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基础医学
1一般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来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40例,其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32-65岁,平均年龄45岁。均来自我院神经外科、骨科,普外等手术科室。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患者有20例。20例对照组患者男12例,女8例,年龄32-64岁,平均年龄43岁。20例观察组患者男12例,女8例,年龄34-65岁,平均年龄45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手术类型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根据风险管理理论对手术室患者进行特殊护理,对手术室的护理人员进行风险护理的培训,并进行手术前、手术中和手术后的护理,分析和比较两组不同护理方法的风险事件的发生情况以及患者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根据风险管理理论对手术室患者进行特殊护理具体包括:(1)手术前的风险管理。手术前应要求护理人员认真检查自己的工作,各护理人员之间可以相互检查,相互监督。质量控制人员用进行不定期的抽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术前还应充分评估手术室潜在的风险,对于易发问题进行分析和观察,对手术多的情况下更应对容易发生的问题进行留心观察,必要时合理搭配手术护理人员,安排有经验的例人员进行跟班。从而有效减少和避免风险问题的发生。在手术室接待患者的过程中,应仔细核对患者的额名称、科室以及住院的床号、年龄等基本信息,确保与手术通知单的信息一致、了解患者的生命体征等情况。询问患者病史以及药物过敏的情况,询问问题由患者单独完成回答,必要时有家属协助回答。(2)术中的护理风险管理。建立手术室手术人员管理制度、清洁制度。严格执行手术物品清点工作,保证清点物品无误。加强手术器械的管理,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操作。生理手术记录时要保证字迹清晰,数字要准确无误。修改时要严格按照规范进行修改。合理安排患者的体位。对于高危人员更应加强护理,术后对术中遇到的情况应进行充分的讨论和分析,对存在的问题制定整改措施。(3)术后的护理风险管理。术后对于需要进行病理检查的患者,应将切片标本保管好,填写病理检查的知情同意书后进行送检。为减少或降低风险,应实施风险告知制度,将手术实情告知患者,并尊重患者的意见,将存有的各种风险公开化和透明化,对患者和家属一起承担风险。
1.3护理效果评价指标
分析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程度以及风险发生的概率。
1.4 统计学处理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2.0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差异P<0.05为具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观察组风险事件发生1例,对照组风险事件发生3例,意外事件2例,投诉1例。两组患者的风险及意外事件的发生概率具有显著性差异,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具体情况见下表。
对所有患者发放调查问卷,调查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观察组非常满意15例,基本满意24例,不满意1例,总满意度达97.5%,对照组非常满意12例,基本满意22例,不满意6例,总满意度达85%。两组患者的满意程度具有显著性差异,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具体情况见下表。
3 讨论
风险管理是将风险的发生率降至最低的管理过程,包括风险评估和处理解决措施[5]。手术室护理的风险管理直接关系到患者以及医院的利益。通过建立手术室风险管理体系,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可确保手术的护理安全[6],本研究证实,对手术室进行风险管理,降低了手术风险,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程度,具有较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yxlw/jichuyixue/163627.html上一篇:麻醉护理在临床麻醉工作中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