及日常护理, 日常护理是对患者每天的生命体征进行检查, 时刻注意患者病情变化, 心理护理则是及时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 增加患者治愈疾病的信心, 稳定患者情绪, 获得患者及家属的支持。建立合理的综合性护理系统, 可以提高患者治疗效果, 提高患者自信心, 加快治疗进度, 加快患者康复时间, 有效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病死率和残疾率。
本次研究数据显示, 溶栓组的康复率高于空白组, 并发症发生率低于空白组(P<0.05), 两组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早期溶栓治疗脑梗死患者治疗效果显著, 康复率高, 并发症发生率低, 促进患者身心早日康复, 提高患者满意度,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yxlw/jichuyixue/1629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