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基础医学
中图分类号 R473.7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5-0094-03
doi:10.14033/j.cnki.cfmr.2016.5.050
医院作为确保人们健康的一个重要场所,在病症诊断与治疗中,均需对患者展开相应护理工作,以此来迎合患者需要,使之配合医护人员完整治疗护理工作。而人性化护理服务,其实就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服务模式,通过给予患者人性化关怀,使之在治疗中感受到医护人员对其的关怀,进而逐步配合治疗,提高治愈信心[1]。而妇产科作为一个较特殊科室,其病症往往会涉及到个人隐私部位,从而使得患者在治疗与护理中,极易形成较大心理反应,这时,具体结合患者情况与心理,给予其人性化护理服务就显得很有必要。文章对笔者所在医院妇产科收治的患者采取了人性化护理服务,结果显示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选2013年2月-2014年9月笔者所在医院产科收治的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21~44岁,平均(29±3)岁。其中,自然分娩者120例,剖宫产者40例,卵巢囊肿者30例,子宫肌瘤者10例。采取数字随机法将患者分为甲组和乙组,各100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结合两组患者具体病情给予对应治疗,其中,甲组给予常规护理,如协助检查、术后或分娩后的体征监测等,而乙组则给予人性化护理,主要有人性化沟通、营造人性化病房环境、人性化健康教育等。
1.3 观察指标
按照笔者所在医院自制护理质量评分准则,有效评定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满分为100分,评分越高,表示护理质量越好。同时,采取统一问卷调查形式调查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情况。统计内容包括:治疗效果、护理质量、服务态度以及其他等。满分100分,大于90分者视为满意,反之不满意。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人性化护理后,乙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高达95%,显著高于甲组的67%,且乙组护理质量评分也显著高于甲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 讨论
3.1 提供人性化沟通服务
构建良好护患关系,对提高妇产科护理效果非常重要。为此,护士不仅需有一个关爱患者的心,而且还需主动学习相关的专业技能与心理知识,逐步提升自身素质,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同时,护士需从小事做起,学会换位思考,主动同患者交流,并在沟通中,注意言语礼貌温和,尽可能使用简单易懂的语言,以此来稳定患者的情绪。若产妇感到焦虑、不适,需给予其适当安慰鼓励[2];若产妇感到紧张,采取音乐疗法等引导其放松,切记不可使用刺激性语言,以免出现医源性伤害,促进患者早期康复。
3.2 营造人性化病房环境
对于产妇来说,环境对其影响很大。故为迎合产妇需求,笔者所在医院妇产科改变了传统以大病室为主体的病房布局,分别设置了一些普通病房与单间病房,并在每个病房内配备电视机、卫生间等基础设施。其中,普通病房根据床位数配备部分微波炉,而单间病房则主要将其设计为家庭环境格局,大小适中,配备全套设备,让产妇感受如“家”般的温暖。同时,为迎合产科特殊需求,还可专门开设人性化新生儿盥洗室,并控制好室内温湿度与舒适度,确保宝宝在一出生就能感受到来自外界的关爱[3];而且在产科走廊,也可布置一些绿色植物,在墙壁上张贴宝宝照片,营造一个人性化的氛围;床上用品也可换成粉色调,让产妇自己悬挂一些自己喜欢的小物件,为产妇创设一个温馨、自然的病房环境,有效缓解产妇分娩前的焦虑、紧张,帮助产妇树立分娩的信心,消除产妇内心的负面情绪。
3.3 手术治疗人性化
对于妇产科手术患者,首先需做好术前准备工作,即术前准备好相关手术用品,行备皮、外阴冲洗与灌肠、插导尿管等处理,并确保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严格按照无菌操作展开手术治疗[4]。同时,在手术视野足够暴露的情况下,尽量减少产妇其他位置的暴露,并在手术过程中,及时观察患者的反应,一有异常情况,就需立即停止,并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3.4 人性化健康教育
在护理实践中,护士还需做好对孕产妇的保健教育工作,强化对孕产妇精神的关怀,借助孕妇学校、产前产后的一对一教育等多种形式,来向孕产妇讲解同妊娠与分娩知识,告知孕产妇各孕期应注意的事项、新生儿护理与母乳喂养等相关知识,以此来逐渐缓解孕产妇的产前紧张情绪[5]。同时,护士还可引导孕产妇前往产房与住院病房进行参观,使产妇产前便接受系统的保健知识,并感知到来自医护人员的人性化关怀,从而在增进护患双方信任感的同时,消解产妇的紧张感。此外,护士还可向产妇宣传一些妊娠分娩知识,引导患者选择正确分娩方式,降低剖宫产率。 3.5 出院前的人性化指导
出院前,护士需具体结合患者病情展开对应的出院指导工作,告知患者出院后相关的注意事项,引导患者合理调整生活饮食习惯,注意个人卫生,保持会阴部的清洁。如告知患者多吃新鲜水果、蔬菜与富含丰富蛋白的食物,注意主食类型的多样化,合理搭配饮食;引导患者养成积极心态,便于身体的恢复、乳汁的分泌与乳腺炎的并发,并告知产妇产后不可久坐久站,以免影响到子宫复旧[6]。此外,护士还需做好产妇产后随访工作,科学评估产妇产后健康状况,详细了解新生儿生长情况,引导产妇坚持4~6个月的母乳喂养,告知其定期带孩子到正规医院接受疫苗接种,以此来确保新生儿的健康成长。
近年来,临床妇产科疾病发病率正不断提高,各种妇科炎症、妇科肿瘤与内分泌失调等发病率均有所上升,这些不仅给患者身体带来痛苦,而且还给患者心理带来巨大冲击,极大影响到妇女的日常生活与工作。近年来,人性化护理模式在妇产科疾病患者中广为应用,且效果理想。人性化护理模式和其他护理模式相比优势较多,作为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其在临床妇产科护理实践中的应用,转变了传统护理模式,提高了护士的护理水平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整体效果显著[7]。同时,人性化护理的实施能够推动患者和护士间的联系和沟通,为患者病情的治愈和康复做好基础,能够促进护士提升护理质量,能够根据每一位患者病情变化、生活习惯等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方法,使得护理更加人性化,为患者提供科学、舒适的优质护理,使得患者能够保持最佳状态接受治疗。但是,人性化护理实施过程中对护士的专业技能相对较高,护士在制定人性化护理护理方案时应该善于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案,且护理方案制定后能够根据临床实施情况及时进行相应的调整,使得对患者的护理更具针对性;此外,护士也应该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技能,加强自身专业技能学习,不断拓展和更新自己的知识领域,使得不同学科之间知识能够相互融合,提高护士综合技能,从而更加准确的进行预见性护理[8]。而本次研究结果也显示,乙组患者在结合实际情况被给予人性化护理后,该组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仅接受常规护理的甲组,且该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高达95%,也显著高于甲组的67%。由此可见,针对临床上妇产科患者的实际特点,给予其人性化护理服务,为患者提供人性化沟通服务,为患者营造人性化病房环境,给予患者人性化的健康宣教与出院指导,对提高妇产科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意义重大,效果显著,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综上所述,结合临床妇产科患者实际情况,给予其人性化护理,可明显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提高护理效果,整体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yxlw/jichuyixue/1630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