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基础医学
癌症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一直是医学研究的热点问题,目前已有的方法所有器械和药物对人体往往具有很强的刺激性[1],因此通过研究发现PICC置管可长期进行高渗溶液或刺激性药物的输入而维持相对恒定的渗透压,减少对血管的伤害和反复穿刺的痛苦[2],但使用PICC置管方式来辅助治疗,使导管相关感染、导管堵塞和静脉炎等并发症的概率增加,同时使治疗依从性比例降低,为总结分析经皮外周静脉插管(PICC)置管肿瘤患者并发症和依从性的护理中护理干预的影响作用。现对2009年11月―2013年11月间该院收治的肿瘤患者90例行PICC置管相关不良反应进行护理干预,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从该院收治的肿瘤患者中采取机械随机抽样法选取90例作为试验样本,患者年龄在25~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8.2±7.6)岁,患者均符合相关肿瘤诊断标准,且无其他影响实验进行的病史,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有45例患者,且患者在性别、年龄和病情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患者在确诊后均采取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实验组患者增加针对PICC置管可能产生的并发症和治疗依从等性问题进行护理干预,包括并发症护理干预,PICC置管需将PICC导管长期置留于患者静脉中,增加了导管相关感染几率,通过导管用药或抽血等极易引发导管堵塞和静脉炎等并发症,需有针对性的进行护理干预;治疗依从性护理干预,让患者了解必要的PICC相关知识,在置管期间不能进行上肢负重,不能将敷料弄湿,学会自己观察引流情况,协助护理人员进行导管的维护,注意在无菌条件下插管、定期更换敷料并做好消毒工作,学会观察外渗液状况,确认导管是否堵塞,会观察导管是否定位正确,有血栓时需用注射器将其吸出,每次在治疗结束后采用生理盐水进行冲管,护理人员需与患者及其家属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方便了解患者情况。护理人员在从业前进行专业的培训,针对患者担忧的问题尽快做出最合理的处理,安抚好患者及其家属,使其能静心接受并配合治疗。
1.3 疗效判断
完全依从指的是患者按相关要求,严格执行医嘱,按要求对导管进行冲洗并换药;部分已从指的是患者只执行部分医嘱,不能定期进行导管冲洗和换药;不依从是指患者不能主动按医嘱进行冲管和上药[3]。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涉及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
2 结果
两组患者在并发症发生率和治疗依从性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2。
3 讨论
随着现代医学的进行,人们对肿瘤的认识逐渐提高,一般在临床上肿瘤科分为良性和恶性,它们都是由于机体在各致癌因子综合作用于人体,激发原癌基因的表达,使得机体某系细胞增殖异常,从而导致肿瘤的产生,其中较为难治的是恶性肿瘤,其癌细胞可在体内四处转移,并进行增生[4-6]。目前的治疗方法很难杀死所有的癌细胞,因此使得病情不断反复,随着病情加重,会对各个脏器产生不利影响,从而威胁患者生命健康,期间还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目前用以治疗肿瘤的很多方法对患者身体刺激性都很大,针对这一问题专家们也进行了相关研究[7-8]。
通过在实验中发现采用PICC置管的确能降低患者在治疗时的痛苦,同时使治疗更加方便,但是也提高了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概率,降低治疗完全依从性和部分依从性的概率,由此笔者假设有某种方法可以改善以上缺点,首先从护理方面做出了改变,采用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根据以上结果发现,在PICC置管肿瘤患者的护理中进行有针对性的并发症和治疗依从性的护理干预,相比常规护理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并能提高完全依从性和部分依从性的比例。将该实验数据与相关文献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实验中涉及到的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实验组相对对照组降低程度与参考文献一致,如参考文献中经过护理干预后静脉炎发生率降低15.48%,导管堵塞率降低15.36%,导管相关感染率降低15.24%,而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经过护理干预后得到改善,其中完全依从性增加23.25%,部分依从性降低18.61%,不依从性降低4.65%,与该实验结果相比基本一致,说明了该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根据该实验的研究结果可以推测护理干预可以在更多的临床治疗新方法中使用,同时说明了PICC置管能够在临床上有效的辅助治疗肿瘤相关疾病,但是其同时存在一些缺点需要改进,首先在护理人员方面,要进行好PICC护理干预需要护理人员熟练的掌握相关操作要点,熟悉相关知识,而临床上熟练的操作人员并不多,造成了人才稀缺,需要加大人才的培养力度;其次由于是今年来发展处的新技术,需要根据临床实践进行不断的完善;最后敬请各位专家学者批评指正。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yxlw/jichuyixue/167303.html上一篇: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护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