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基础医学
本文主要探讨循证护理在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将相关资料整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7月~2014年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8例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每组34例。观察组患者男女比例为20:14;平均年龄(66.25±6.5)岁;平均病程(8.35±1.2)年。对照组患者男女比例为19:15;平均年龄(65.31±6.6)岁;平均病程(8.68±1.5)年。68例患者均经实验室病理诊断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1], 本次研究获得患者及家属的同意与配合。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护理方法
1. 2. 1 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患者入院后予以药物治疗, 药物包括:硝酸酯类药物、抗血栓药物、纤溶药物、β受体阻滞剂以及他汀类药物等[2]。观察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变化情况, 做好详细记录, 一旦出现不良反应, 应及时报告给主治医生。
1. 2. 2 观察组患者予以循证护理模式。具体如下。
①成立专门的循证护理小组, 小组成员包括科主任、护士长、专职医生、责任护士。对小组成员进行专业的培训, 并进行明确分工。②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首先护理人员要具有良好的服务意识, 在工作中积极向上, 并将这种心态传递给患者。如与患者进行亲切友好的交流, 鼓励患者发泄出心中的不良情绪, 并安排适当的活动转移患者注意力, 使其保持愉悦的心情。③输液护理。根据患者的心脏负荷合理控制输液速度, 避免给心脏造成较大负担;同时对药物的剂量、保质期等进行严格检查[3], 避免不良症状发生。④健康宣教。在患者入院时对其进行宣教, 讲解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相关防治知识, 嘱咐其定期复查。同时注意保持充足的睡眠和适当的运动, 在饮食方面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
1. 3 观察指标 对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况、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其中心理状况采用SAS和SDS[4]评价, 评分越高焦虑、抑郁程度越严重;护理满意度采用自制满意量表评价, 评分越高, 患者满意度越高。生活方式改变包括吸烟、饮酒、高脂肪饮食、缺乏运动等。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观察组患者护理前的SAS、SDS评分分别为(78.2±5.2)、(79.3±4.6)分, 护理后的SAS、SDS评分分别为(38.5±3.5)、(39.4±3.6)分;对照组患者护理前的SAS、SDS评分分别为(77.3±4.9)、(78.8±4.8)分, 护理后的SAS、SDS评分分别为(60.3±5.5)、(63.5±5.4)分。两组护理前SAS、SDS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焦虑、抑郁情绪缓解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2 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92.3%)明显优于对照组(78.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3 护理后, 观察组中吸烟饮酒等不良习惯的患者有8例(23.5%)明显少于对照组的20例(58.8%),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而引起的血管腔狭窄或堵塞, 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导致的心脏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5], 北方发病率普遍高于南方, 且呈上升趋势。冠心病的危险因素较多, 主要为高血压、高血脂、超重、糖尿病、以及不良的生活方式(如吸烟、饮酒、高热量饮食、缺乏运动等), 同时, 社会因素如性别、年龄、家族病史、病毒感染等因素也可造成冠心病的发生。冠心病作为一项慢性疾病, 其治疗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 且更侧重于日常护理。
本文主要探讨循证护理在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循证护理是护理人员在计划护理活动的过程中, 审慎、明确、明智地将科研结论与临床经验、患者愿望相结合, 获取证据, 作为临床护理决策依据的过程。其最终结果就是依据最佳的治疗护理方案, 提高治疗和护理效果。本文研究结果显示, 实行循证护理后患者的心理状况明显好转, 护理满意度较高, 不良生活方式明显得到改善。
综上所述, 循证护理在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较高,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yxlw/jichuyixue/1630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