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基础医学
所谓的产褥期就是指胎儿与胎盘娩出到生殖器官恢复原状的这段时间,孕妇在怀孕过程中,必须为胎儿提供所有营养支持,孕妇的身体也会出现一系列变化,其中以子宫变化最大,这主要是因为子宫必须变大、增殖,以便于为胎儿提供最佳的生长环境[1]。为了对肥胖孕妇的产褥期并发症预防以及临床护理进行深入了解,本研究将对我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所收治的82例肥胖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所收治的82例肥胖产妇作为研究对象,产妇的年龄为19~32岁,平均年龄为(25.3±4.2)岁,其中有53例产妇为剖宫产,29例产妇为顺产。根据产妇及其家属的意愿将其均分为两组,两组产妇的年龄、产期等一般资料存在一定的差异,具有可比性,但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 产妇入院后,护理人员必须为其创造一个相对整洁的休息环境,保持室内空气的新鲜。产后24h安排产妇下床进行活动,对产妇给予适当的饮食指导,在此过程中先对产妇给予易消化、有营养、清淡的半流质食物,对产妇的恶露量以及颜色进行观察,但未对产妇行心理疏导与外阴清洗。
1.2.2观察组 产妇入院后,护理人员必须为其创造一个相对整洁的休息环境,保持室内空气的新鲜,并将室内的温度与湿度控制在最佳范围内。产后24h根据产妇的具体情况安排其下床进行活动,并根据产妇的具体情况,安排其进行适当的产后健身操锻炼。在对该组产妇进行饮食护理时,同样选择易消化、有营养、清淡的半流质食物,同时还必须对产妇的大小便情况以及乳房保健给予相应的指导。对产妇的外阴进行2次/d冲洗,以此来保持其外阴的清洁,每天定时对产妇在膀胱排空后的宫底高度进行检查,注意其恶露量以及恶露颜色。此外,还必须根据产妇的具体情况以及心理状态评估结果对其进行适当的心理疏导,帮助其尽快适应母亲这一角色。
1.3评价指标及标准 对所有产妇的产后排便以及排尿时间进行记录,并将其时间早晚作为评价指标。产后6h开始排便、排尿为恢复情况好,产后6~12h开始排便、排尿为恢复情况较好,产后12h上开始排便、排尿为恢复情况差。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7.0软件对本研究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来进行表示,其对比用χ2来检验。P<0.05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差异具有可比性,但并不具备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产妇的产后恢复率为92.68%,观察组产妇的产后恢复率为97.56%。两组产妇的产后恢复率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大量临床研究资料显示,产妇在产褥期的子宫变化主要为,子宫在分娩后急剧缩小,产后第1d呈平脐状态,以后的每天的下降量大概为1~2cm[2]。绝大部分产妇在产后10d气子宫就会降入骨盆,但在腹部检查过程中不能触及宫底,但其产后的坏死组织、血液、子宫内膜等均会从阴道中排出,即人们常说的恶露[3]。一般情况下,产妇在产后5d内的恶露为鲜红色,随着时间的推移,其颜色会逐渐变浅,4~6w后恶露将会逐渐干净[4]。
临床研究资料证实,恶露颜色变化对产妇的恢复情况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基于此,在对产妇进行产后护理时,一定要对其恶露颜色进行观察、记录,以便于对产妇的康复情况有一个大致了解,并以此来作为康复康复锻炼的依据。
本研究的绝大部分产妇为剖宫产,这些产妇的心理变化程度明显高于顺产产妇,因此,在对此类产妇进行临床护理时,必须根据其具体情况,制定出相应的护理计划,对产妇的心理状态进行积极有效的评估。告知其产褥期的相关知识以及自我保健知识,以此来提高产妇的配合度,从而达到改善产妇产褥期生存质量的目的。
综上所述,在对肥胖产妇进行临床护理时,通过对产妇在产褥期给予优质护理,可以有效降低产妇出现并发症的概率。可以大力推广并普及使用。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yxlw/jichuyixue/1663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