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基础医学
肿瘤往往具有病情重、病程长、预后差、难根治、患者心理负担沉重等特点。肿瘤患者大多有焦虑、抑郁、失望等悲观情绪,加上化学治疗的毒副作用,对患者的生理功能、心理状态均产生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1]。心理因素能够通过影响患者的机体免疫系统的方式影响肿瘤发展,对肿瘤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对癌症患者的治疗具有积极作用。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在我院化疗的肿瘤内科患者。纳入标准:病理学诊断为癌症,符合化疗标准(KPS评分不小于70,PS评分不大于2)患者已经得知自己病情,小学及以上文化程度,未合并其他慢性疾病,能独立或在别人帮助下完成问卷等。随机选取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39例,女61例。病因分布为肺癌64例,肝癌35例,结肠直肠癌26例,胃癌23例,乳腺癌17例,食管癌15例,恶性淋巴瘤14例,原发灶不明6例。两组的基本条件包括性别,年龄,病情,文化程度,化疗方式及周期表现等差异不显著(P<0.05)。
1.2 研究方法
1.2.1 干预方法
对照组和心理干预组都按照常规进行治疗和护理,基本护理包括入院介绍,饮食护理,健康教育和基本的生活起居护理。
心理护理干预组在接受和对照组相同的常规进行治疗和护理外,增加心理护理干预。了解患者的基本状态,包括患病状况,躯体感受,家庭状况,和心理状况等。在了解患者基本状况的基础上,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理解、尊重患者,尽全力帮助患者解决躯体和精神上存在的问题。首先,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积极主动热情地为患者解决在治疗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悉心倾听患者的倾诉,对患者感受表示理解与同情。多对患者说鼓励性的话语,给患者积极向上的希望感。同时,积极应对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负面情绪,及时疏导患者,鼓励患者积极应对病魔。其次,为患者提供相关资讯信息。患者已经得知自己的身体状况,此时,运用准确、恰当的语言为患者讲述治疗方案,讨论预后复发、转移及康复保健等方面的要求,使患者对自己所要面临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这样为后面可能出现的问题患者才不至于感到恐慌。同时,要多说些本院治疗成功的典例来激励患者,给患者以信心和勇气面对病魔。最后,要重视患者的社会支持。家庭是一个人的坚强后盾。在理解、尊重、支持、帮助患者的同时,要充分调动家属的力量,鼓励家属多关心支持患者,多与患者进行交流,理解患者在躯体和精神上所受的痛苦,让患者感受到爱的存在,感受到自己的价值,从而更具有勇气和信心同病魔斗争。
1.2.2 评价方法
分别于入院当天及干预后的第15天、第25天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2]进行焦虑抑郁测定。两量表各有20个条目,每个条目以1-4级评分,将所有项目得分相加,所得总分乘以1.25,取其整数部分即为标准分,分值越高,表明抑郁、焦虑反应越严重,标准分≥50分为阳性[3]。
1.2.3 统计学方法
本文所有数据都采用SPSS 17.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所有计数数据采用均数及标准差的形式进行?检验,P<0. 05 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SDS、SAS评分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抑郁、焦虑评分比较(分)
SDS SAS
对照组 干预组 对照组 干预组
入院 42.45±8.34 42.76 ±8.21 45.26± 6.49 45.22 ±6.23
干预15天 51.25 ±12.16 50.89± 9.47 54.69± 4.80 52.24± 9.32
干预25天 59.47 ±10.07 53.26 ±4.97* 57.41 ±7.87 54.46 ±6.54*
注:*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SDS及SAS评分均降低,P<0.05。
2.1 两组患者抑郁、焦虑状况
研究发现,在得知自己病情后,部分患者具有抑郁、焦虑表现:抑郁患者78例(39%)其中对照组37例,对照组42例;焦虑患者106例(53%),其中对照组55例,观察组51例。既抑郁又焦虑患者达32例(16%),对照组4例,干预组8例。有调查指出,肿瘤患者的负面情绪普遍高于其他普通患者,其负面情绪的发生率在16%~58%之间[4]。与本研究相符,说明肿瘤患者有较重的心理负担。
本院患者的化疗周期评价为21天,由表1可见,15天和25天分别在患者化疗前和化疗后。癌症患者容易产生较重的心理负担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病程的进展,患者的SDS、SAS评分都有上升趋势,说明患者的抑郁焦虑感上升。但通过比较发现,干预组上升的幅度显著小于对照组(均P<0.05)。其结果与相关研究结果[5,6]一致。
3 讨论
3.1 心理护理的重要性
肿瘤,又称为癌症,具有病情重、病程长、预后差、难根治等特点,一直被成为“死亡之神”。对肿瘤患者生存治疗造成影响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心理因素尤为突出。实践证明,由于负性情绪对机体免疫功能有抑制作用,影响肿瘤细胞的免疫监视,肿瘤患者如长期处在紧张、恐惧、忧郁等有害心理因素,将使癌细胞活跃,肿瘤发展速度加快[7]。而患者良好的心理表现可以提高机体对肿瘤的免疫力,并激发机体和肿瘤细胞斗争的潜力[8]。这就要求我们在对待肿瘤患者时,不仅要注重治疗和基本护理,还要重视心理护理干预在肿瘤患者治疗中的积极作用。 心理护理是将心理学应用于护理过程之中,也是护理行为对于患者的心理活动进行干预的方法[9]。通过相应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调节患者的心理状态,减少负面情绪对患者健康的影响,对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患者的生存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3.2 心理护理干预对肿瘤患者心理的积极影响
肿瘤患者由于存在较重的心理负担,对治疗产生消极影响。本研究中,结果显示:肿瘤患者容易产生较重的心理负担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病程的进展,患者的SDS、SAS评分都有上升趋势,即患者的抑郁焦虑感上升。这是因为随着病情的发展,进行化疗所致恶心、呕吐、腹痛、乏力等症状给患者很大的生理、心理、社会压力,加重了焦虑、压抑、失望、悲伤等心理反应[10]。
另外,本研究显示心理干预举措对减轻患者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效果明显,观察组上升的幅度显著小于对照组(均P<0.05),有利于肿瘤患者的疾病治疗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产生如此效果的原因可能在以下几个方面。
(1)注重与患者沟通。通过热情细致的沟通,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心理特点,根据患者的心理特点,针对性地疏导患者在心理上存在的问题。多项研究表明,根据不同肿瘤患者的不同心理特点,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干预,有利于患者保持较好的心理状态,从而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生活质量。而了解患者心理特点的最基本途径就是沟通。沟通过程中护理人员所表现出的对患者的尊重,关心、同情与认同,可以增加患者的安全感,使患者对医生产生信赖感。信赖感的产生,有利于促进肿瘤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有利于疾病的治疗。
(2)重视给患者提供准确的资讯信息。通过为患者提供详尽全面的资讯信息,使得患者对自己所面临的问题有全面的认识,积极鼓励患者接受现状。同时,对将要面临的问题心中有数,这样减轻了在治疗过程中,出现问题产生的的心理恐慌与冲击。另外,通过听取同类病人的治疗成功案例,患者增强了战胜病魔的信心。所有的这些,有利于缓解患者负面情绪的发展。
(3) 注重患者的社会支持。患者的社会支持主要来源于医生护理人员和家人,亲戚朋友等。医务人员与患者的情感交流,有利于增强患者的安全感和信任感,减轻负面情绪的的影响,提高患者治疗的信心,促进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有利于肿瘤的治疗。此外,家庭支持是社会支持中举足轻重的部分。有文献报道,较好的家庭支持更利于患者获得较好的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11]。人的力量源泉是家庭。来自家人的关心与照料是不可替代的。首先,通过家属悉心的生活照料,患者的身体营养得以充足,这也有利于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其次,通过鼓励家人多与患者交流,使患者感受到家庭的温暖,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意义。同时,患者的感情得以表达,情绪得以发泄,有利于减轻患者病痛带来的心理压力,减轻负面情绪的影响,更具有勇气和信心同病魔斗争。
心理护理干预在肿瘤患者治疗中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在对肿瘤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要注重心理护理干预,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重视给患者提供准确的资讯信息,重社会支持,减轻患者的心理负面情绪,使病人以最佳的状态接受治疗,争取最大限度地提高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yxlw/jichuyixue/1661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