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基础医学
本文抽选本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小儿肺炎患儿作为观察对象, 现将其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抽选本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144例小儿肺炎患儿作为观察对象, 男80例, 女64例, 年龄1~11岁, 平均年龄(6.3±2.5)岁, 纳入标准:均满足临床关于“小儿肺炎”的相关诊断标准;临床多伴有咳嗽、发热症状, 为肺炎非重症;经胸部平片检查提示存在片状阴影;经听诊提示肺部湿??音;未合并严重心、肝、肾等并发症。根据数字随机法将患儿分成甲组和乙组, 各72例。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两组患儿均结合病情给予解热、止咳化痰与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综合治疗, 并结合病原菌情况予以对应抗生素应用。甲组给予常规护理, 如入院评估、病情观察、用药指导等。乙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 具体如下。
1. 2. 1 心理健康教育 ①心理护理。因儿童普遍害怕打针, 加上陌生环境影响, 极易出现焦躁、不安、哭闹等情况, 不利于治疗工作的展开。护士需根据患儿年龄、性格与病情发展等情况来强化对其的心理诱导, 主动同患儿交流, 通过讲故事、做游戏等形式转移其注意力, 减轻治疗对患儿的影响, 并对病房环境加以改善, 提高环境舒适度, 减少患儿抵触心理。②健康宣教。护士需及时告知家属患儿的病情发展情况、治疗情况与需注意的相关事项, 以此来取得家长配合, 并详细告知家属日常的一些注意事项与自我护理措施, 便于家属能够端正心态, 协助护士做好患儿的护理工作, 提高患者舒适度[1]。
1. 2. 2 体温输液护理 ①体温护理。因患儿体温呈逐渐升高趋势, 而对体温每升高1℃, 就需补充10%液体量, 特别是对病情危重患儿, 需适当减少运动量, 增加休息时间, 确保患儿饮水量在80~100 ml/(kg?d), 若体温过高, 需及时告知医生, 采取物理降温处理, 如用湿毛巾擦拭, 或用冰敷, 若仍无法控制, 需遵医嘱应用相关药物。②输液护理。输液前, 需用灭菌生理盐水做冲管消毒处理, 正压封管;输液中需动态观察患儿穿刺位置情况, 检查可有出现药液渗出、红肿或静脉炎等情况, 并具体结合患儿情况, 合理调整输液速度, 确保药液匀速注入, 以免出现肺水肿等情况[2]。
1. 2. 3 饮食运动指导 ①饮食指导。需结合患儿口味制定营养食谱, 因患儿胃肠等功能的不完善, 需禁止食用生冷、辛辣、刺激食物, 做好食物保鲜、易消化与卫生等方面控制, 以免病菌从口入出现二次感染;控制患儿零食食入, 合理搭配粗纤维与粗粮, 确保营养均衡, 提高身体免疫力。②运动指导。护士需强化对医院儿童室游戏时间的控制, 鼓励儿童多运动, 适当增加室外活动时间, 强化身体锻炼, 提高身体素质。
1. 2. 4 呼吸护理。因肺炎易造成缺氧, 发生呼吸困难, 从而诱发肺血管痉挛或肺动脉高压, 对此护理人员需及时给予患儿氧气吸入处理, 以免出现肺水肿、呼吸衰竭等并发症。而在吸氧过程中, 需确保吸氧导管的通畅, 控制好氧浓度与流量, 特别是长期吸氧患儿需进行间隙吸氧处理, 并结合患儿情况, 采取对应给氧方式[3]。
1. 3 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两组患儿退热、憋喘缓解与住院时间, 并采取统一问卷调查形式调查患儿与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情况。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儿退热、憋喘缓解与住院时间方面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对护理的满意度为83.33%, 乙组为97.22%,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小结
在临床上, 小儿肺炎指的是因各种不同病原体与其他一些因素影响而诱发的一种疾病类型, 有着较大的发病率, 且起病也比较急, 发病时可能伴有其他一些系统疾病, 从而加重病情变化。该病症多四季均可发生, 特别是在季节交替时期, 发病率更高, 若得不到及时有效治疗, 必然导致病症的反复发作。而临床护理干预措施的采取, 对避免病症反复发作, 稳定病情, 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次研究中, 乙组患儿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 结果显示, 两组退热时间、憋喘缓解时间、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针对临床小儿肺炎患儿情况, 给予其综合护理干预, 可改善患儿症状, 提高护理满意度, 临床意义重大。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yxlw/jichuyixue/1630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