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基础医学
胫腓骨骨折(FTF)是临床常见长管状骨骨折类型之一,主要是指胫骨平台以下直至踝骨以上部分骨折[1]。手术是临床治疗FTF的主要手段,其中,尤以牵引固定最为常用。手术自身属于创伤应激源,加之术后卧床、肢体活动受限、疼痛等,多存在不同程度的生理及心理问题。我院对FTF患者应用骨牵引固定术治疗,并配合综合护理干预,获得显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期间接受骨牵引固定术治疗的FTF患者70例,排除心、肝、肺、肾功能障碍、恶性肿瘤、甲亢及妊娠期哺乳期妇女。其中,男46例,女24例,年龄16-65岁,平均(40.29±4.59)岁;致伤原因:41例车祸伤,20例高处坠落伤,9例重物砸伤;骨折部位:21例胫腓骨上段骨折,37例中段骨折,12例下段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两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1)健康教育: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疾病原因、牵引固定方法及步骤、相关注意事项,强调术后卧床休息与相关护理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提高其治疗护理配合度。(2)心理护理:密切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交流,动态评估其心理变化,并针对性地予以心理疏导、安慰,耐心细致地结石手术方法、步骤、效果及成功案例,分析该术式的安全性、优越性以及有效性等,缓解其紧张及恐惧等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3)饮食护理: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术后合理饮食对病情康复的重要性,嘱其遵循少食多餐、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原则,并注意补充富含维生素、营养及蛋白质的食物,适量实用核桃等坚果,确保饮食营养充分,以增强机体免疫、促进骨折愈合。(4)牵引护理:牵引前向患者解释操作步骤、目的及配合方法,牵引期间严密观察和控制牵引方向与重量,确保牵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每天定时定位测量肢体长度,并遵医嘱配合理疗、中药外敷及熏洗等,以促进肢体功能康复。(5)肿胀疼痛护理:密切观察和询问患者的肢体肿胀及疼痛程度,对肿胀严重者,可适当松解夹板,并将患肢抬高,以促进肿胀消退。予以音乐疗法、放松疗法及转移疗法等,缓解患者的疼痛感,必要时可遵医嘱予以理疗、镇静止痛治疗等。(6)功能训练:术后第2d开始指导和帮助患者进行床上肌肉舒缩锻炼,20-30min/次,2-3次/d。予以骸骨按摩,10min/次,4-5次/d;术后1-2周,指导患者进行踝关节背伸锻炼、背屈锻炼、足趾自由活动锻炼以及股四头肌收缩锻炼等,10-15次/组,4组/d。术后3-4周,强化上述锻炼的基础上,予以足踝关节背屈锻炼、直腿抬高锻炼等,5次/组,4组/d;术后5周以后,适当增加活动范围,并逐渐过渡至夹板外固定保护下进行床上膝、踝关节屈伸运动。术后10-12周,根据骨折愈合情况予以扶拐下地活动,并逐步过渡至负重锻炼。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的骨牵引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以自拟问卷量表评估护理满意度,按不满意、一般满意、基本满意与非常满意四级进行评价。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以统计学软件SPSS18.0进行分析,以( )表示计量资料,经t检验;以率(%)表示计数资料,经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牵引时间与骨折愈合时间
观察组的牵引时间与骨折愈合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见表1。
2.2 并发症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率较对照组显著性降低(P<0.05),见表2。
2.3 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显著性提高(P<0.05),见表3。
3 讨论
骨牵引固定术充分融合了西医骨牵引术、夹板外固定术、中医正骨手法的优势,具有创伤小、患者痛苦少的优点,对于FTF的治疗具有良好的疗效[2]。但FTF对术后康复护理质量要求较高,术后护理不当可能遗留关节功能障碍、并发关节粘连或者关节僵硬等,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
本研究在完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通过精心的牵引护理,提高了牵引固定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科学的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等,为术后康复创造良好的心理及生理状态;术后实施精心的疼痛护理及饮食护理,能够减轻患者的痛苦,增强生理机能,促进病情康复并提高其牵引及康复锻炼依从性;实施分期功能锻炼,能够促进肢体功能康复[3]。结果显示,观察组的牵引时间与骨折愈合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并发症率得以显著降低,而护理满意度得以显著提高。
总之,在FTF骨牵引固定术后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促进患者的病情康复,减少并发症,提高护理质量与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yxlw/jichuyixue/1632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