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基础医学
阑尾炎急性发作属外科常见急腹症之一,发病率较高,早期主要以脐周疼痛,消化道等症状为主,四到六小时转移到右下腹,典型体征为形成固定压痛点、治疗方法以外科手术为常规治疗手段。对急性阑尾炎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是提高手术效果,降低并发症的有效方法。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阑尾炎手术患者80例,所选患者均有腹痛,血常规白细胞均升高。其中转移性右下腹痛45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男20例,女20例。平均年龄46.7岁。阑尾炎病理分型:化脓性阑尾炎19例,单纯性阑尾炎15例,坏疽 穿孔性阑尾炎6例。对照组患者40例,男22例,女18例。 平均年龄47.3岁。阑尾炎病理分型:化脓性阑尾炎21例, 单纯性阑尾炎14例,坏疽穿孔性阑尾炎5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阑尾炎病理分型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手术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干预。(1)术前准备:观察患者心理和生理状况,与患者积极沟通,全方位的安慰患者和其家属,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和健康宣教,依照患者年龄和文化水平等特点,利用卡片资料、宣传手册、多媒体视频等向患者介绍疾病相关知识,减轻其焦虑恐惧心理,积极主动配合手术治疗,对患者全身情况进行全面评估,认真清点术前手术器械,充分预备相关手术物品,做好胃肠道准备,避免患者术后呕吐和腹胀发生。酌情纠正水和电解质平衡紊乱和维持酸碱平衡。感染较重患者预防应用抗生素。(2)术中护理:腰麻患者应保持6-12h的去枕平卧,防止脑脊液外漏而引起头痛。术中时刻检查患者病情,手术过程中给予患者高度关切,一旦遇到意外情况,必须要保持冷静, 术中增强妥善处理能力。(3)术后护理:实时监测患者生命体征,1次/60分钟,持续监测6-8h直至生命体征平稳,密切观察伤口情况,积极预防感染,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采用药物和心理调节等多种方式有效镇痛,缓解患者心理压力,改善术后睡眠。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预防肠粘连的发生,尽早排气,减轻患者痛苦。给予患者腹部按摩,促进其尽早排气[1]。
1.3评价方法 采用Zung制定的SAS评分方法;生活质量为100分制,0-100分变化,生活质量评分越高,则表明患者生活质量越理想。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SAS评分、住院时间及护理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1.5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由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计量及计数资料分别采用t及X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满意度、SAS评分及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干预后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术后护理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讨论
阑尾炎是因为官腔狭窄或粪石阻塞而引起的阑尾炎性改变,为是普外科常见疾病,其预后取决于是否及时就诊和治疗。早期诊治,患者多可在短期内痊愈,死亡率很低。如果延误诊断和治疗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可能造成患者死亡。大量文献研究也表明,对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实施护理干预,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如本组研究结果显示:一般护理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75%,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满意度为100%,其患者对其护理效果接受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这充分证明了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阑尾炎手术的必要性。这也与张洁靖[2]等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阑尾炎手术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研究结果保持一致。本次研究通过对8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开展护理干预,获得以下经验:(1)干预护理需在患者客观资料基础上建立。术前要求护理人员采集患者病情资料,对相关资料加以查找以制定最佳围手术期护理方案。依据患者具体情况,将临床实践与理论有机联合,以人为本,对症护理,以建立更优质的护理模式。(2)优秀的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促进和谐护患关系的建立。护理人员通过应用优质护理干预方案,在工作中重视患者主观感受,给予其更多的体贴和关心,使恐惧焦虑情绪减轻,对并发症起到了良好的预防作用。综上所述,对急性阑尾炎患者围手术期采用护理干预,从生理和心理等全方位加强护理管理,能提高手术效果,降低术后并发症,有助于改善患者术后生存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yxlw/jichuyixue/1635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