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基础医学
中风是一种临床上十分常见的疾病,发病机制多由于气虚、阴虚、饮食不节、肝火、劳累过度、血液淤滞等造成【1】,患者的临床症状多表现为猝然昏倒、不省人事,或者出现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等情况,有的患者还会有智力障碍的表现【2】。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非常多的困扰,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就有可能导致患者病情的不断恶化,最终发生脑疝或死亡【3】。因此,对于中风患者的治疗和护理都非常重要,在对中风患者进行护理时,常规的护理方法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对此,有学者提出,采用中风单元模式化护理能够为中风患者带来更好的护理效果,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应对方式。针对这一观点,笔者在我院选取了72例中风患者来进行实验观察,探究中风护理单元对中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应对方式的影响,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选取的观察对象为我院在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72例中风患者,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符合我国关于中风患者的诊断标准。排除标准【4】:①有严重心、肝、肾疾病的患者;②无法配合治疗的患者;③在治疗期间死亡的患者。将72例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单双号法随机分为实验组(n=36)和对照组(n=36)。实验组中,男19例,女17例;年龄40~62岁,平均(49.2±4.3)岁;病程3个月~5年,平均(6.2±1.8)个月。对照组中,男20例,女16例;年龄41~63岁,平均(40.1±4.4)岁;病程2个月~5年,平均(6.8±1.6)个月。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的比较上差异不明显(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①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来进行护理。为患者进行日常的护理,按照医嘱为患者派送药物等;为患者处理病床的卫生情况,保证患者病房及病床的整洁;为患者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帮助患者配合治疗。②实验组:实验组患者采用中风护理单元模式来进行护理。将护理工作以整个单元模式来执行,其中分为评估单元、施护单元、康复单元、教育单元。首先,在评估单元对患者的基本病情进行详细的了解,并与患者进行适当的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情况及对治疗所持的态度;其次,在施护单元,严格按照医嘱来为患者进行日常的护理,保障在护理过程中对患者所需的药物、病房环境的需求等,同时,多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鼓励患者乐观面对病情;然后,在康复单元,鼓励患者多做适宜的运动,并陪伴患者克服言语障碍、吞咽障碍等;最后,在教育单元,为患者普及更多的病理知识,让患者了解疾病的预防和急救处理方法,同时鼓励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更多关于疾病的知识。
1.3观察指标
①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观察,一共5个问题,分别是进食、大小便控制、穿衣、如厕、平底行走。每个问题的评分为0-5-10-15分,按照患者的自我完成能力来进行评分,自主能力越强得分越高;②患者的应对方式。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对于问题的应对,可供选择的应对方式有自责、求助、逃避、解决问题四个,统计四种应对方式的选择人数。
1.4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标准差( )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X?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比较
实验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对比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两组患者的应对方式比较
实验组患者的应对方式调查中,选择自责的有3例,选择求助的有8例,选择逃避的有2例,选择解决问题的有23例;在对照组中,选择自责的有8例,选择求助的有10例,选择逃避的有10例,选择解决问题的有8例。实验组患者选择解决问题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X?=11.9753;P<0.05)。
3.讨论
近年来,中风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临床上关于中风的治疗和护理也越来越重视。在此次的研究中,笔者选取了我院收治的72例中风患者来进行实验观察,探究中风护理单元对中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应对方式的影响。根据实验观察的结果,采用中风护理单元来进行护理的患者,其日常生活能力均要明显高于常规方法护理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在应对方式的调查中,实验组有23例患者选择自主解决问题,患者的应对方式较好。
综上所述,对中风患者采用中风护理单元模式来进行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应对方式,减少患者的病痛困扰,具有较高的医学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yxlw/jichuyixue/1634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