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基础医学
随着医学、护理模式的发展,逐渐从“以疾病为中心”向“以患者为中心”转变。对患者而言,外科手术是一种重大应激源,可直接或间接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严重者甚至影响手术的进行。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注重人性化服务,有助于帮助患者稳定情绪,保证手术顺利进行[1]。本文探讨了人性化服务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以供临床参考。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院2012年1月至12月共收治手术患者323例,年龄22岁~74岁,平均年龄(42.73±10.78)岁;体重45kg~85kg,平均体重(62.73±11.54)kg;其中男性患者140例,女性患者183例;手术类型包括普外手术157例、妇科手术102例、骨科手术64例;文化程度包括本科35例、大专92例、高中117例、初中60例、小学19例。
2012年1月至12月共收治手术患者342例,年龄20岁~75岁,平均年龄(42.56±10.43)岁;体重46kg~88kg,平均体重(62.90±11.30)kg;其中男性患者151例,女性患者191例;手术类型包括普外手术166例、妇科手术106例、骨科手术70例;文化程度包括本科40例、大专95例、高中122例、初中65例、小学20例。
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发现其在年龄、体重、性别、手术类型、文化程度等方面,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具有良好的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本院自2013年1月起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实施人性化服务,术前做好方式工作,针对患者紧张、焦虑、恐惧等心理状态及时进行疏导。告知患者即将接受的手术流程、麻醉方法、术中体位配合等,使患者心中有数,避免因相关知识的缺乏所致的恐慌。取得患者的信任,耐心解答患者的问题,使其处于最佳心理状态,术前保证良好的休息和睡眠[2]。
手术当日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再次核对姓名、床号、手术部位和手术类型,以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取得患者信任,使其获得安全感。由巡回护士简单介绍手术室环境,根据患者的需求调节手术室合适的温湿度。协助患者摆好体位,注意保护隐私。整个手术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意识清醒患者可在术中与其交谈,以分散其注意力。对可能出现的不适提前告知,鼓励患者配合完成手术[3]。
术后护理人员与麻醉师共同将患者送返病房,告知患者手术成功,并与病区护理人员详细交接。院内转运时注意保暖,并保护引流管,防止磕碰或坠床等意外,确保患者的安全[4]。
1.3评价指标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患者情绪状态,SAS评分越高,表示焦虑程度越严重。SDS评分越高,表示抑郁程度越严重[5]。
1.4数据处理
本次研究中所涉及的有关数据均录入SPSS17.0统计学软件,数据处理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时认为组间差异结果在统计学上有意义。
2.结果
2.1情绪状态
与2012年对比,我们发现2013年患者SAS评分、SDS评分明显下降,组间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后认为有意义(P<0.05)。详细数据如表1所示。
表1实施人性化服务前后1年内患者SAS评分、
SDS评分比较(x±s)
注:与2012年比较,*代表P<0.05
2.2满意度
与2012年对比,我们发现2013年患者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上升,组间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后认为有意义(P<0.05)。详细数据如表2所示。
表2实施人性化服务前后1年内护患满意率比较[例数(%)]
注:与2012年比较,*代表P<0.05
3.讨论
手术室是医疗工作的重点科室,需要手术治疗者往往存在着恐惧、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因此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情绪状态,能否顺利完成手术治疗等。
人性化护理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护理理念,需要护理人员把爱心、责任心、同情心、耐心融入到每一个护理环节,为患者提供最优质的服务,从而使患者得到身心最佳照护,促进康复进程。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实施人性化服务,从身心两个方面达到最大的舒适度,使患者在围手术期保持情绪稳定,更好地配合手术中的各项操作,最大限度的保障手术成功。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实施人性化服务,有助于缓解患者围手术期情绪状态,提升护患满意率,值得推广应用。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yxlw/jichuyixue/169056.html