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基础医学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5.22.166
全胃切除用于胃癌源位于胃体范围偏大者, 切除后患者的恢复最为关键, 不仅要防止相关的并发症的发生, 更重要的是保证患者后期的生理代谢功能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中医护理中的穴位按摩对于改善肛门排气有着特殊的疗效, 同时也相对安全, 患者几乎没有任何的疼痛感。肛门排气治疗的目的是排除肠腔积气, 减轻腹胀, 加快胃肠道功能的恢复, 保证手术切口的尽早愈合。此法是一种对全胃切除后有效的治疗方法。但胃管的留置也增加了术后患者的痛苦, 在一定程度上对患者的身心造成负性影响[1, 2]。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月~2014年6月在本院住院的全胃切除患者120例, 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实验1组、实验2组、实验3组, 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男13例, 女17例, 平均年龄(46.0±4.9)岁, 实验1组患者男14例, 女16例, 平均年龄(46.0±3.4)岁, 实验2组患者男17例, 女13例, 平均年龄(46.0±2.9)岁, 实验3组患者男12例, 女18例, 平均年龄(45.0±4.2)岁。此次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护理措施 对照组患者采用术后常规护理方法, 包括禁食、胃肠减压、补液、抗感染、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及早期下床活动和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变化;实验1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术后第1天开始实施穴位按揉足三里、三阴交、支沟、合谷、天枢、1~2 min/次, 以患者产生酸胀感为宜, 2次/d, 上、下午各1次, 术后第1天开始至患者至常排便3 d后结束;实验2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术后第1天开始隔姜灸穴足三里, 2次/次, 上、下午各1次, 每次治疗所需时间大约为5~15 min, 术后第1天开始至患者正常排便3 d后结束;实验3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术后第1天开始穴位按揉加隔姜灸穴足三里, 2次/d, 上、下午各1次, 术后第1天开始至患者正常排便3 d后结束。
1. 2. 2 特定部位的穴位按摩 足三里是中医术语, 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 是一个强壮身心的大穴, 具有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之功能。“三里”是指理上、理中、理下。按压时拇指按揉足三里用拇指指面着力于足三里穴位之上, 垂直用力, 向下按压, 按而揉之;三阴交 , 为中医腧穴, 属足太阴脾经, 在小腿内侧, 当足内踝尖上3寸, 胫骨内侧缘后方, 经常按揉此穴对肝、脾、肾有保健作用;支沟穴, 中医腧穴, 长期按压对逆气、便秘、呕吐等有着良好的疗效;合谷, 别名虎口, 是人体腧穴之一, 属于手阳明大肠经之原穴, 有镇静止痛、通经活络、解表泄热的作用;天枢穴的主治病症为:便秘、腹胀、腹泻、脐周围痛、腹水、肠麻痹、消化不良、恶心想吐等。对于这些穴位的按摩都可对患者肛门排气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
1. 2. 3 隔姜灸穴的运用 在对患者的足三里穴位针灸时, 取生姜一块, 选新鲜老姜, 沿生姜纤维纵向切取, 切成厚0.2~0.3 cm厚的姜片, 大小可据足三里穴区部位所在和选用的艾炷的大小而定, 中间用三棱针穿刺数孔。施灸时, 将其放在穴区, 置大或中等艾炷放在其上, 点燃。待患者有局部灼痛感时, 略略提起姜片, 或更换艾炷再灸。一般灸6~9壮/次, 以皮肤局部潮红不起疱为度。灸毕可用正红花油涂于施灸部位, 一是防皮肤灼伤, 二是更能增强艾灸活血化瘀, 散寒止痛功效。
1. 3 观察指标 观察四组患者首次肠鸣音的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的时间以及发生腹胀及腹痛等并发症的例数。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中医特色护理后, 实验1、2、3组都明显优于对照组, 尤其实验3组实施穴位按揉加隔姜灸穴足三里方法效果最佳。实验组三个组与对照组分别对比,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目前, 在胃癌全切术后多放置胃肠减压, 但易引起恶心不适、咽炎吻合口漏、肺部感染、切口裂开等并发症, 而且研究结果表明, 留置胃管的患者100%都会感到痛苦[3]。但是穴位按摩对全胃切除术肛门排气治疗有着显著改善, 实施穴位按揉足三里、三阴交、支沟、合谷、天枢可同通过刺激肌肉、肌腱、骨头连接, 从而刺激相关的神经最终影响到肠胃上的神经兴奋, 影响其相关的功能, 加快肠胃的排气以及改善患者的身体机能状况。隔姜灸穴足三里对于全胃切除肛门排气的治疗也有着特殊的疗效, 针灸时需要用到艾条, 通过艾条和生姜在施灸时所产生的双重温热效果, 经过经络穴位, 对全身功能进行调整, 促进气血的运行, 提高机体抗病祛邪的能力。这是隔姜灸疗法之所以能防病治病、预防保健的关键。本疗法简便, 易于掌握, 一般不会引起烫伤, 故舒适无痛苦, 可以根据病情反复施灸。隔姜灸已是临床常用的间接疗法之一。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实验组三个组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尤其实验3组运用穴位按摩联合隔姜灸穴足三里的治疗效果更为明显, 患者各项体征也能较快的恢复, 起着事半功倍的效果。
同时在采用中医护理与肛门排气治疗的过程中要随时观察患者的病情并结合患者以往的病情作出合理的治疗措施, 同时要规范全胃切除的治疗评判标准, 建立一个有针对性、有实用性的检查方法和中药综合治疗方法。
通过对本院120例全胃切除患者采取肛门排气治疗以及中医特色护理, 治疗结果有明显的提高, 并且与常规护理的患者相比, 患者在治疗情况上、对治疗的满意程度上和住院费用和后期护理费用都有明显的改善,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yxlw/jichuyixue/165813.html上一篇:肾性高血压患者的个体化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