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基础医学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0年10月一2015年10月在我科住院的甲状腺癌患者28例,男7例,女21例,年龄17―75岁。
1.2方法:采用谈话法、观察法,入院时对患者做好心理评估,根据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有计划的护理,术前做好有关手术的健康宣教及术前准备的配合,术后做好各项护理和有关术后恢复的健康,最后做好出院的健康指导。
2.结果:本组28例患者平均术后7d一8d出院。术后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发生。
3.心理问题及分析
3.1恐惧:患者得知自己患病,但又对此疾病缺乏认识,特别是在确定要手术时表现得更加突出,表现为与人交往时发生强烈的恐惧感.并采取主动回避的方式。癌症是最令人恐惧的疾病,人的印象往往癌症与死亡等同;再加上癌症的治愈率低,给病人带来沉重的心理压力。
3.2愤怒:表现为情绪不稳定,易激动,甚至与亲属、病友、医护人员冲突。病人不能忍受癌症和手术带来的痛苦和压力,特别此病患者青壮年居多,患者担心本人对家庭,工作、前途和经济收入带来严重的影响,因此常感对周围一切都不顺心、偏见、固执,不理解周围的人或事。
3.3焦虑:是病人对疾病造成的危害所产生的情绪反应。受疾病本身家庭、社会和经济条件影响。患者往往对困难估计过度。过分关注病情变化,对自己本身和环境变化过于敏感,对挫折容易自我责备,情绪起伏特别强烈,增强了自身心理和生理上的痛苦。
3.4孤独:住院期间患者由于远离亲友、独立生活、不能参加正常社会活动,常会感到孤独和寂寞。表现为心事重重,敏感多疑,自卑情绪低落或焦虑紧张,极盼亲人陪伴。
3.5抑郁:情绪特别低落,对工作、学习,生活及前途丧失信心。常伴有自责,自悲意念,甚者自杀
4.护理对策
4.1心理评估:大多数甲状腺癌患者对手术存在顾虑,况且患者在住院前缺乏对疾病的认识和了解,加之因文化程度的差异而表现出不同的心理反应,医护人员应充分评估患者的身心需要,从不同角度去观察病人,了解其心理状态、家庭情况和经济状况,有的放矢地解决患者的心理问题。
4.2提供良好的医疗环境:良好、清洁、温馨、和谐的环境能够给患者安全和舒适感,能使患者心态缓和、松弛、镇静和平衡。为患者提供一些书籍、杂志和报纸,尽量使患者住院期间的生活丰富一些。
4.3确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对患者给予多方面的关心、指导.积极主动与其沟通,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开展健康教育,向患者讲解甲状腺癌的相关知识。与患者对话要语气温和,避免使用含糊不清的言语、神态和表情,使患者消除思想顾虑,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4.4争取良好的社会支持:患者住院期由于缺少与外界接触和沟通,常感到孤独和寂寞,鼓励其家属、朋友、同事经常探望患者,给予帮助和支持,使患者感到家庭和社会的温暖。
4.5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疏导:要向患者反复强调甲状腺癌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患者不健康、不科学的心态,告知患者心理因素与疾病的康复有很大关系,使患者面对现实,改变长期以来人们“谈癌色变”的错误观念,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4.6恢复期患者多因担心疾病预后:疤痕影响美观、家庭支持程度以及需终身服药而忧心忡忡,护士应加强心理安慰,引导患者正视现实,积极配合治疗。如可向患者介绍手术成功的患者,鼓励她们之间互相交流,告诉患者恢复后可回到家庭、社会从事各种活动,以消除患者的顾虑;康复后可佩带项链、系丝巾等,既美观又可提高患者自信;与家属沟通,尤其是患者配偶,鼓励其多与患者交流,同时可在患者面前适度赞扬其家属对患者的关爱,使患者感受到亲情的温暖;向患者讲解终身服药、定期门诊随访的重要性,以及教会患者颈部自行体检的方法,以防肿瘤复发。
手术属于一种创伤性治疗,会给患者造成一些创伤甚至危险,给患者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在治疗过程中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加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患者自我调节能力,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有利于疾病的康复.甲状腺癌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是不利于疾病诊治与康复的,做为护士应排除患者的心理问题,采用合理的心理干预措施,教会患者改变心里应对的方式和技巧,从而减轻患者的负面情绪,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在对患者进行手术和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心理干预、心理护理,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也为患者术后康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yxlw/jichuyixue/1635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