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基础医学
随着社会的发展,婚前同居已成为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因此造成未婚宫外孕的发病率呈逐年递增的趋势。未婚宫外孕一方面会对女性的生育能力产生一定的影响[1],一方面可会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精神负担,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心健康。为了有效的提高未婚宫外孕患者的护理质量,笔者进行了未婚宫外孕患者心理特点的相关临床研究,并在分析基础上进行了针对性护理,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未婚宫外孕患者80例,年龄18~31岁,平均年龄25.7±4.2岁,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分析,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其中40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临床护理,作为对照组,40例患者在心理状况分析的基础上采用针对性护理方法进行临床护理,作为观察组。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P>0.05,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均没有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心理特点分析 患者的不良心理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① 焦虑、恐惧 未婚宫外孕患者通常年龄较小,文化程度较低,导致患者的心理、社会能力并不成熟,易造成患者出现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状态;② 自卑、自责心理 患者出于社会道德和父母的压力,会产生严重的自卑、自责心理,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③ 预后的担忧 无论是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均会对患者的生育能力产生一定影响,从而造成患者出现严重的精神负担。
1.2.2 针对性护理对策 ① 焦虑、恐惧心理 护理人员应站在患者的角度为患者照相,为患者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耐心的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鼓励患者,提升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感,多安慰患者,让患者感受到医院的“人文关怀”,改善患者焦虑、恐惧、抑郁情绪; 自卑、自责心理 护理人员在于患者进行日常沟通过程中应注意措辞,使用良好的语言安慰患者[2],同时加强与患者父母的沟通,开导他们面对现实,鼓励患者父母多关心、安慰患者,让患者感受到家人的关怀,减轻对父母的自责心理;③ 预后的担忧 针对此类患者,护理人员应向患者详细介绍宫外孕的发病原因、临床特点、治疗方式和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使患者了解整个治疗过程,同时也可以向患者讲授之前成功治疗的案例,坚定患者治疗的信心。
1.2.3 临床观察指标 以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抑郁、焦虑程度和生活质量作为观察指标,其中抑郁程度使用SDS量表进行评价,焦虑程度使用SAS量表进行评价,护理质量使用SF-36量表进行评价。
1.2.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3.0软件包对两组患者的观察指标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非等级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α=0.05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抑郁程度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DS、SA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SDS、SAS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DS、SAS评分比较结果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DS、SAS评分比较
2.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比较
两组患者护理前SF-36评分无显著性差异,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F-36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结果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F-36评分比较
3.讨论
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社会观念的改变,未婚宫外孕的发病率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未婚宫外孕患者多是年龄较小、学历较低的女性[3],这类患者大多社会功能和自身心理多不成熟,极易出现不良的心理状态,对患者的身心健康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本次研究发现,焦虑、恐惧、自卑、自责及对预后的担心是未婚宫外孕患者的常见不良心理状态,针对性护理方法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yxlw/jichuyixue/1655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