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基础医学
前列腺癌骨转移可发生于任何骨骼,常见的骨转移有骨盆、腰椎、胸椎等。癌分化越差,发生骨骼转移的几率就越高,前列腺癌骨转移会导致持续性骨痛,严重者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因此探究正确的治疗方法是当前首要任务。帕米磷酸二钠可选择性的吸附骨骼中羟基磷灰石结晶,达到延伸骨破坏、预防骨转移的作用。本文将选取2012年-2013年选取2012年-2013年来我院就诊的60例前列腺癌骨转移疼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护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2013年来我院就诊的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为研究对象,年龄在50-80岁,平均年龄(65±2.3)岁。其中骨盆转移组10例,腰椎转移组13例,胸椎转移组17例。所有患者临床症状均有骨痛,在应用帕米磷酸二钠治疗前,要保证患者的体温低于37℃,排除治疗过程中出现非药物性发热的患者。
1.2治疗方法:对所有患者应用帕米磷酸二钠药物治疗,患者均静脉注射60mg加0.9%氯化钠500ml,30-40 滴/min,用药时每 15-30 min检查一次。滴注时间大于4h.两天为一个疗程,一个月用药一次。患者均接受1-3个疗程的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密切关注药物的不良反应,治疗前后必须检查血常规、肾脏功能及心电图保证患者具备接受治疗的条件。
1.3评断标准分析:显效:治疗后患者疼痛情况明显减少,生活质量提升。有效:疼痛感减少,可进行日常活动。无效:疼痛感没有减少反而增加。总有效率为显效人数比例。
1.4统计学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采用采用 SPSS 18.0 统计学软件处理,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资料组间对比采用 χ2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本次治疗中骨盆转移组显效人数在为8例,总有效率为80%。腰椎转移组显效人数为10例,总有效率为76.9%。胸椎转移组显效人数13例,总有效率为76.4%。比较结果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本次治疗中三组均应用帕米磷酸二钠治疗,总有效率较高,具有临床推广意义。具体分析结果如表一
3.讨论
晚期前列腺癌会常常发生骨性转移,引起高钙血症、骨痛及病理性骨折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会危及生命。帕米磷酸二钠属于双膦酸类药物,可抑制羟磷灰石的溶解和破骨细胞的活性,进而达到吸收骨质的作用。止痛作用机制为药物吸附在骨小粱表面,直接阻挡骨细胞对骨组织造成破坏,控制活性的破骨细胞转化为成熟的破骨细胞。该药在治疗中会出现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轻度恶心、胸痛,胸闷等,偶尔会有发热反应,因此在早期治疗中使用剂量较少。
在静脉注射过程中护理人员要选择血管直、弹性好的部位,采用在留置针注射,注意控制输液速度。在注射前要告知患者控制注射速度的目的,让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其次为了保证治疗的可靠性,在用药时需要每15min巡视一次,观察患者输液部位有无红肿或不良反应的现象,由于静脉注射帕米磷酸二钠后药物集中在骨和肝肾中,为了降低药物对肾脏的损害需要为患者制定严格的饮水计划,根据患者的病情确定饮水量和饮水时间,基本饮水量控制在2L以上。在饮水过程中,患者要及时将自身不良反应告诉医生,随时调整饮水计划。前列腺癌骨转移会出现发热疼痛的情况,因此需要做好发热护理。
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者存在心理障碍,临床表现为:焦虑、抑郁、恐惧等。为了减少患者的心理障碍,需要做好心理辅导工作,治疗前告知患者帕米磷酸二钠的止痛效果及静脉注射中应注意的问题,认真介绍药物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及相关预防措施,提升患者的信心。其次为了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要为患者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让患者积极配合治疗。
在本次治疗中应用帕米磷酸二钠治疗前列腺癌骨转移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yxlw/jichuyixue/1682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