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基础医学
与社会进步、现代医学发展的同时,人们的健康理念也不断发生改变,对护理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为提升护理服务水平,国家卫生部已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1],我院内科于2013年7月~2014年5月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收到了良好的成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资料来源 2013年7月~2014年5月我院内科开展优质护理方案,选取优质护理实施前后各50例患者参与本次研究,分别将入选病例作为对照组、实验组,实验组:男女比例30:20,年龄25~56岁不等,平均(31.3±2.5)岁;对照组:男女比例31:19,年龄26~56岁不等,平均(31.7±2.6)岁,比较两组入选病例的一般资料,存在可比性(P>0.05)。
1.2一般方法 ①改变管理模式:强化人力资源管理,充实临床护理队伍,根据护理人员年龄结构对人力资源进行整合,开展层级护士管理,应用HIS系统,将护理工作程序化;②夯实基础护理:丰富服务内涵,落实整体护理,以患者为中心,从患者利益出发,建立病人温馨角,根据患者需求,给予按摩、协助翻身、剪指甲、洗头洗脚、熄灯等护理措施,为患者创造良好的休息环境,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与患者相遇时主动问候,让患者充分感受人文关怀,自制女士小便器、抬高垫、简易坐便器锻炼肺功能的气球、预防出血冷敷用的冰袋包,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延伸护理服务,将护理工作从病房延伸至家庭,接受电话随访,认真解答患者的疑难问题;③强化临床护理:制定分层次护理培训计划,实行四级护理查房制,增加护理组长查房,对病情复杂的患者,组织护理人员制定详细护理方案,细化病区患者宣教内容,张贴警示标识,对带有管道、压疮、有跌倒风险的患者以及病房潜在安全隐患进行标识,为无自主能力、神志不清的重症患者应用“腕带”,在药敏试验为阳性的患者床边悬挂过敏标识;④建立整体护理责任制,做到人人有职责,人人有分工,责任护士为患者提供连续、全程护理服务,评估患者基础病情、心理状态、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并根据评估结果提出护理干预措施;⑤优化护理流程:根据工作量调整护理人员工作时间,启动新护理表格,简化护理文书书写,缩短护理病历书写时间。
1.3疗效评定 统计两组健康知识掌握率、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及护患纠纷发生率。
1.4数据处理 应用SPSS11.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数据选择t检验,以( ±s)表示;计数数据选择χ2检验,以[n(%)]表示。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及护理,经临床统计,实验组健康知识掌握率、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及护患纠纷发生率分别为90.0%、98.0%、(13.52±2.61)d、0.0%,与对照组的640%、88.0%、(18.96±4.21)d、6.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讨论
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加强医院临床护理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2]。内科在临床医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它是临床医学各科的基础学科,做好内科患者的护理工作具有积极的医学意义。
大量研究表明[3][4],优质护理服务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健康知识掌握率、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及护患纠纷发生率分别为90.0%、98.0%、(13.52±2.61)d、0.0%,以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近似于相关文献[5],提示优质护理服务可加深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增加患者健康知识,促进患者康复,还能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
全程优质护理服务是以患者为中心的新型护理理念,与传统的护理模式相比,将人文理念最大限度的融入护理工作是全程优质护理的最突出特点,为内科患者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开展培训,评估病情,改变管理模式,夯实基础护理,强化临床护理,为患者制定优质护理方案,建立整体护理责任制,细化护理服务,优化护理流程,可显著提升健康知识掌握率、护理满意度,降低护患纠纷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服务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医院各科室开展。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yxlw/jichuyixue/166011.html上一篇:新生儿窒息复苏及并发症的临床护理
下一篇:健康教育对脑梗死护理的效果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