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基础医学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8-0372-01
产后抑郁症是女性精神障碍中最为常见的类型,是女性生产之后,由于性激素、社会角色及心理变化所带来的身体、情绪、心理等一系列变化。典型的产后抑郁症是产后6周内发生,可持续整个产褥期,有的甚至持续至幼儿上学前。产后抑郁症的发病率在15%~30%。产后抑郁症通常在6周内发病,可在3~6个月自行恢复,但严重的也可持续1~2年,再次妊娠则有20%~30%的复发率[1]。本研究分析了通过对存在抑郁情绪的产妇进行干预,能有效改善产妇的抑郁情绪,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临床资料
选择2013年7月~2014年1月我院产后抑郁产妇50例,年龄20~35岁,平均28.5岁。其中20~25岁31例,26~30岁14例,31~34岁5例。产后抑郁的相关评价标准:50例产后抑郁患者平均在产后2-4周发病,主要临床表现: 7例产妇有思维障碍,被迫害观念,甚至出现伤婴或自杀行为;18例产妇出现焦虑和抑郁心境、沮丧、情感低落、不愿与人交流、疲劳、心情压抑,甚至与丈夫也会产生隔阂; 25例产妇还可表现为对家庭,对生活缺乏信心,主动性下降,流露出对生活的厌倦,对事情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食欲减退。排除标准:产前患有严重的精神疾病史、家族抑郁症史、抑郁症史。把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例。两组一般资料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且均在知情下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接受治疗并参与本次研究。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产妇采用单纯的药物预防与治疗。当前各抗抑郁药疗效不相上下,临床可根据抑郁及镇静作用强弱、不良反应和患者的耐受情况进行选择。观察组产妇在此基础上加用自我护理能力干预措施: (1)心理干预 要积极保持良好的心态,多关注积极事物,多参与医院与户外小活动,多跟家属交流,多谈心理话,从而获得心理空间,有利于疾病恢复。(2)运动干预 产后积极适量运动,但是要以散步、打太极拳、按摩等不剧烈运动为主,建议每次运动时间不超过1 h,每天2次,宜在饭后1 h开始。(3)饮食干预 饮食原则:多食用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和易消化饮食,控制高糖食物摄入。
1.3. 疗效评价标准
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 EPDS得分) 对患者进行入院当天,产后14天进行心理评估。该量表共有10个项目分四个等级,分别涉及恐惧、失眠、应对能力、悲伤、哭泣心境、乐趣、自责、焦虑和自伤等,总分大于等于13分提示病人有不同程度的抑郁障碍,为产后抑郁筛查阳性,分数越高,说明抑郁程度越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18.0软件包对所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χ2检验,检验标准α=0.05,P< α则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预前两组患者在年龄、孕次、文化程度、职业、既往病史、怀孕时身体状况、分娩知识了解情况、产后饮食情况等社会学因素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具有可比性。
干预后两组抑郁情绪比较: 观察组EPDS大于等于13 分者2例,占8.00%,对照组为8例,占3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数据见表1。
目前,多主张采取药物治疗与护理干预相结合来治疗产褥期抑郁症。对于产后抑郁症的发病因素一般来讲包括生物学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其中生物学因素相对更受到广大学者的重视。产后抑郁症妇女产后存在雌、孕激素代谢平衡紊乱,这也是导致产后抑郁发生的重要因素,主要与患者性腺功能减退及丘脑下部―脑垂体―甲状腺轴相互作用有关[2]。根据对患者评估情况,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收到满意效果,尤其是对症状较重或有自杀倾向的患者,我们的方法是密切观察产妇的心理变化,准确评估她们的心理状态,根据不同的心理问题实施不同的护理,充分重视围生期及产褥期的心理保健和心理护理,对孕产妇及其家属进行宣传教育,并对抑郁患者进行心理疏导,予以心理安慰,减少产后抑郁自杀的发生率[3]。此外,由于自我护理干预需要护理人员的指导,这样就增加了护士与患者之间的沟通,改善了护患关系,促进了医院与患者的健康共同发展。
综上所述,有效的护理干预对产后抑郁患者康复不仅可以缩短治疗时间,还大大提升治愈率,因此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对产后抑郁患者的恢复非常重要。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yxlw/jichuyixue/168342.html下一篇:小儿秋季腹泻的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