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基础医学
手术切口感染发病率高、危害大。相关资料表明,手术切口感染引起的死亡率是未感染患者的两倍以上[1-2],严重威胁着患者的身体健康,同时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积极分析引起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高效的预防护理,是减少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的关键[3]。本研究回顾分析了2011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进行外科手术治疗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究基层医院外科手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接受外科手术治疗并发生切口感染的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其中男性33例,女性27例;年龄22~75岁,平均年龄(54.32±7.64)岁;手术类型:妇科手术18例、阑尾手术19例、胆道手术8例、骨科手术5例;切口类型:Ⅰ类7例,Ⅱ类12例,Ⅲ类31例;并选取同时期行外科手术但未发生切口感染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资料,统计分析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
1.2 切口感染判定标准
根据医院感染诊断标准中关于外科切口感染的判定依据,出现以下症状时认定为切口感染:(1)切口处出现红、肿、热、痛或伴有脓性分泌物;(2)切口处分泌物行涂片或细菌学检查发现病原体;(3)切口自然开裂或经外科医师打开有脓性分泌物或者体温超过38℃。另外需注意的是切口缝线针眼处发生的轻微炎症和少许分泌物不列为感染。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数理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表示为(―(―对)x±s),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患者年龄、手术时间、是否为接台手术、有无参观人员、手术类型、切口类型、切口长度、是否使用抗菌药等均是引起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切口感染相关因素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护理对策
针对上述相关因素,制定如下护理对策预防和控制切口感染:
3.1 术前准备 术前,全面评估患者病情,掌握患者年龄、生活习惯、机体功能等资料,制定最佳手术方案,并在手术前进行常规药敏试验,选择适宜的抗菌药。
3.2 手术室护理 术中,对所用器材物品严格消毒,严格分析切口情况,尽可能减少暴露面积,降低感染率;若为接台手术,接台前需进行消毒,时间不低于0.5h,同时通风不少于10分钟,以尽量降低手术内细菌指数;控制外来物品进入手术室,以避免交叉感染。
3.3 控制手术室内人员流动 手术室内护理人员需在术前备齐术中所用物品,手术开始后,严禁护理人员频繁进出,特别是从感染手术间进入无菌手术间;同时控制参观人数不超过2人,且严格要求其穿戴无菌服,并在30cm外进行参观。
3.4 缩短手术时间 术前,调试手术器材,确保其运行正常,同时检查所用药品、耗材等齐全无缺;术中,参加手术的医护人员应高度配合,才可确保手术完成的连贯性,保证手术质量,缩短手术时间。
3.5 病房环境护理 术后,加强病房内消毒工作,保持室内空气畅通,严格进行伤口护理。
4 体会
切口感染是外科手术后常见并发症,发生率高,危害大,给患者造成很大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4]。目前,术后切口感染已成为评价手术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分析引起感染的相关因素,并根据这些危害因素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是预防和控制感染的关键[5]。本研究发现,患者年龄、手术时间、是否为接台手术、有无参观人员、手术类型、切口类型、切口长度、是否使用抗菌药等均是引起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这一结果对于护理工作的有效开展,降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均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yxlw/jichuyixue/165603.html下一篇:人性化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